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doc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输入与输出应该并重。在重视输入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输出实践。一、语言输入假说和可理解性输入理论。(一)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设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是接收“可理解的输入”。他认为有效的语言输入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1)可理解性;(2)趣味性或恰当性;(3)非语法程序安排;(4)足够的摄入量。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度假设”: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
2、不积极,情绪不稳,过滤的程度就越强,语言输入的损耗就越大,习得的收获就越小。对于那些非自然环境中语言学习者来说,仅有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要帮助学生从课外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二) Swain的“输出假设”Swain 在长期的观察基础上,于1985年提出了“输出假设”。他认为语言输入固然对二语习得很重要,但它并不是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学习者不仅需要大量接触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才能达到准确而流利地使用目标语的水平。(三) 语言习得过程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输入是输出的前提,输出既能检测输入的效果,又能推动更有效的输入,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二、语言输入假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小学英语 课堂 中的 语言 输入 输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