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
《苏教版小学四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填一填1、我们生活在( )的海洋里,周围看起来好像什么也没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空气有许多奇妙的( ),探索空气的奥秘非常有趣。2、空气受热后,体积会( ),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 ),热空气会( )。3、空气中的( )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 )、( )。4、空气是一种没有( )、没有( )、没有( )、( )的气体。5、二氧化碳比空气( ),不能( )。二、判断。(1)喝完啤酒的瓶子里,什么也没有。( )(2)空气是白色的。( )(3)空气不仅存在
2、,并且占据空间,能流动。( )(4)开动电扇,摇动扇子都有风。可见,风的形成与空气的冷热没有关系。( )(5)动物吸入的不是纯氧。( )(6)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二氧化碳。( )(7)空气污染是指自然环境受到有害气体或烟尘的污染,室内的空气不存在污染问题。( )(8)空气中的氮气支持燃烧。( )(9)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10)氧气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三、选择1、空气是( )的气体。A、白色 B、乳白色 C、无色2、下面( )的空气比较好。A、采石场、石灰厂附件 B、清晨的乡间小道 C、繁华的街道3、把土块放进装满水的盆中,会冒出许多小气泡,这是因为( )A、土
3、块干枯被水浸湿时发生的现象B、土块在水中呼吸C、土块的空隙原先被空气占据着,现在水把土块里的缝隙充满了4、热空气之所以会上升,是因为( )A、热空气温度较高B、热空气体积较大C、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重量轻5、约站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四、连一连比空气重 比空气轻 不支持燃烧 A、氧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支持燃烧五、问答1、制冷空调的室内机为什么要挂高,而取暖器要放在地上?2、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3、如何签别一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填一填(30分,每空2分)1、空气 性质2、膨胀 变轻 上升3、氧气 氮气 二氧
4、化碳 水蒸气4、颜色 气味 味道 透明5、重 支持燃烧二、判断(20分,每题1分) 三、选择(10分,每题2分)C B C C B四、连一连(10分,每个2分)A B B B A 五、问答(30分,每题10分)1、答:因为制冷空调出的是冷风,冷空气要下降,才能起到降温的目的,所以要挂得高;取暖器放在地上,是因为取暖器发出热,使周围的空气变热,放在地上,热空气才能上升,使热空气充满整个室内,从而达到升温取暖的作用。2、答: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强度也不一样。白天,太阳把地面烤热,地面把附近的空气烤热,近地面的热空气就会上升,相对陆地较冷的海面上的
5、冷空气就会流向陆地,补充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间,而陆地上升的热空气升到高空受冷后,在高空沿水平方向流向冷的海面上空下降,如此循环的流动就形成了风。3、答:签别一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这种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试卷编写说明一、试题内容本套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内容二、命题宗旨1、紧扣教学大纲要求。2、在注重考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素质测试的命题原则。三、试题结构本套命题分为填一填、判断、选择、连线、问答五种题型,试题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由简到难,难易适中,全面考察了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内容,且试题贴近生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
6、与生活紧密相连。四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一、填空: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散热。2、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形态的,这种现象叫。3、水蒸发的快慢与、因素有关。4、物体的 叫温度。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5、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形成的,这种现象叫。6、热在金属中是以方式传递的,热在酒精中是以 方式传递的,热是以方式传递给太阳能热水器的。二、判断:1、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 )2、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淹没陆地。( )3、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4、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 )5
7、、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涨冷缩的性质。 ( )6、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三、选择:1、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_.(1)匀速下降 (2)先快后慢 (3)先慢后快2、夏天架电线时应该绷得_. (1)紧一些 (2)松一些 (3)不松不紧 3、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_(1)0 (2)0以上 (3)0以下4、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火焰的部分加热。(1)内焰 (2)焰心 (3)外焰5、把未破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使其变圆这是膨胀的缘故。(1)水 (2)乒乓球 (3)空气四、认、读、画: 写作: 写作: 读作:15摄氏度 读作:五、探索研究: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
8、和气体任选其一)(9分)实验名称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六、问答题:1、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5分)2、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答案一、填空:1、快 快 2、气态 水蒸气 蒸发 3、蒸发面积 温度 空气流通程度 4、冷热程度 温度计 5、冷 水 凝结 6、传导 对流 辐射二、二、判断:1 2 3 4 5 6三、选择:1(2) 2(1) 3(3) 4(3) 5(3)四认、读、画:略五、探索研究:略六、问答题:1、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
9、的缝隙 、做饭、冻冰块、冷藏食物等。2、答:因为塑料不传热,锅把用塑料制作是为了防止锅的热传到手上烫手。而金属是热的传导体,锅身用金属制作是为了更好地让燃烧的温度传到锅内,更好地煮好食物。 评分标准一、填空:每空2分 共32分二、判断:每题3分 共18分三、选择:每题3分 共15分四、认、读、画:每小题3分 共12分五、探索研究:10分六、问答题: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8分试卷说明1、 这份试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册书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让学生充分体会探索过程的乐趣,玩中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稍微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善于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发现的问题,增强学生学科学爱
10、科学的热情。例如:把未破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使其变圆这是膨胀的缘故。2、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及培养学生目标,都是着眼于学生的研究探索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感到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去探索,掌握用实验求证问题的规律,才能成功。故出题:五、探索研究: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检测意见本套试题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以课本为中心、为重点,注意到了试题的覆盖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题目叙述清楚,图片清晰、大小适宜。卷面设计合理,留足了学生答题的空间。分数分配合理,难中易题型占合理的比例。试题反
11、映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杜绝繁偏怪题,注重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四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宏 一、 我会填:1、声音是由 产生的, 停止,声音就消失。2、声音传播的方向是 。3、声音的强弱叫 ,声音的高低叫 。4、声音传播的路径是:声源 。5、 、 和 都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6、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不能在 中传播。7、振动 声音高,振动 声音低。二、我会判断:1、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 )2、太空并不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 )3、摇滚乐表演,好看又好听,它不属于噪音。 ( )4、放鞭炮时应捂住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科学 上册 单元 试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