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doc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差异分析 -毕业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摘 要:为适应新课标对数学学习评价的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现状,通过问题、设想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直至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法的运用,并结合个案研究,积极探索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类型、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及其评价策略。通过研究,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工具体系,其中包括激励性评价、延迟评价、自评或互评和分层评价等四种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类型;课堂观察、课堂即兴评价、作业评价、
2、单元学习评价等十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分层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分层评价学生的作业、分层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等三种过程性评价的分层评价策略。通过研究改变了教师的评价观念,改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改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观,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应用一、问题的提出(一)背景及意义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有以下一些特点1:在评价的内容方面,更多地关注学业成绩测量与评价,只停留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记忆和简单应用上,忽视了数学以外的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使数学课程目标在评价时过于窄化;在评价标准方面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因而难以关
3、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更不能为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提供有意义的参照;在评价方法方面,以纸笔测验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忽视其他评价方法的运用;在评价的主体方面,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往往是外在的、强制的,强调外部的目标导向,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发展需要;同时,评价外在与教学过程,存在“为评价而教、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只钟情于学生学习结果的阶段性审计,使评价成为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活动,主要表现在评价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分离,评价与学生己有“经验”的分离,评价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分离,评价与特定的教育情境或学生文化背景的分离等。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提出如下具体要求2:应建立评
4、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学习的效果,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改革,建立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能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和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模式。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过程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
5、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老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 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在小组活动中和合作精神,学习中对所表现出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这些都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因此,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收获。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评价要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要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
6、和正确认识自己。同时,评价又可以正确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利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鉴于以上的考虑,我们从小学数学学科出发对过程性评价的类型、方式及其应用策略进行探索,试图通过对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进一步丰富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评价体系,为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提供范例,也为其他学科过程性评价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同时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评价学生、学生自评或互评提供评价工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教育家批评以往的评价只是注重学习的量的方面而忽视了学习的质的方面,要求从质的方面来评价
7、学生的学习。到了80年代以后,人们更进一步认为学习的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的效果上,也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投入学习时的动机和他所采取的策略及获得的效果是三位一体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学习的效果,还应关注学习的情态动机和方式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和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式,都是一种动态的表现,采用终结性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方式都很难加以测量和评价,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了解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资料并加以评价。与此同时,人们还认识到,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还对学习的过程有明显的回流作用,导向学习过程的不断修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3。对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广泛研
8、究还是在实施新课程之初,一些专家学者不仅在过程性评价的内涵、理念和功能等进行了探讨。周卫勇4认为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其中很重要的就是重视过程性评价,通过关注“过程”来促进“结果”的提高,评价的重心在“过程”。闰寒冰5指出,学生评价的对象既要重视对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评价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的不可分的一部分”。学者们还对具体学科的过程性评价作了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上的探索。数学过程性评价成为专家学者探讨的焦点之一。郑毓信6指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是以“活动化”、“个性化”和“生活化”为取
9、向的,其核心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基本思路是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为大众的思想,体现学生发展的思想,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上以过程性取向和主体性取向为主的。过程性取向的评价观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实施及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视野,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主体性取向的评价观强调评价是多主体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但这种价值是多元的,评价主体之间具有平等性,评价主体是“自由”与“责任”的统一,评价者
10、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所以价值多元,尊重差异应成为主体取向评价的基本特征。钟启泉等7认为新数学课程在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中要做到;以质性评价统整、取代量化评价;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张炳意8研究指出,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是以小学生数学学习为对象,结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目标,关注个体差异,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标
11、准,采用多样化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在知识与手支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研究者提出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中应遵循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妥帖性原则。并提出了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步骤:明确评价意图、确定评价目的,确定评价内容、设计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呈现评价结果、制订改进计划。综上所述,学者们探讨的多为新课程评价改革或数学评价改革方面的理论问题,为我们开展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指明了方向,但仅限于理念上的指导,缺乏具体的评价操作;有的研究者也对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具体实施开展研究,但没
12、有深入探讨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类型、方式及其应用策略。为此,本课题试图从过程性评价的类型、方式及应用策略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作出初步的研究。(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的过程,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假设做出自己检验和调整的过程9。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经验”、“活动”、“思考”、和“再创造”是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是数学
13、学习活动的主体,思考是它的本质10。建构主义评价观认为,认识个体是在主动地解释客观世界,认识个体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和支持建构性学习,这种评价一般采用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场合驱动评价,即通过学习过程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交流经验,形成合作、互动的人际关系11。建构主义关于评价的深刻的精神本质,从整体上和一定的认识论角度作了科学分析,对于在新课程实施中开展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很具现实意义。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人类至少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
14、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我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超越了传统的语言数理能力的智能一元化观念,为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学生提供了依据。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智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事实上,多数人都只能在一两种智能上有出色的表现。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八种智能类型,而且拓宽了我们对于智能、评价的视野:首先,要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由于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同时都是出色的,因此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其次,要以宽容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的类型
15、可能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方向,但绝不能预设学生发展的整体水平;某种智力的缺乏肯定预示着某方面的失败,但这绝不意味着学生全方位的失败。这要求我们在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时,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的差异,创设有助于学生智能发展的评价体系。再次,评价应该在类似的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中进行。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情境化评价来替代标准化考试,认为“除非把评价置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联系中,否则,我们怀疑它能否恰当代表人类的智能表现”12。最后,学习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全人发展”为己任。评价是多维度的,应重视非正式评价的作用和注重学生作为自我评价者的主体作用。同时,评价对象应多元化,不仅仅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
16、现出来的逻辑数学智能,还要评价他们通过数学学习在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二、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步骤(一)研究的内容1、研究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侧重于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以及体现学生成长的纵向评价。(2)导向性原则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充分重视评价学生的语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前提下,要强调通过非测试型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3)多样性原则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可以采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
17、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终身的现象应被有效地杜绝。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4)可行性原则实施过程性评价势必要打破原有的评价格局。因此,在操作中要考虑简便易行,不过多加重师生的负担。现在的任务是改变以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现象,要实施给学生自主权,让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并未给师生加重负担,而是转变观念,改变做法。2、研究的具体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现状。对新课程实施之前
18、及实施之初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2)过程性评价的类型。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评价的类型应是在原有评价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3)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策略。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考评的工具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教师的教学以及为家长们提供孩子在校学习数学的情况等。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并想在课堂观察、成长记录袋、二次评价等三方面进行实践和研究。(4)过程性评价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过程性评价与学生的发展进程。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纵向评价上,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
19、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过程性评价与学生“双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学生“双基”的评价,我们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该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重点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过程性评价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注重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养成反思自己
20、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分别选择江山市城区和农村各一所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为检验研究效果,在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各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2、研究方法(1)文献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从而了解中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过程性评价的概念以及他人在过程性评价方面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对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现状、师生和家长对过程性评价的态度、过程性评价使用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3)课堂行动研究:针对我市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现状,制定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策略,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尝试,根据师生和家长的
21、反馈情况以及评价改革的效果,对评价方式和评价策略进行修正,再尝试,如此不断修正和尝试,直至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4)个案研究法:分别在初中和小学确定几个学生为个案,对这些学生经常进行观察、调查、个别谈话,以考察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策略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三)研究步骤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3年3月2003年4月)(1)组织课题组成员畅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评价不科学、不全面)及评价心得。(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我市中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现状及师生对此的态度开展了调查。(3)确定了研究的主题(过程性评价),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了相关的教育评价方面的知识,收集了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文
22、献资料,并加以归类整理。(3)确定研究对象,拟定了研究计划(确定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方案)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3年5月2005年7月)(1)继续查阅和研究国内外有关过程性评价的文献(2)开题论证。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对研究方案进行调整充实;进一步明确课题组成员各自的工作。(3)前测。在方案实施前对教师的评价观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并进行初步分析。(4)实施过程性评价措施。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收集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收集师、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理念 小学 数学 过程 评价 应用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1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