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季学期新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最新季学期新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季学期新北师大版小学五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折纸异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3、4页的例题及相关题。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异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折纸异分数加减法。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2到4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自学指导:认真自学2页的例题,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分钟后比谁能做
2、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3页试一试。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红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1)、过渡语: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
3、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第一步:评议加法追问1:认为加法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小结:异分数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第二步:评议减法追问2:认为减法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小结:异分数相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法则计算。总结:异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4)、拓展练习:看图填一填:3页第1题。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
4、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必做题:练一练:2、3、4题选做题:练一练:5、6题八、板书设计 折纸异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计算时:1、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分数,2、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教学反思: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6页的例题及相关题。学习目标: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
5、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5到6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自学指导:认真自学5页的例题,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6页试一试。3
6、、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红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计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2: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总结:(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算括号外面的。(2)计算方
7、法:异分母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过程中如果没有括号,几个分数可以一次性通分进行计算;也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计算。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5、拓展练习:6页第2题。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必做题:练一练:1、3、4、5题选做题:练一练:6、7题八、 板书设计 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算括
8、号外面的。(2)、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过程中如果没有括号,几个分数可以一次性通分进行计算;也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计算。教学反思:“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题及相关题。学习目标: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能熟练地把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能把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
9、家打开书翻到第7到8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7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1、看例1思考: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需要注意什么?2、看例2思考: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8页的练一练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
10、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红色粉笔。讨论(议一议):(1)、过渡语:你们写的很认真,继续努力!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这个同学将小数化成分数写对的请举手?追问2:将小数化成分数时应注意什么?追问3:认为这个同学将分数化成小数写对的请举手?追问4:将分数化成小数时应注意什么?总结:A、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
11、后一位起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B、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4、拓展练习:8页第1、2题。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必做题:8页1、2、3题选做题:8页4、5题八、 板书设计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
12、从最后一位起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2、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3、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板题示标。1、谈话导入: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2、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3、投影出示教材第11页的主题图。(板书:立体图形)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体,看看长方体具有什么特征?(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13、)5、出示学习目标,并齐读。二、自学指导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物品,用手摸一摸,讨论:什么叫长方体的面?棱?顶点?(2)点拨: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板书:面、棱、顶点。)2、出示自学提纲。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6分钟后,比谁会回答对这些问题)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1、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生看自己手中的学具,数一数。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14、学。2、填一填生完成11页表格。四、后教1、更正。请有错误的同学改正。2、全班讨论。交流错误原因。3、加强训练。填空。(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 顶点。( )面积相等,( )的4条棱长相等。(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 顶点。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 ),每条棱长都( )。(3)长方体中与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4)在墨水瓶盒,魔方玩具,排球中,( )的形状是长方体,( )的形状是正方体。判断。(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
15、都不相等。( )(4)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5)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五、小结,长方体的特点。六、当堂训练。练一练,1、2、3、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正方体:6个面都相等 12条棱都相等 8个顶点教学反思展开与折叠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3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学习过程:一、板书
16、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展开与折叠”(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3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4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1、观察课本第14页图片,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并且4个人为一组,分组讨论:能够得到哪些平面图形?你们有何发现?2、每个图片都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
17、其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哪一个?师: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二)先学1、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2、检测(找两名后进生汇报)(三)后教生: 补充更正 师: 小结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4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1、观察课本第14页图片思考长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2、相对的面有什么特征?师: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二)先学1、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2、检测(找两名后进生汇报)(三)后教生: 补充更正 师: 小结五、补充练习课本第1
18、5页 1 2 六、当堂检测 课本 第15页 七、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 正方体六个面都相等教学反思:长方体的表面积学习目标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学习过程一、旧知铺垫1、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特点?2、计算长方体、正方体面积。二、板题示标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三、出示“自学指导”1、拿出学具,摸一摸,说一说,议一议,明确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2、操作学具:亲手剪开一长方
19、体纸盒,得到表面展开图,分别标上“前、后、上、下、左、右”面。并完成教材16页上面的题目。 3、交流、计算,如何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完成教材16页下面的表格。4、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四、合作学习,探索交流1、先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个学生、每个小组都在紧张地自学。2、后教(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2)出示p16上面图提问:图中相同颜色的部分表示什么?谁能把图上的数据补充完整?(3)做上面的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你能求吗?怎么求?(出示表格) 还有别的方法吗?(4)如果给你一个长方体,你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正方体表面积你是怎么想的?(5)谁能说一
20、说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方体呢?五、全课小结 当堂达标 :师:下面同学们就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完成作业!看谁能做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指名板演。生发现问题及时上前修改,用红笔。1、做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木板?2. 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为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3、一个长方体的饮料盒(如图),它的长、宽、高分别是6.5厘米、3.8厘米、10.5厘米。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图略)4、某型号洗衣机,高90厘米,底面长60厘米,宽50厘米,要给洗衣机做一
21、个布罩,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布?5.小兰的房间长3.5米,宽3米,高3米除去门窗4.5米 ,房间的墙壁和房间的顶都贴上墙纸,这个房间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墙纸?板书设计: 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 =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 2 + 长高 2 + 宽高2 =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 = 棱长棱长6教学反思:露在外面的面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问题,并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2、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学期 北师大 小学 下册 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