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 (钱学森)一、 教学课题本课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品味课文语言的基础上,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 教材分析钱学森这一课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课文的语言朴实晓畅,主要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抒发钱学森高尚的爱国情怀。通过细读,不难发现,文本有如下一些特点:1、线索清楚,脉络分明。课文是按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明线是
2、时间顺序,课文记叙了钱学森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段经历。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文中钱学森饱含深情的两段话是全文的关键所在,值得好好品味一番。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作者紧扣他对祖国执著的爱为中心进行选材。组织材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人物形象显得比较饱满丰厚,增强了感染力和教育功能。3、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编者的目的是要通过对钱学森的了解、认识,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
3、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爱国事迹。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品评语言,体会作者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准备:PPT课件1、教学前在网上搜索钱学森一课的相关视频及课件资料,对其进行整理、筛选,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钱学森的相关教学资料,找到很多教案及教学实录作为参考,并且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基本的教学思路。然后,通过百度搜索到相关的视频及音乐素材,完成了PPT的制作。课前还引导学生上网查阅钱学森的相关资
4、料,使学生对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三、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教无定法,重在得法。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规律,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课堂呈现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实现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方式,本节课我准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和重点的段落加以品读和研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得,在得的基础上再读,再体验、再感受,使学生和文本、文章的主人公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教育。 四、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
5、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2、钱学森是一个曾经感动中国的伟大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齐读课题。二、精读课文,读出拳拳爱国心 1、俗语说:言为心声。学习这篇课文,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能找到通往人物心灵的最佳途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两遍,边读边想,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2、谁能为我们读读这两段话? 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2、读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钱学森 苏教版 小学 语文 上册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