语文版八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
《语文版八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2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巴东三峡(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游记及其特点,学习写游记的方法。2理清文章脉络,理清游踪顺序。【学习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脉络,理清游踪顺序。2抓住景物特点及生动写景的写作手法,学会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也是长江上最为绮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3公里,即常说的“大三峡”。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2关于游记游记,是记述旅途见闻
2、的一种散文。游,即“游览”、“游历”。旅游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下了史记,陆游也曾说过“功夫在诗外”。可见,写出好文章,须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二、阅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注音、释义。凝( ) 崆( ) 秭( )夔( ) 滟滪( ) 壑( )玲珑: 袅袅:凝望: 悬崖绝壁:三、文本探究1本文以什么为顺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本文按照作者的行踪,依次记叙,层次井然,我们有如欣赏一部优美的纪录片。请根据内容理清文章结构。3巴东三峡,山高水险,两岸悬崖峭壁,刀削剑劈。山上古木葱茏,遮天蔽日,一路之上,景观众多,你认为最美的有哪两处?能说出理由吗?
3、(提示:灯影峡,巫峡) 【知识小结】【基础训练】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拓展训练】请将巴东三峡与七年级(上)郦道元的三峡比较阅读,并总结游记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总结反思】巴东三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写景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2把握文中引用的诗、民谚、典故的表达作用。【学习重点难点】1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2领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导学指导】1三峡如诗如画,更是一首歌,默读课文中关于描绘崆岭峡、米仓峡、瞿塘峡的文段,反复品味、揣摩,并概括这三处景观有什么独到之处。2文中恰当地引用了古诗,民谚及自己的即景诗,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描写巫峡时,其
4、山水特点是什么?山:水:4课文第七、八段侧重描写巫峡怎样的景物特点?【知识小结】【基础训练】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1山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 )2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 )3在江北那一面作为门的山崖上,悬着两块石头,一块像牛肝,一块像马肺。 ( )4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山顶。 ( )【拓展训练】 巴东三峡是一篇游记的典范。学完后我们是否对游记的写法有了更多的认识?试总结游记的写法:【总结反思】周庄水韵(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培养配乐朗读能力。2学习文中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
5、学习重点难点】1研读、品味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段落,欣赏文中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2赏析周庄水乡的情趣和韵味。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走进周庄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称摇城,至康熙初年正式名为周庄镇。周庄为泽园,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和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若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提起周庄还有一个很风趣的说法,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周庄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并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著名画
6、家吴冠中曾赞叹:“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2周庄的桥周庄的桥最能体现古镇神韵。在井字型的水道上,完好地保存着元、明、清不同年代建造的石梁桥和石拱桥共14座,犹如一弘弘彩虹飞架于小河之上,桥在这里与水共舞,与人共舞,和周庄结下了不解之缘。二、整体感知课文,注音、释义斑斓( ) 炫目( ) 仲春( ) 参差( )谛听( ) 黑黝黝( ) 璀璨( ) 竹篙( )斑斓: 炫目:参差: 璀璨:如泣如诉: 稍纵即逝:三、文本探究1默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顺序,用笔勾画出作者三次去周庄的感受到句子,并写出三次分别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2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3品味周庄水韵:阅读课文第4段,品味
7、水乡独特风韵。结合课文说说作者在第一次、第二次去周庄时有着怎样的韵味和情趣?他是怎样来体现这种韵味和情趣的?【知识小结】【基础训练】完成课本P10第二题【拓展训练】1课文中说:“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把周庄和世界水城相提并论,你知道和了解威尼斯吗?把你所了解到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2积累一些与“水”相关的古诗词名句。【总结反思】周庄水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2学习文中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3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情韵,了解祖国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学习重点难点】1周庄水乡的动人情韵。2增强对外开放意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8、【导学指导】1意象周庄请看课本前面的彩色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试说说在你的意象里,周庄的四季是怎样一个人间仙境?2品味周庄水韵:阅读课文第5段。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在举办旅游节,向游人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置身于此的作者领悟到的是水乡周庄怎样的韵味和情趣?作者是怎样描绘的?3再读课文第1至第3段,你还能从那些语句中感受周庄水韵?4周庄是江南水乡,这里水围着人转,人因水而活。在作者笔下,字里行间,充溢的是水乡的韵味和情趣,自然石桥和流水是作者描绘的重点,但文中也有不少笔墨写彩灯、花船和礼花,这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5周庄独特的水乡情韵让人产生无尽遐想。试回答作者为什么写三次游周庄?而第三次又要详写
9、呢?【知识小结】【基础训练】请指出修辞手法并赏析: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泣如诉,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拓展训练】同为游记,试比较巴东三峡和周庄水韵在写法上的不同。【总结反思】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2培养有声有色朗读的能力。3品味赏析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走进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在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错温布”,
10、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有人叫它“仙海”,从北魏起更名为“青海”。青海湖面积达4000多平方千米,环湖周长360多千米,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平均水深19米多,湖面海拔3260米,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二、借助工具书或课本注释注音、释义簸( ) 涟漪( ) 湛( ) 逶迤( )谧( ) 衍( ) 脍炙( ) 潸( )涟漪:逶迤:潸然泪下:娓娓动听:脍炙人口:得天独厚:三、文本探究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明确作者以什么作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表现一种怎样的情感? 2梳理文章
11、结构,理清写作思路,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3作者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知识小结】【基础训练】1多音字: 壳 禁 卷2形近字: 蓬篷 恬括 伫贮【拓展训练】 作者在描写湖水的蓝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语言优美朴素,娴雅而有生机。为突出湖水晶莹明澈,运用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请写一段文字描绘你熟悉的景色,试着运用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总结反思】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2学习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联系现实生活,增强环保意识。【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2体
12、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导学指导】1阅读课文,用笔圈出作者观赏青海湖顺序的语句,并说说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来观赏青海湖的?2体会语句美丽的青海湖令人神往,青海湖的美丽,如梦幻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青海湖如梦幻般的景色呢?用了哪些描写手法?3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叠词,使青海湖变得韵味无穷,请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如:绿茵茵)4请揣摩文中作者对大兵司机描写的用意。【知识小结】【基础训练】完成课本P17第一题。【拓展训练】青海湖会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吗? 美丽的青海湖,近年来因生态伤痛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担忧。青海湖是否会像罗布泊那样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近几十年来,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向暖干化转变
13、,作为阻挡沙漠化蔓延的屏障,青海湖自身陷入一场生态劫难。其中,湖水水位持续下降和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是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核心问题,不但已直接威胁到青海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生态和资源安全,而且对黄河上游的水资源安全构成威胁。【总结反思】走进纽约(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以多种方式了解文章内容,从而了解作者的观察角度。2学习文中既用动态描写,又用静态描写的写法。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习重点难点】1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领会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2理解作者所反映的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纽约简介纽约位于大西洋沿岸哈得孙河口,是全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14、,也是全美最大的交通枢纽以及工业、金融和文化艺术中心。纽约堪称为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城市,其别称“大苹果”也早已是家喻户晓,成为纽约的象征。无论是财政金融,还是贸易娱乐,纽约都领导着世界的潮流。2经典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这是一部关于北京人在纽约奋斗与挣扎的生存故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引起的不只是疼痛、无助与彷徨,这群怀着美国梦的北京人,事业与情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阅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注音、释义巉( ) 砭( ) 镢( ) 烙( ) 倏( ) 掣( ) 皑( ) 镳( )烙印: 喧嚣:超凡脱俗: 伟岸: 横空出世:分道扬镳: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纽约,现代文明的大都市,更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15、。读完课文后说说作者主要写了纽约的那些内容?2纽约堪称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她特点鲜明,个性突出,请根据她的特点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3课文从那几个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说说这一安排有什么作用?【知识小结】【基础训练】仿写句子,要求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修辞相同。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 , ;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人生。【拓展训练】查阅相关资料,了解“9.11事件”之前纽约世贸中心双塔楼的情况。【总结反思】走进纽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节奏急促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2扩大视野,了解发达国家现代化状况,感受发达国家
16、大都市的生活节奏。【学习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导学指导】1品味独特的语言风格。(1)阅读课文第2段,说说作者在描写纽约都市风光时运用了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2)纽约快节奏的生活只有用快节奏的语言来表现才能吻合,而文中语言恰当地反映了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试找出这样的语句朗读品味。2文中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想象奇特,意境雄浑,描绘逼真。找出并说说这些语句的作用。3仔细阅读,揣摩课文第3段,作者置身于纽约这个繁华的大都市,这些语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知识小结】【基础训练】1根据课文,简要说明一下几处建筑的特点:(1)华尔街:(2)帝国大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语文 上册 全册导学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2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