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废棉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信息公示1512.doc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废棉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信息公示15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废棉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信息公示1512.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报告表编号: 年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废棉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
2、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废棉加工项目建设单位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益坚联 系 人方汉祥通讯地址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联系电话13802590555传 真邮政编码515200建设地点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
3、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C1711棉、化纤纺织加工占地面积(平方米)8500建筑面积(平方米)5000总投资(万元)10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9.8%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2014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总投资102万,租赁位于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的厂房建设废棉加工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项目拟建一条废棉加工生产线。本项目主要从事进出口纺织材料、棉纺制品生产加工及销售,年产棉纱20000吨。项目地理位置图与四至图分别见附图一、附图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4、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委托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深入进行现场踏勘后,依据国家、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在建设单位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并报请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建筑规模项目主要建筑物为一栋2层功能为办公室的主楼,两个1层的生产车间及三个1层的仓库,建筑物详见下表。表1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层数高度(m)1办公楼1000272生产车间2000153仓库200015(3) 主要原辅材料及产量本项目计划年采用废棉25
5、000吨作为原料,年产棉纱约20000吨。 (4) 设备材料 本项目有废棉加工生产线一条,主要生产设备见下表,项目所有设备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被列入限制类和淘汰类清单的设备。表2 主要设备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弹棉机套12混棉机套13梳棉机套14纺纱机套1 注:项目预计购买以上设备,梳棉机与纺纱机不购买型号为“1”字头淘汰类的设备(5)项目给水排水项目用水由市政管网供给,用水主要为员工生活用水,用水量为2250t/a,污水排放量为1800t/a。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贮存池,可定期抽排用于周边果园的农林灌溉和施肥,回用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6、-2005)旱作水质标准。(6)用能规模本项目用电从当地供电主线路接线,年用电量约为6万kwh。配备用发电机1台(作为照明用电),功率为36kw。(7)人员规模及劳动制度本项目有员工50人,工作制度为采用间断工作制度,年工作30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员工均不在项目内食宿。 (8)运输方案该项目原料及产品进出均采用汽车运输。(9) 项目综合分析项目位于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主要从事进出口纺织材料、棉纺制品生产加工及销售。本项目为纺织品生产项目,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国发2013第21号),项目属于“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为鼓励类项目
7、,其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的要求。 大南山华侨管理区地处揭阳市南部,位于龙江河南岸、惠来县腹地,东邻惠来县溪西镇,南与鳌江镇相连,西北与葵潭镇毗邻。大南山侨区地处粤东四市的中心地带,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汇地,龙江河中游,濒临南海,距离大南海国际石化港仅10公里,是揭阳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工业区土地全部属国有土地,绝大部份为山坡地(非耕地),工业区内的林业用地已变更为非林用地,全部可供开发利用。本项目场地已取得揭阳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用地证明,土地规划用途属于工业用生产经营场地,不属于农田基本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根据揭阳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总体
8、规划(2010-2030),大南山华侨管理区区域规划布局方案提出空间结构为“二心、两轴、五区”,规划考虑到城市和产业园的发展,其中五区之一的创意产业区指省道S337与S337改线的交汇处,依托良好的交通优势,形成以创意产业为主,集生产、加工、展览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区,本项目为此区范围。经过实地踏勘,本项目500米内无居民聚居点,处于规划的大南山侨区的工业用地范围内,卫生防护距离符合(GB18083-2000)规定,因此本项目符合项目选址要求、当地土地利用规划,项目选址可行。根据揭阳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总体规划(2010-2030),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产业发展思路中针对第二产业提出要适当发展工业,以轻
9、型生态工业为主导产业。利用大项目进驻的契机,在发展石化下游配套产业的同时,引进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侨区工业目前呈“弱、小、散”格局,规划对现有工业进行整合,实现工业集中布局,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污染较大的工业类型。提供工业项目入区门槛,杜绝引进高污染、高危险、高能耗“三高”项目,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积极形成一定规模的生态产业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侨区规划发展高端配套服务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逐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公平公正分配基础设施和发展机会,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本项目采用废棉纺织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及销售,属于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型产业,不属于以上所述的“三高”项目,切实保
10、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实施“三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符合当地环境保护规划。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大南山华侨管理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惠来县鸿盛纺织有限公司位于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项目东面为道路及荒地;西面隔着旧仓库300米为特产品加工区宿舍区;南面为厂路及农田;北面为管理区内厂房(30米)及农田。经调查,项目东南面600米为三鸟场村,西南面800米为叶下桃村,周边没有明显的工业废水,无电磁辐射、无恶臭等环境污染问题。项目四至图详见附图二。项目周围主要环境问题是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
11、区特产品加工区内厂房的运营噪声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惠来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揭阳市南部。东西相距67公里,南北相距33.5公里。东连潮阳,西接陆丰,北邻普宁,南濒南海。全县面积为1253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82公里,主要有神泉、靖海等港口,神泉为省一级渔港。全县现设立14个镇、3个农林场。2010年末,全县总户数244099户,户籍人口1308637人。二、地形、地貌惠来县地势北高南低,基本属海滨丘陵地形。大南山脉自西至南横贯县境北部,东南临海。海岸线曲折多湾,岛礁密布。北部为山地,中部、西部为
12、亚岭地带,中南部多为平原台地,沿海为沙滩地。全县土壤的母岩主要是花岗岩和砂页岩。分为6个土类,12个亚类,23个土属,53个土种。中部冲积平原一般属水稻土,北部丘陵地带一般属红壤或赤壤,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土壤含沙多,南部滨海区土壤含沙质和盐质。项目所在地地处南山岭丘陵,属大南山南伸余脉。三、气候惠来县地处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冷季受东、北季控制,暧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陆风盛行,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据惠来县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均气压1011.7百帕,年均气温21.8摄氏度,年均相对湿度79%,年均降雨量1828.9mm,年均风速2.9m/s,每年23月份有不同程度的低湿阴雨天气,4
13、6月份为汛期,常有暴雨出现,79月份为后汛期,常有台风侵袭,秋冬多晴好天气,但后半年海面强风较多。常年多以东南东为盛行风向,日照时数较长,年均310.5卡/cm2。年平均降雨量1829毫米。降雨量年内分配集中表现为冬春少而夏秋多。常见灾害性天气有寒露风、霜冻、春寒。每年寒流平均67次;春旱频率较大,五、六月多暴雨。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气候,受东南亚季风影响明显,且处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天数多,平均气温高,夏季盛吹东南风,冬季为北风和偏北风。四季主要特点:春季阴雨天气较多;夏季高温湿热,常带来大雨、暴雨;秋季常有热雷雨、台风雨;冬季寒冷,雨量偏少,霜冻期短。四、水文惠来县水资源较为丰富
14、,主要河流有龙江、盐岭河、雷岭河、鳌江河,均分布于中西部。东部河流流量较小,有狮石湖、铭湖两个小水系。大部分河流上游已建有水库山塘。这些水系大都自北向南流入南海。五、水力资源惠来县大小河流18条,总长273公里,河网密度为0.14公里/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12.78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总量达20亿立方米以上,枯水年径流总量6.99亿立方米。县内有大型水库一座,石榴潭水库:位于隆江镇比部,集水面积122.5平方公里,校核洪水位58.59米,相应库容11080万立方米,正常水位54.5米,相应库容80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64万亩,建设有坝后电站一座。全县枯水年可利用水量3.01亿立方
15、米,其中大型水库8个,小型水库217个,蓄水总调节量2.49亿立方米;引水量0.28亿立方米;提水量0.02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提水量约0.22亿立方米。六、本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3: 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序号功能区类别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1水功能区划类龙江河环境质量标准执行(GB3838-2002)类标准项目污水排放标准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水质标准2大气功能区划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划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保护区(市政府
16、颁布)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集水范围否8管道煤气干管区否9施工地点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土是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惠来县下辖14个镇(惠城、华湖、仙庵、靖海、周田、前詹、神泉、东陇、歧石、隆江、溪西、鳌江、东港、葵潭),3个农林场(东埔、葵潭场、青坑),县政府所在地为惠城镇,2012年末,全县总户数254524户,户籍人口1329899人。二、经济概况惠来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2012年,全县完成GDP工业总产值1803120万元,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2243万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990
17、682万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390195万元,增长4.5%。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11年的24.8:52.0:23.2转变为23.4:55.0:21.6;全县人均GDP生产总值16502元,增长10.6。惠来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12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现价总产值60606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完成农业现价增加值422243万元,增长5.3。全年肉类总产量3.92万吨,比去年增长5.1;年末生猪存栏量27.03万头,牛存栏量1.7万头;水产品总产量8.45万吨,增长1.7,其中:海产品产量6.93万吨,淡水产
18、品产量1.53万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12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002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5509元,增长12.1。三、文化与教育2012年科学技术经费支出830万元,增长54.8%。在科学技术创新上,惠来县积极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已获省立项4个项目,获市立项6个项目。全县拥有中小学校329所,在校学生数201111人,教职工总数9492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小学升学率在100%;高考再创佳绩,全县参加高考学生4683人,录取人数达4080人,上线率达到87.1%。全年末全县共有各种卫生机构19个,拥有病床数1095张;全县医疗人员1319人,其中中西医师6
19、93人,卫生防疫人员102人。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036205人。四、文物与自然景观惠来县内名胜古迹多处,主要有龙泉山庄风景区、百花尖风景区、黄光山风景区、铭湖岩、仙井岩、清水岩、神泉的海角甘泉、海市蜃楼(非固定),惠城东栅永福寺(活佛宋禅祖师潜修圆寂之地)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惠来县环境监测站监测资料: 本项目位于惠来县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三管区特产品加工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属二类区,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订版)及其修改单二
20、级标准。为了解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选用惠来县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1月15日1月20日在项目所在地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其监测频率为一天4次,每隔6小时监测一次,其监测结果见表4:表4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mg/m3)监测项目监测值标准指数超标率%评价标准 (mg/m3)(日均值)SO20.0150.0650.3300.15NO20.0160.0560.3800.12TSP0.0680.1320.6700.16从上述的监测结果与执行标准可知,各监测因子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21、项目最终纳污水体为龙江河,龙江河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根据惠来县环境监测站资料表明:溶解氧 CODCr、等监测项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未出现超标情况,项目纳污水体水质良好。本项目附近污水直接汇入附近的山坑水塘作为农用、林用灌溉用水,根据监测资料表明:溶解氧 CODCr、等监测项目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水质标准,未出现超标情况。根据惠来县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水环境质量指标平均值见下表5:表5 大南山华侨管理区排灌渠水环境监测值指标PHCODMnBOD5SS粪大肠菌群数监测值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版 环境影响评价 全本 惠来县 纺织 有限公司 加工 项目 报告 信息 公示 1512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