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季学期青岛版小学数学一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最新季学期青岛版小学数学一级下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季学期青岛版小学数学一级下册全册教案.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设计人:一年级数学教研组使用人:第一单元 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逛公园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5页,十几减9。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 养思维的灵活性。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这帮小朋友们在谈话,大家能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吗?(出示公园门口谈话的场面)看来大家非常的善于观察,通过他们的谈话,我们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
2、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我们班有几个男生?(2)还剩几个气球?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1、解决“我们班有几个男生?”这道题怎样列式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用减法15-9,那么你怎样计算呢?先想一想,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利用学具摆的,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到展台展示。法1:从总数15中一个一个地减,减去9个,还剩6个,所以15-9=6法2:把15分成10和5,10-9=1,1+5=615 9 = 61 5 10学生一边摆学具一边说,在说的过程,老师帮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法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15 9
3、 = 6105 4 学生一边摆学具,一边说,这时老师可以在学具上从15里面先圈出5个,再从剩下的10个里面圈出4个,最后剩下6个。法4:算减法想加法。想:(6)+9=15,所以15-9=(6) 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师小结:在计算这类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自由选择算法。法2是先把较大的数破成10和几,先从10中减去减数,再加上后面几即为结果。这叫“破十法”,人们一般情况下用破十法和算减法想加法。2、解决“还剩几个气球?”这道题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知道原来有17个气球,卖了9个,意思是从17个里面去掉9个,还剩下多少个?)怎样列
4、出算式?又怎样去计算呢?学生一边口答,教师一边演示: (1)先出示17个,因为从17个中去掉9个,可以先从17个中圈起来7个,再从剩下的10个中去掉2个,因此还剩下8个,计算过程是:17-7=10,10-2=8,所以17-9=8。 (2)先出示9个圈起来,再出示17个,让学生想,9个的圈内再加上多少个就是17个了?这时学生不难想出:再加上8个就是17个,因为9+8=17,所以17-9=8。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先摆出1118等数字卡片,表示几位小朋友分别拥有的图书本数,一同学手拿一张“9”的卡片,任意在某个数下面停一下,表示借9本书,同桌列式口答,如:当“9”的卡片停在卡片“15”下面时,同
5、桌应马上答“15减9得6”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知识?在计算十几减9时,用什么方法?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划船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页,十几减8、7。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 9 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 8、7 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 8、7,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 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带领着小朋友们去逛公园,在公园正中间有一个人工湖,里面有许多的船,岸边有一个售货员,在卖矿泉水,你们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还能提出什
6、么数学问题?教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还剩几只船?(2)还剩几瓶矿泉水?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1、解决“还剩几只船?”这道题怎样列式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用减法15-8,那么你怎样计算呢?先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讲解了15-9,那么大家想想,有什么区别,我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一种方法,叫破十法,谁能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把15分成10和5,10-8=2,2+5=715 8 = 72 5 10 学生一边摆学具一边说,在说的过程,老师帮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用算减法想加法进行验证。想:(7)+8=15,所以15-8=(7) 通过15-9=6我们学过的知识,去求15-8=7,我们用的是破十法
7、,我们再齐读复述一遍,较大的数破成10和几,先从10中减去减数,再加上后面几即为结果。这叫“破十法”,人们一般情况下用破十法,可以用算减法想加法进行验证。2、解决“还剩几瓶矿泉水?”有16瓶矿泉水,我们买了7瓶,意思是从16瓶里面去掉7瓶,还剩下多少瓶?)怎样列出算式?又怎样去计算呢?学生一边口答,教师一边演示: 先出示16个,因为从16个中去掉7个,可以先从16个中圈起来10个,从10个中去掉7个,剩下3个,然后3和分成的6个相加,就是9,计算过程是:把16分成10和6,10-7=3,,3+6=9,所以16-7=9。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打开课本第7页,做自主练习第1题,小组之间进行讨论,
8、进一步巩固破十法。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知识?在计算十几减8时,用什么方法?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12页,十几减6、5、4、3、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2、鼓励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公园中,最好玩的就要数海豚表演了。看,海豚表演完之后,已经饿的不行了,我们小朋友现在就可以拿着自己的小鱼,去喂海豚,其乐无穷。大家看一下现在是小新和小亮在喂海豚。(出示挂图)二、探
9、索交流,解决问题。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小亮还剩几条鱼?小新还剩几条鱼?下面我们重点解决“小亮还剩几条鱼?”这个问题。小亮买了14条鱼,喂了6条,也就是在14条鱼里面去掉6条,生列算式:14-6.你打算怎样计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用破十法:把14分成10和4,10-6=4,4+4=8,所以14-6=8.其它的方法,生可以口述。第二个问题“小新还剩几条鱼?”这个问题的意思就是从小新买的12条鱼里面去掉3条,生列算式:12-3,用破十法,把12分成10和2,10-3=7,7+2=9,所以12-3=9.其它的方法,生可以口述。三、理解运用,巩固
10、算法。课本12页,自主练习第10题,列算式,说出计算方法。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下雨了认识钟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822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大约几时。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受时间的意义。3、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看好吗?“小小马儿跑不停,日日夜夜不休息,嘀哒嘀哒跑不停,提醒人们争时间。( 钟表 )2、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
11、在哪见到过什么样的表?”结合学生回答欣赏各种钟表的图片。“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经常要用到钟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二、初步认识钟面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带的钟表,提问:你从这些钟面上都看到了什么?2、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交流上述问题。(1)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生可能回答:钟面上有两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细较长的是分针),(2)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揭示: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三、认识钟表钟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你瞧,有一天下雨放学后,王老师担心同学们是否安全回家,打电话给同学,问一问他们是什么时间到的家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呈现教
12、材信息图)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青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林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写出来1、认识整时现在我们先来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多媒体出示小力到家的钟表图)(1)学生观察小力回家时的钟面,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先自己认读,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认识整时的方法。(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钟面上长针(分针)指着12,短针(时针)指着5,就是5时。这就是整时。如果分针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4)生动手拨钟,“现在请你自己拨一个你喜欢的整时,同位互相看看”(5
13、)巩固练习: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大屏幕出示钟表时间图)(6)游戏:比比谁最棒!男、女生比赛拨钟表2、几时半的认识那小云又是几时到家的呢?(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自己认读,再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介绍认识几时半的方法(3)组织辩论,突破难点在交流汇报时,学生可能出现5时半和6时半的两种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突破难点。“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时针指在两个数5和6的中间,超过6了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4)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认识几时半的方法:钟面上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较小的那个数表示的就是几时半。(5)生动手拨钟,“现在请你自己拨一
14、个你喜欢的半时,同位互相看看”(6)游戏:拨钟比赛根据要求,动手在钟面上拨出正确的半时3、快几时、几时刚过的认识(1)教师出示整时:7时钟表图(学生说出时间)再出示快7时钟表图和7时刚过钟表图,“这也是7时吗?”(生回答不是)(2)观察快7时钟表图,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生:不到7时)(3)学生观察7时刚过钟表图,使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生观察发现规律)(4)学生小结:当分针接近12时,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快几时;当分针刚刚超过12时,时针指在几上,就时几是刚过。(5)那小青和小林是什么时候回家的?(快6时和6时刚过)(6)游戏:比比谁最聪明!教师拨表,学生说出时间
15、。4、比较一下,这四位同学谁最先到家?(1)学生把书上的时间填写完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2)请一个小组内的四个同学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四个钟表面贴在黑板上。四、巩固练习1、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讲数学故事,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有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观察自主练习第6题的图,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使学生明白一天有两个8时。五、总结收获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2、钟表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大,它是掌握时间必不可少的工具,你能谈谈自
16、己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吗?(学生谈)3、回家以后,同学们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时间表。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农家院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327页。(数数)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 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2、经历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
17、100颗星星)。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 为什么?提示有100颗星星。 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2、显示信息窗中的教学挂图。 师:估计一下,大约多少个辣椒?为什么? 3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方法。 师:想要知道准确的辣椒和玉米的数量,我们就来一起数数,先用自己桌上的学 具(小木棒)来摆一摆,数一数。 数一数有多少根? 学生汇报。 在计数器上请同学拨出输出的数量。每数一根,就拨出一个。 师: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
18、0以上),与请小朋友数一 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 看出是100。 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出100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 10根扎一捆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看得 清楚。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 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小结:10个十是100
19、。这句话还能怎样说? 学生自主回答: 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三、当堂达标:自主练习第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那么今天我们学的百位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出来的呢?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摘石榴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831页的。(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2、 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教学过程:一、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20、师提问,指名学生回答,练习“数的组成”:1、3 个十和2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2、5 个十和8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3、46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4、28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今天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大家想不想去呢?好,我们要比一比看谁摘得石榴多!(出示情课本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小玉、小玲、小强三个好伙伴已经摘了很多的石榴了,谁来说一说,根据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1:这几个小朋友谁摘的石榴多?生2:小玉和小玲一共摘了多少个石榴?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
21、就当一次小裁判解决“这几个小朋友谁摘的石榴多?”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生: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师: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 小玉摘了42个,小玲摘了27个,小组内交流一下,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 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 在27 的后面,所以4227。 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 比20 大,所以4227。小玉比小玲摘的多。师: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较一下吧! 小玉摘了42 个,小强摘了48个。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学期 青岛 小学 数学 一级 下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