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典范人生教学设计及单元试卷.doc
《第五单元 典范人生教学设计及单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典范人生教学设计及单元试卷.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典范人生 丰润区医院路小学 王新颖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典范人生诗两首选取不同时代的英雄人物的两首绝句,表达的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豪情与壮志;虎门销烟表现了林则徐的凛然正气,销烟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歌唱二小放牛郎英雄少年的故事被传唱至今,烈士的精神与高山同存;后羿射日借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讴歌了不畏艰险、为民除害的英雄壮举;小萝卜头的故事读来让人感慨、落泪: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自由、民主的新生活。红色剧场中艰苦岁月里一个个鲜活的小英雄形象,一定能够引起当今孩子更多的思考。综合学习里的各项学习内容也紧扣“历
2、史人物”这一主题,在积累、运用中更深地感受中华民族源源流长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四篇课文的故事,会背诵就义诗,会默写夏日绝句。 2、认读47个生字,会写48个生字。认识5个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分析记忆字形。 3、能够读懂一个小故事,并能简要概括文章大意。 4、学会从重点段落中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设民主氛围,学生全员参加。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意见,多方位体验感情。 3、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感悟、体会作者所表
3、达的情感。 4、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与气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课时设置: 21诗二首2课时 22虎门销烟3课时 23歌唱二小放牛郎1课时 24后羿射日2课时 25小萝卜头的故事2课时 阅读链接红色剧场2课时 综合学习五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1课时第五单元 典范人生丰润区医院路小学 王新颖21 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8个生字。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洋溢的浩然正气,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
4、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就义诗,会写夏日绝句。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古诗内容。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课前准备:了解诗人写作古诗时的历史背景。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师:同学们知道李清照吗?谁能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诗夏日绝句。(出示这首诗) 实现资源共享,激发搜集信息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5、1、先让学生借助资料和字典、词典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全班组织讨论、研究。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意思。学生自由读诗;A、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熟古诗。B、指名读诗;C、齐读这首诗。熟读古诗,为理解文本做好准备。三、深入理解、品悟诗情。1、学生自读古诗,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课前了解的资料、课本的注释和字典、词典自读、理解。2、将读懂的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记下来;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解决问题。(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
6、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前两句诗人抒写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襟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有力地讽刺了只顾逃命、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4、结合“人杰”“鬼雄”“不肯”等重点语句的探讨:诗人借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事例欲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自学、感悟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古诗意思的能力。让学生读懂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现的诗人的爱国情怀。体会诗人借古人明志:在民族危
7、亡的紧急关头,舍生取义才称得上是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人。培养语感,加深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体会表达的思想。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1、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同学们想过没有,当一个革命者面对着敌人的屠刀,表现会是怎样呢?(学生凭经验自由回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革命者的风彩吧!师板书就义诗。2、师: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谁能介绍一下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然后回答。学生根据所查资料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实现信息的整合,为理解诗歌的意思做好准备。二、读中理
8、解、品悟诗情。1、师:读完诗歌,你觉得夏明翰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2、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这首诗,看哪句诗最能说明夏明翰是一个不怕牺牲的人。(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收取围绕重点的共性问题,以便组织学生讨论)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突出“不要紧”、“只要”等词语。还要读出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学习诗歌。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中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感受革命者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气概。进一步理解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
9、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鬼”的书写。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教师向学生提供革命烈士诗抄等富有英雄气概的诗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英雄人物故事书籍。感受诗歌所体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阅读英雄故事的兴趣。教学反思22 虎门销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10、。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课前准备: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或观看电影林则徐,观看大型历史文献巨篇世纪中国中的破碎的山河。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起交谈吗?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让学生课前自己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鸦片的认识,可以
11、让学生了解到鸦片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丰富学生的知识,拉近了同学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二、自主识字 合作探究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注:对于
12、识字快与读书好的个人、小组要有相应奖励。(红星或卡片)指名读,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学生互评。恰到好处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识的告诉学生要把工具书带进课堂,培养学生遇事自己解决的能力。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学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自主识字,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参与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给予鼓励,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三、理解课文 体验情感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要从整体入手,要抓住与文本息息相关的内容来说,在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时要按文章顺序来汇报)学生自读课文,
13、边读边想。学生汇报:1、汇报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结合重要词句来谈读懂的内容。林则徐禁烟行为鼓舞了人心,人们很支持。重点如下:A、当群众知道虎门销烟的消息后,人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注意“兴奋 大声地喊 三个不怕 ”)B、观看销烟的人数之多。(注意“人流如朝涌”)C、销烟过程中民工动手一起干。(抓住民工的动作,抓住民工劳动的三方面,并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人们面对销烟场景所产生的联想。(注意理解“东亚病夫”和三个“多少”的含义;人们受鸦片残害之大。)理解“今天,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鸦片,怎么能不叫人兴奋?虎门滩上,围观的群众欢呼着,跳跃着。”鼓励学生想象当时销烟时的场景
14、,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林则徐禁烟很坚决,有着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热忱。重点如下:a、林则徐高坐台上的所思。(注意从两个“不管”和一个“都”中去体会。)b、林则徐对外商说的一番话。(理解“铿锵有利、掷地有声”)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林则徐是什么样的心情,群众又是何种心情。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结合课外资料来谈。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培养学
15、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各抒己见,抒发自己个性化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体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中国人对鸦片的痛恨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体会销毁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喜悦。体会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通过想象更能够深一步的理解林则徐禁烟的坚决。虎门销烟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结合课外资料来理解,学生会感到它的真实存在性。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有重点的指导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回归文本 读中感受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读懂了这么多的内容,下面我们
16、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学生选择性的读,并试着背诵。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学生从读到感悟,再从感悟到读,是一个情感不断提升的过程。鼓励学生用读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在无形中教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方法,让孩子终生受益。五、拓展延伸 课外积累师:同学们今天的收获很大,老师很希望大家读一些介绍林则徐的文章,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更大。为学生提供参考材料,利于学生针对性的学习。六、记忆生字 说话练习1、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辨别生字。2、学生自己找窍门,然后小组内交流。3、互相考查,纠正错字。4、教师要特别强调“妻、历、督”的写法。5、
17、指导学生用“首先然后再”说一段话。学生首先从文中找到表示顺序的词,然后练习说话。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及表达的意思。教学反思23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的读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过程与方法1、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2、学生通过听唱、朗读、想象等手段,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课前
18、准备:学生收集抗日战争的资料 观看抗日战争影片。如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一、音乐激趣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禁烟英雄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位与你们年龄相仿的小英雄。有一首歌唱得就是这个12 岁的小英雄,想听这首歌吗?大家仔细听,听后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磁带。)学生听歌曲,会唱的同学跟着轻声吟唱。 听过这首歌的同学可以说出歌名,有的同学甚至可以简单的介绍王二小的故事。利用歌曲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王二小的生活年代,拉近了同学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组织学生读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组
19、织学生读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读音的能力。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并能从文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三、品读课文 升华感情师:这首歌歌唱了二小,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大家认真读书,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歌词中歌唱的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理由。(如果在读文中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出标注。勾画相应语句,并从中感悟。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师:大家学习得很认真,下面就把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并随机提出问题)学生汇报:1、二小是个机智的孩子。a、学生要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老师可
20、以放一段战争影片,也可以讲述相关知识,如“后方机关”是什么意思。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文中找到具体说明情况危急的词句。引导学生想象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B、学生要重点抓住“顺从”这个词语来体会二小机智。(“顺从”是听从的意思,但这里的“顺从”是假装的,这正看出小英雄的机智。 )2、二小是个勇敢无畏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当敌人知道上当后,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场景。这部分要做好朗读指导。(采用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结合)学生重点从“挑、摔”和“含着微笑”词句中体会敌人的凶狠和二小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救大家的品质。从“含着微笑”体会小英雄的勇敢无畏。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从具体语句
21、中去感悟二小的机智。训练孩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的能力。学生通过想象更进一步体会二小的机智。学生对当时的背景不太了解,播放影片或老师介绍一下当时背景资料,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学生体会当时情况危急,衬托出二小的机智勇敢的精神。学生在读中体会,更加激起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四、课外延伸 知识拓展师:是呀,同学们已被二小的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二小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文章。1、学生自由读。2、(教师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读。(可以自己单独读,也可以几个人分节读。)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师:抗日战争中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单元 典范人生教学设计及单元试卷 第五 单元 典范 人生 教学 设计 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