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
《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第一章 总 则 1.1 为适应洪湖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城市建设提供管理依据,特制定本城市总体规划。 1.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适用于市域范围,其它部分适用于市区规划范围。 1.3 本规划为洪湖市规划建设指导性文件,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应遵循本规划。 1.4 规划依据 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年); 1.4.3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年); 1.4.4 荆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1.4.5 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 1.4.6 洪湖市土地利用总体
2、规划(19962010年) 1.4.7 洪湖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1.4.8 洪湖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几点意见 1.4.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建设部 1.4.10 1:10001:50000地形图 1.4.11 国家、省、市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1.5 修编重点 1.5.1 建立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5.2 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和机遇,重新论证城市性质,预测城市规模。 1.5.3 开拓新的城市发展空间,组织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1.5.4 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构筑现代化中等城市生态框架,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1.5.5 结合天仙赤
3、一级公路兴建,建立现代化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1.6 规划期限 近期20022005年,远期20062020年。 1.7 城市规划区界定 本次规划区分三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控制区,市区。 1.7.1 市域 为全市行政区域,用地范围为2519平方公里。 1.7.2 城市规划控制区 包括新堤办事处全部以及滨湖办事处及乌林镇域部分用地范围,用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有39.4平方公里水面)。 1.7.3 市区 为新堤办事处主城区以及滨湖、石码头和金湾三个城市组团。 第二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1 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1.1 发展战略设想 (1)对外开放战略 以华中特大城市武汉为依托,多
4、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主动接受武汉、岳阳等城市产业辐射,促进洪湖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 (2)整体推进战略 以洪湖市区为中心,以环湖经济圈、西部产业群和沿长江经济带为重点,带动整个市域的经济发展。以交通为轴线,开发沿路(江)地带,规划中的天仙赤一级公路和汉洪一级公路沿线及长江沿岸开发条件优越,实施对这些地区重点开发建设,以带动新一轮经济的发展。 (3)城镇化战略 形成由“市区中心镇一般建制镇”构成的城镇体系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中心集聚,改善乡镇分散格局,使乡镇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4)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
5、,强化农业基础;大力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构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商贸、旅游为后发的产业格局。 2.1.2 发展目标和水平 (1)发展目标 根据洪湖市“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纲要及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至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总量水平 洪湖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总量水平 2.1.3 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洪湖市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一览表 2.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指标 2.2 市域城镇发展战略 2.2.1 城镇发展总体思路 城镇发展总体思路为:中心带动、点轴发展,西优东拓、梯度推进,整体协调、持续发展。 2.2.2 城镇发展战略措施 (1)
6、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居民点建设一体化,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城镇工业小区集中、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 (2)加快市域中心城市发展:继续扩大中心城市规模,使之成为功能完善,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中等城市。 (3)培育地方特色中心镇:将府场、瞿家湾、峰口、新滩、培育为地方中心镇,进行重点发展,促使乡镇经济相对集中,使之成为服务周边乡、镇的小区域中心。 (4)努力提高中心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工业小区和居住小区建设,扩大中心城镇规模,规划期末,中心城镇都要建成城镇气息浓厚、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对人们安居乐业有吸引力的多功能的地域中心。 (5)扩镇并乡,加快集聚,改变目前城镇小、散、弱的状况
7、,根据镇乡之间联系紧密程度、资源共享情况,进行城镇地域群体组织,合理调整乡镇行政区划。 2.3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3.1 城镇体系总体框架 洪湖市域城镇体系总体框架为依托市域公路网络形成的“三级城镇结构,三片经济区域,点轴发展形态”的总体框架。 (1)三级城镇结构:“形成市域中心地方性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城镇等级体系。 (2)三片经济区域:组织中部环湖综合发展区、西部工贸经济发展区、东部农贸经济发展区的经济职能分区。 (3)点轴发展形态:以洪湖市区作为核心,并沿天仙赤一级公路组织市域一级城镇发展轴;依托汉洪省道一级公路和长江沿线形成市域二级城镇发展轴。 2.3.2 城镇体系职能等级结构 (1
8、)等级结构 一级市域中心城市:洪湖市区。 二级地方性中心镇:府场镇、瞿家湾镇、新滩镇、峰口镇。 三级一般建制镇:龙口镇、万全镇、汊河镇、曹市镇、戴家场镇、螺山镇、燕窝镇、沙口镇、黄家口镇、乌林镇、老湾乡、小港农场、大同农场、大沙湖农场。 (2)规模结构 一级市域中心城市:洪湖市区近期人口规模为19万人,远期成为26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城市用地规模近期为人均90平方米,远期按人均95平方米控制。 二级地方性中心镇:峰口、府场、瞿家湾、新滩镇片区中心镇人口规模都发展到25万人的中等小城镇规模,有浓厚的城市氛围,城镇用地规模近远期分别按人均90平方米和95平方米控制。 三级一般建制镇:龙口镇、万全镇、
9、汊河镇、曹市镇、戴家场镇。螺山镇、燕窝镇、沙口镇、黄家口镇、老湾乡及三个农场镇区人口规模发展到0.51.5万,有一定的城市气息,城镇用地规模按人均8590平方米控制。 规划近期城镇常住人口为37.3万人,建成区占地34平方公里;远期城镇常住人口55万人,建成区占地50平方公里。 为配合东隔堤防洪工程建设,考虑人口安全转移和城镇化发展相结合,东隔堤6个闭合圈内人口城镇化水平按5055%计,6个闭合圈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部分应考虑迁入洪湖市区。 (3)职能结构 综合型城市洪湖市区,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是:鄂中地区重要的工业和风景旅游城市。 工交商贸型城镇:峰口镇、万全镇、汊河镇、新滩
10、镇。 旅游工贸型城镇:瞿家湾镇、乌林镇。 工业商贸型城镇:府场镇、戴家场镇、曹市镇、龙口镇、黄家口镇、螺山镇。 集贸工业型城镇:沙口镇、老湾乡、龙口镇、燕窝镇及三个农场。 2.3.4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期采用“点轴发展”和“极核重点发展”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战略,并形成包括大多数城镇在内的两级发展轴带。 (1)一级城镇发展轴带:为天仙赤一级公路沿线,经过洪湖市区、峰口镇、汊河镇、万全镇等大小4个城镇。 (2)二级城镇发展轴带:为汉洪省道一级公路沿线和长江沿线,螺山镇、洪湖市区、老湾乡、新滩镇、龙口镇、燕窝镇6个城镇。 (3)核心与节点:核心为洪湖市区,节点为片区中心镇。 城镇体系规划一览表
11、2.3.5 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 1.风景名胜区 市域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新堤主城区西部的湘鄂西烈士陵园;瞿家湾明清一条街;清末文学巨子刘心源的故乡; 主要风景名胜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发迹地;乌林镇的乌林三国古战场遗址;新时器时代村落遗址。 2.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为洪湖及沿湖的8个乡镇,渔场组成,以东南西北的洪湖围堤为界,西与监利县接壤,面积约为371平方公里。 3.水源保护区为烈士陵园处取水口上游1000米和下游100米的范围内。 4.市域内基本农田保护区:按洪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 2.4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2、 2.4.1 综合交通规划 (1)公路网规划 市域交通主干道由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组成的一环二轴的主干线系统,即环城公路、南北向天仙赤一级公路及东西向汉洪一级公路。天仙赤一级公路,已列入“十五”规划,并修建乌林赤壁大桥。汉洪省道规划全线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环城公路规划为二级公路,近期完成西段建设,解决洪湖市区的过境交通问题。 城镇间联系通道,由现状和规划的市道组成,路基宽1218米,路面宽1015米,远期建成二级公路。 中心村与城镇之间的联系道路,由路基宽810米,路面宽67米的硬质三级公路组成,规划每个中心村一般要有两个对外出入口。中心村通往基层村为四级砂石路及以上道路。 市域对外交通主要出入口
13、,有白庙、乌林、新滩三个一级公路出口;有螺山省道出口;有府场、瞿家湾的市道出入口。 (2)航运规划 航道整治:疏浚整治长江航道及内荆河部分水域较浅的河段。规划期末将洪湖港建成鄂中地区重要的以物资中转、运输、贸易为主,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改善目前沿江、河码头的条件,提高装卸能力。 2.4.2 防洪排涝规划 (1)配合流域防洪工程,疏浚城区段内荆河道及其它河流渠道,降低河床水道洪水位。 (2)防洪标准远期东隔堤及三峡工程建成后达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3)修建东隔堤,确保东隔堤西片区域防洪安全。 (4)东隔堤以东地区修建城镇防洪堤,形成6个闭合圈,即乌林、老湾乡、龙口、燕窝、新滩、黄家
14、山6个闭合圈;确保洪水不侵入各闭合圈。圈内规划兴建6处排涝站。 (5)根据市域防洪专业规划,提高电排站装机容量。 2.4.3 水资源及城镇供水 (1)市域水资源需求量预测 水资源需求量总计为9.56亿立方米。 (2)水量平衡 市域内水资源量约为19亿立方米,水资源可保障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用水。 (3)城镇供水 规划远期建制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根据各城镇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水源以长江及湖泊水库为主,水厂远期规模规划如下: 2.4.4 城镇排水规划 (1)中心城区:规划老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新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采用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率要求达到80%,工业企业废水应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雨
15、水依地势就近排入水体。 (2)府场、瞿家湾、峰口镇为洪湖市工业城镇,有较多的工业废水,规划老区采用截流式的合流制,新区采用合流制,工业废水要求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 (3)龙口镇、新滩镇、乌林镇、曹市镇、汊河镇为二、三级城镇。其工业性质不以污染性工业为主,规划老区采用截流式的合流制,新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 (4)其余乡镇规划采用合流制的排水体制,生活污水集中排放,作为灌溉用水,污水处理采用简易氧化塘的方式。 2.4.5 供电规划 规划期内,市域供电电压等级为220KV、110KV、35KV、10KV等,供电电源220KV由省网提供,220KV高压走廊
16、留40米,110KV高压走廊预留25米,10KV线路逐步实现电缆化。 规划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7座,35KV变电站8座,形成以220KV为核心,110KV为网架,35KV为骨架, 6-10KV为支架的供电格局,规划要求逐步改善现有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2.4.6 电信邮政规划 规划城镇电话普及率达到40部/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为15部/百人,全市交换机容量为28万门,移动通信应加快建网步伐,实现市域100%覆盖率。 规划增设邮政、电信分、支局。 2.4.7 广播电视规划 (1)2020年全市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城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专用网内播
17、出节目60套,广播节目5套以上。 (2)按一地一网的建设原则,实现全市有线电视主干网络联网。 (3)将城镇和重点城镇广播电视传输网络逐步改造为宽带多频双向传输网络,形成图象、文字、语音、数据传输于一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网。 (4)提高电视台、电台节目制作水平,逐步建成设备齐全、水平较高的电视、电台演播中心。 2.4.8 消防规划 规划在市区设立一处二级消防站,建立消防指挥中心。府场、瞿家湾、龙口、新滩设置三级消防站,城区及各镇区应按消防规范布设消防栓,城区及各乡镇水厂应24小时确保消防用水及水压要求。 2.4.9 抗震规划 洪湖为地震烈度六度区,城镇一般建筑按六度设防,重要建筑按7度设防。 2.5
18、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2.5.1 目标定位 以鄂、湘旅游为主的国内客源市场,以洪湖水乡天堂、湿地生态和革命历史文化为主题,以水乡风情、野趣、休闲渡假为特色,使之成为长江旅游线上和国内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 2.5.2 旅游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一个主题,突出二个品牌,建设三个景区,培育四条旅游专题。 一个主题:洪湖生态旅游。 二个品牌:洪湖,蓝田。 三个景区:洪湖湖滨休闲观光景区;蓝田农业生态度假旅游景区;乌林三国文化旅游景区。 四条专题旅游线路:湖水乡情和湖滨度假旅游线,湘鄂西革命历史教育旅游线,蓝田生态农业观光与湖泊生态考察旅游线,乌林三国文化旅游线。 2.6 社会设施规划 2.6.1 科技、文化
19、、体育设施 (1)规划在市区配套完善青少年宫、文化馆、电影院、图书馆、体育中心、展览馆、科技信息中心、广播电视演播中心。 (2)中心镇配置图书室、科技站、文化馆、体育运动场馆、电视台、广播站、电影院。 (3)小城镇配置科普文化站、图书室及体育运动场、游泳池、电视台、广播站。乡集镇设科普文化站、广播站。 (4)大力提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均公共体育用地应达到0.30.5平方米,争取中心镇及建制镇50%达到省体育先进镇标准。 2.6.2 教育设施 (1)大力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扩大中心小学规模,原则上不少于24班,在规划期内,逐步撤并村小,扩大完小,按服务半径调整城镇现有小学。 (2)大力发展
20、高中段教育,加强设施改造。 (3)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建好成、职教中心。 (4)力争与省内高校合作创办高等教学机构,共同培养地方急需各类管理、科技人才。 2.6.3 卫生设施 (1)市区形成医疗、预防、保健、科研配套,技术比较先进的医疗卫生中心。 (2)建立全市现代化急救、灾情、疫情信息通讯网络,加强传染病和地方病监控。 (3)二三级镇配设的医疗卫生设施应逐步完善,并强化妇幼保健、卫生管理等职能,重点完善中心镇中心卫生院的设施和技术力量,增强对周边地区服务功能。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创建卫生城镇为重点,农村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全面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 2.6.4 福利设施 (1
21、)市区新建老年服务中心,社会福利院,加强社会保障福利设施建设。 (2)中心镇逐步建设老年服务中心,配设老年公寓,完善现有的福利院,提高供养条件和水平。 (3)建制镇规划设置中心福利院或“老年之家”,逐步淘汰规模小、质量差的村办福利院。 2.6.5 殡葬事业 规划在各乡镇利用荒坡地设置公共墓地,集中建成布置有序、庄重的花园式公墓。 2.7 环境保护规划 2.7.1 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各城镇环境监控管理,建立环境目标责任制,加强地方环境法规,加强环境行政执法。 (2)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从浓度和总量上加以控制,制定削减计划,实行限期治理,逐步把污染负荷控制到总量要求之下。
22、 (3)加强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从实行“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排污许可证等制度入手,严格控制能耗物耗大、污染严重的新建项目建设;建立环境准入和淘汰机制,坚决关闭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业,坚决防止污染向乡镇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型产业体系。 (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排污费等规费征收入手,全面推动城市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构筑公众环保监控网。 (5)合理调整功能布局,改变目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污染控制难的局面,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控制发展。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对布局不合理、污染严重的小砖瓦、小水泥、小化工等企业予以搬迁。 加强防护绿地和道
23、路绿化建设,以减少工业废气、噪声及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7.2 环境综合整治 (1)水环境综合整治 重点保护市区、中心镇等水厂饮用水源,对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要限期搬迁。加强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疏浚淤积的河道,改善河网配水;完善城市排污管网体系,加强城市生活和工业截污管网建设,改善局部水环境。 (2)空气环境综合整治 城镇建成区实行严格的烟尘控制办法,达到烟尘控制区要求。 控制SO2排放量。积极推广使用天燃气和轻质燃油锅炉、逐步禁止生活锅炉燃烧散煤;提高城市气化率,逐步实现以天燃气、液化气、轻质柴油为主要燃料。 加强城镇建筑施工的管理,提高绿化率;加强汽车尾气管理,推广无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洪湖市 城市 总体规划 文本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