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全套.doc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全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全套.doc(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山中访友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3、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教学过程:一、导语: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之春如诗如画,扣动过多少人的心弦;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又是那么美好可爱、温暖如春,真是个理想的境界。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
2、友又怎样呢?古人有梅妻鹤子之高雅,今人有草木为友之境界。那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童话世界!物随心变、景随情迁,让我们带着好心情走进去吧!去领略一下作者那寄情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初读,读通顺。(勾画、理解有新鲜感的词句)“山中访友”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自由地朗读课文,碰到你觉得新鲜或生僻的词,用笔画下来,借助字典解决,争取读得正确、通顺。(出示生字词,正音,识记)三、再读,读出景。(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画面,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的美景。(生本对话,读文章想画面,体会景美。)明明是古桥、树木、山泉、溪流题目怎么是“山中访友
3、”呢?看来,“友”不是“友”。四、三读,读出情。(凭借语言体会友情,结合生活,体验友情)“友”是不是“友”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你从哪些段落能体会到“友情”?1学习文章开头,体会“满怀的好心情”。2正是这满怀的好心情伴随着“我”,桥不仅仅是桥,在“我”眼里,桥变成了老朋友。谁来读第3段。(相机评价、指导,体会“情深”)3“树”一段:你从“这片”体会到什么?(是“我”常来的这片树林,是我的知己。)4走入山中,又见知己,能没有好心情吗?“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发出由衷的感慨: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在读中训练句式,体会反问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请6位同学读,读出与老朋友打招乎时的“热切”。5
4、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即使是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避雨的岩石。请大家自由朗读6、7自然段,感受“我”与山中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体会“我”满怀的好心情。6此时,大家再看题目,“友”不是“友”吗?友确是友。引读文章结尾,体会友情。7大自然是美的,多情的诗人以他独特的感受赋予大自然深深的情感,正所谓“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山林,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与大自然浓浓的友情。(配乐朗读)五、明明是山水树木、花鸟雨露,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都变得含情脉脉、有情有义呢?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作业:识记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1、山中访友走进树林走进山中走进
5、自然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1、山中访友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3、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教学过程:1在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2背诵喜欢的段落。3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运用想象,摹仿文中的写法写一写。板书设计:我会背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课后反思2、山
6、雨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教学难点: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有没有同学喜欢雨景,请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下雨是的情景。2、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山雨的美丽。二、自由读课文说说山雨的美。1、自由读文。2、你觉得那一句美,读给大家听听。3、简单评评为什么觉得这句美?三、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图文结合,欣赏品文。1、指导看图。2、动笔画一画你想像中的山雨图。3、交流欣赏,说说你画的是文中的哪
7、一部分内容。五、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你喜欢的句子。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抄好句。 板书设计:山雨声音美颜色鲜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课后反思3、草虫的村落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和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3、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心观察大自然,用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自然中的花鸟草虫、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观察过虫子吗?你看过“
8、草虫的村落”吗?2、草虫的村落一文通过奇特想象,描述草虫的村落有趣生活,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为友的情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2、字词检查。3、读写本课的生词。三、梳理层次,整体把握。1、自读课文,思考:“草虫的村落”在哪?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2、交流反馈。3、再读课文思考:(1)作者是怎样发现“草虫的村落”的?(2)“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看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面对“草虫的村落”,作者是怎样的态度、情感?4、交流讨论四、总结回顾。作业布置:朗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板书设计:3、草虫的村落游侠归来和睦相处奇异的游历音乐演奏会爱散步勤劳地工作二次备课或及
9、时反思3、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和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3、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心观察大自然,用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自然中的花鸟草虫、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看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2、你从文章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二、研读、探究1、交流、探究:“草虫的村落”是快乐的天地,在文章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A“我想它一定是
10、游侠之流吧!-终于走出一条路。”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要体会到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欢乐的。B“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感受到它们的快乐、和谐。C“伫足痴望”,“攀谈得好像很投机”体会到小的相处融洽、快乐。D“我看到虫子劳动生活的形态-”体会到它们的和睦相处、团结友爱。2、小结: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和睦,友好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创造着。3、小虫们不但有生命,而且还有灵性。你领悟到作者表达这一独特感受的方法了吗?(1)学生自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2)交流汇报作者用心观察,通过联想、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三、升华情感。1、说说你观察过什么?2、发挥想象,运用作者的写法,把
11、自己的观察写下来。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1草虫的村落游侠归来和睦相处奇异的游历音乐演奏会爱散步勤劳地工作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课后反思4、索溪峪的野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2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3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12、,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查字典,请查出“野”字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二)简单介绍张家界。(三)听课文录音。注意本文的写作顺序。(四)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1)“意念”指什么云。(2)“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3)“荡涤着我的胸怀”中“荡涤”是什么意思?2分析文章的层次。野(山、水、物、人)荡涤着我的胸怀(五)默读课文。分小组议论课文的分段,概括段意。(六)指四名同学,分别朗读野山、野水、野物、野人这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画出课文中每一部分的中心句。小结:作者这样写,既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章脉络清晰。(七)作业。1抄写词语。2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层
13、次。 板书设计: 索溪峪的野意念净化野(山、水、物、人)返朴归真荡涤胸怀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4、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听写字、词。野性磅礴绵亘蜿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亭亭玉立难以言状返朴归
14、真(二)让学生再一次听课文录音。注意作者对野山、野水景色的描写。(三)讨论、交流。1自己读“野山”的描写。画出课文中描写索溪峪的山的样子和形状的词语。画出描写山的惊险的词、句。2读“野水”的美景。(1)“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什么意思?(2)作者是怎样描写山路和索溪峪的关系的?(3)说说你觉得作者这样描写野水的景色有趣吗?为什么?(四)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读课文。小结: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得越美,越生动,感情就抒发得越真挚,越充分。(五)齐读第五部分课文。1“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这是什么意思?2人们总结了一句谚语是怎么说的?3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结:
15、通过作者的联想,又一次表现了作者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六)总结本文中心思想。(七)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索溪峪的野意念净化野(山、水、物、人)返朴归真荡涤胸怀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课后反思口语交际与习作一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难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过程:一、揭题
16、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走进音响世
17、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习作一第二、三课时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
18、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难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
19、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3)习作要求。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
20、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再次修改,誊抄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习作一选材命题,明确要求试写初稿,进行修改二次备课或及时反思课后反思回顾拓展一第一课时 总第 1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教学重点:读背并积累古诗
21、句。教学难点: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新课 标人教版 小学 语文 上册 语文教案 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