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doc
《毕业论文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湖南*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系部名称*专业班级*完成时间2012.04.20湖南*学院教务处制本科毕业论文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姓名:*系部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1本人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2本人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文被查阅、借阅或编入有关数据库
2、进行检索。同意*可以采用影印、打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3*学院在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时,如发现本文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学院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无关。 作者签名: 日期:二一 年 月 日湖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系 (部) * 专业班级 * 学生姓名 * 学 号 * 课 题 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指导教师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建议成绩:_ 指导
3、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二、评阅人评阅意见评阅人评语(主要审查文本质量,包括设计思路、理论观点、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以及文本、图纸的规范性等):建议成绩:_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三、答辩成绩评定答辩记录及意见:答辩成绩:_ 答辩委员会(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四、综合评定等级成绩评定等级:系(部)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复审评定:专家(签字): 年 月 日注:复审评定由学院组织专家抽查、评定。摘 要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数学“教学活动”的研究成为了新的关注点。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师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情景信息和数学关系,
4、引导小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因此,针对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展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问题的提出,论文研究的价值及方法;第二部分则是阐述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则是论述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含义及要点。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eform of new Primary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becomes a new concer
5、n. That means the math teachers will be designed a serie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scene information and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provided by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will guide primary to a series of exploratory activities.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tage about basic education, some pro
6、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primary mathematics class, and with the current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in elementary school .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i
7、ssues raised, the value and methods of dissertation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is elaborated on the basis of mathematical teaching theory; the third part is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key points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designed . Key words: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design目
8、录摘 要IIIAbstractIV1、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1.2 论文研究的价值11.2.1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2 学生活动设计的需要11.2.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21.3 论文研究的方法22、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2 2.1 西方活动教育的发展2 2.1.1 西方活动教育的萌芽3 2.1.2 西方活动教育的建立4 2.2 我国活动教育的发展32.2.1 我国活动教育的起源32.2.2 我国活动教育的形成和发展32.3 数学的活动教学理论3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分析4 3.1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含义43.1.1 活动的含义43.1.2 设计的含义43.
9、1.3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含义4 3.2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要点53.2.1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要把握好教学的主体性53.2.2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73.2.3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必须依赖于学习者的现实背景83.2.4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应返璞归真93.2.4.1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应当回归朴实93.2.4.2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不能过于繁复104、结束语11参考文献12致谢13 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从2001年起,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
10、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
11、活动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的活动性增强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来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也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在一些观摩活动中发现,某些课仍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自问自答,学生是观众。还有某些课课上热热闹闹,学生看上去进行了充分的的活动,课后却了无痕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些都导致学生的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本文结合实践,从怎样设计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1.2 论文研究的价值1.2.1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2、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在每部分具体的内容目标中有相应的活动建议和实施建议,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 1.2.2 学生活动设计的需要 活动是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活动中孕育着学生发展的所有倾向,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和学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生的教育总与学生的活动并行,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活动中展开,学生的活动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活动的经验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必须以教学活动为基本形式,教育程序安排和组织实施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把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1.2.3
1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 课堂教学需要变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其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过程,是其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和理解,能动地认识和生成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的过程。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1.3论文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学校信息阅览室和CNKI电子数据,大量查阅有关数学活动设计的理论资料和实践资料。 案例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本论文适当地穿插了一些具体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该案例反映的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并从中找出小学数学活动设计的新思路。2、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提及活动设计,首先要研究的是活动教育
14、。因为活动设计是在活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2.1西方活动教育的发展2.1.1 西方活动教育的萌芽 西方活动教育萌发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维多利诺、拉伯雷和蒙旦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最先表述了活动教学的特点,他们提出因尊重儿童的个性,主张让儿童通过观察、考察、游戏和劳动等活动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2.1.2 西方活动教育的建立当代西方活动教育理论的先驱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和心理学家杜威。他提出了著名的“三中心”理论,即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个人经验为中心,认为教育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活动去学习的过程。杜威提出:“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
15、文学,不是历史,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1他的活动教育思想的全部内涵体现为“做中学”。 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出现,进一部推动了活动教学理论的发展。“(理智)发展实质上依赖于主体的活动,而它的主要动力,从纯粹的感知运动活动一直到最完全的内化运算,乃是一种最根本的和自发的可运算性。2”皮亚杰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他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他还提出了“高度活动”原则,认为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主动建构的。 与此同时,以维果茨基、列
16、昂捷夫与达维多夫为代表的一批苏联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实践”概念引入到教学理论中,开创了活动理论研究的新阶段。2.2 我国活动教育的发展2.2.1 我国活动教育的起源 荀子的知行统一观以及后来不断发展的“知行学说”,可以看作我国活动教育思想的本源。2.2.2 我国活动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近代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和“生活教育”,陈鹤琴的“生活教育”均强调以孩子的活动为出发点,并关注孩子的兴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引进了苏联的教育理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教委正式将活动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活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我国对活动教学理论的研究也逐步增多,相对地对数学活
17、动教学的研究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3 数学的活动教学理论 近代数学活动教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德国教育家贝利、美国慕尔发起。3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里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种提出,是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要求的,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非常重要。4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53、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活
18、动设计的分析3.1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含义3.1.1 活动的含义 活动是活动教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要准确把握活动教学的本质,就必须首先了解“活动”的内涵。 活动是人类特殊存在的一种方式,指与人的生命运动相关的或相近的体现,是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行为表现。“活动”一词的英语形式是“activity”,它源于拉丁文的“act”,其基本含义为“doing”,即“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活动的:“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活动是“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特别方式。”63.1.2 设计的含义 设计是人类最普通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也
19、是现实世界最普通的现象。设计是把人类的意志加载给自然界,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活动。设计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设计需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标,围绕人的需要从事各种活动。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著名的德国科学家沃夫冈、韦尔施几乎在同一时期不约而同地指出:“21世纪将是设计的世纪”。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设计的重要性。3.1.3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含义 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中认为:“教学适宜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8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指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小学 数学 教学 活动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