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
《苏教版三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根据教学我们感到,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之内。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认真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等方面的习惯。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地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儿童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2要十
2、分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有时还要有感情地读。所谓有感情地读,是要做到“披文人情”,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读”与“讲”的关系。我们主张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再“开讲”,而且教师的讲解一定要精当,通过老师的“讲”,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
3、,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不求面面俱到。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正确处理“读书”与“教辅手段”的关系。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包括电教媒体)的使用,都应当为促进学生读懂课文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同时,教辅手段(特别是电教媒体)的使用一定要适度,一定要讲究效益,不能一味强调所谓的“新颖、先进”。总之,任何教辅手段都应该用以组织好阅读教学活动,把读书落到实处。3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各有各的目标和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又是密切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我们要重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
4、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除上述读与写的“长线结合”外,我们还要抓好读与写的“短线结合”,即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这样,一方面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在习作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习作教材,解除束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同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既不拔高,也不降低,而且要按照每次习作课的要求,切实指导
5、学生学写作文。另外在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时,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保护他们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尽力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4要十分重视发挥与课文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的作用。本册教材除“教学参考用书”外,还编制了以下教辅用书、教具、学具:教学挂图;习字册;生字卡片(包括教师用和学生用两种);语文补充读物;音像教材(包括课文的录音磁带、投影片以及配套光盘等)。对上述各教辅用书、教具、学具,教师一定要事先熟悉,认真准备,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恰当地使用。教学策略习惯教学教育以人为本。习惯造就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从育人强国的高度,关
6、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为依据,立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承“重习惯”之传统,创“习惯篇”之特色,编入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篇。无论从教育理念层面深究,还是从呈现方式角度审视,“习惯篇”凸显的人文性、指向性、示范性、联系性和启发性,充分体现了立足根本、夯实基础与着眼未来、追求发展的巧妙融合。爱心与智慧铸就的创新内容为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优质学习资源,也为老师们实施养成教育提供了优质凭借。准确把握语文课标要求,发掘教材内涵,创造性使用教材资源,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习惯篇”的教学要旨。基于上述认识
7、,我们以为“习惯篇”教学必须强化“读、学、养”三个环节,追求“透、实、恒”三个境界。现结合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以下简称“习惯(6)”,具体谈谈“习惯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读图究意。力求透彻“习惯篇”以图说话,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形象直观地呈现训练内容和要求,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提供了学习范例。“习惯篇”的学习应当从“读”图开始,研究也应从“读”图开始。1仔细观察,读“清”图。“习惯(6)”安排了两个训练主题:一是“自主预习复习”;二是“认真完成作业”。这两个主题是由5页插图呈现的。第l页至第3页有八幅图(六张大图,两张小图),讲的是第一个主题;第4至第5页也
8、有八幅图(三张大图,五张小图),讲的是第二个主题。仔细观察照片,首先要一幅一幅看清楚照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干得怎样。第l页有两幅图,上面一幅是老师手执教鞭,给学生讲解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新词。下面一幅,是学生按老师提出的要求认真预习(读书)。第23页围绕主题展示了六幅照片。第2页上面一幅图是老师课内巡视,检查、指导学生的预习。第3页上面一幅图是学生在课内预习的情况,同学们有的在读书,有的在课本上圈画,坐姿很端正。第2页下面一幅图是学生在课内分组交流,谈得很热烈。该图右角的一幅小图是一位同学预习课文的特写,她正在一边默读,一边在课本上做记号。第3页下面方框
9、图,是一位小学生在自己的房间预习课文,他的案头放着课本和字典。本图右角小图是一位女同学在家中查阅资料。第4页至第5页围绕“认真完成作业”主题,展示了八幅图。第4页上面主图是全班同学完成课堂作业的情景。从图上可以看出他们的坐姿、执笔、练习本和文具盒的摆放等都符合要求。本图右上角圆形图是一位女同学完成课堂作业的特写。从图上可以看出她完成作业的态度很认真,执笔和坐姿很正确,习字册摆放位置很适当。第5页上部有4幅小图。左上角那幅是一位女同学在家写作业的情景。下方一幅图是一位女同学借助课文录音读课文。她戴着耳机,神情专注,身边的字典等学习用品摆放很整齐。右上角一幅图是一位男同学兴致勃勃地朗读课文,好像完
10、全沉浸在课文所展现的情景中了。下边一幅图是两位同学认真地剪贴报纸,积累学习语文的材料。从图上看,他们合作很愉快。第4页下方展示的是一位同学的3页作业,习字册、练习簿、习作簿上字写得端正漂亮,行款很正确,老师都给了“优”的等第。第5页下方的一幅图是“优秀作业展览”,展出了许多优秀作业,几位同学正兴致勃勃地观看。2深入思考,读“懂”图。课本插图,定格的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瞬间。只看清图上有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善于思考,读懂图画想说什么;要悉心探究,明白编者用意是什么,使静止的画面在我们的眼前灵动起来,让编者的心声在我们的耳畔回荡。以第1页插图为例,上面一幅图中,黑板上的字有什么作用呢?用心想一想
11、,我们不难理解,老师指着的三行字,揭示了本次习惯训练的一个主题自主预习;提示了学习的方法要求读课文、学字词(这是三年级起步阶段最基本的要求);强调了学习方式特征自主(自读、自学)(这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根本)。图画的内涵十分丰富。下面一幅图,是同学们在课堂读书的情景。这幅图想说什么?与训练主题有什么联系呢?语文课标强调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语文课标中的目标要求是每个学生应努力达到的。图画上每个孩子专注的神情都给学习者以示范、启迪:预习复习是自己的事,我们要主动去做,把事情做好。“自主”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不待他人催“自觉”做,排除干扰“用心”去做。显然,当我们以语文课标为准绳,把教材与学生生活联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三级 语文 下册 教材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