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ppt.ppt
《人力资源管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ppt.ppt(3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人力资源管理,翁莉萍,2,参考书目,赵曙明 罗伯特马希斯 约翰杰克逊 人力资源管理 约翰M伊万切维奇 赵曙明 人力资源管理杰佛里梅洛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加里德勒斯 人力资源管理,3,詹姆斯w沃克 人力力资源战略雷蒙德A诺依 约翰霍伦拜克 拜雷格哈特 帕特雷克莱特 人力资源管理 赢得竞争优势 赵依川 韩晓林 于春燕 人力资源管理 戚艳萍 程水香 金燕华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4,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5,一、什么是人力资源?,1.人力资源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的
2、劳动能力。人力资源的内涵: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人力资源的载体:指那些有正常智力、能够从事生产活动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者。,6,2.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和天才资源,人力资源:是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 造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天才资源: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特殊才华,他们在自己的这一领域具有十分独特 的创造发明能力,能在这一领域起领先作用,并具有攀登顶峰的能力。,7,什么是人力资本?体现
3、在人身上的、以人的数量尤其是质量表现出来的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起生产性的作用,使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必须通过投资才能形成。它的所有权不能继承或转让。收益递增性 不可视性 依附性,8,3资本和人力资本“资本”一是指掌握在资本家手里的生产资料和用来雇佣工人的货币;二是指经营工商业的本钱;三是指牟取利益的凭借。马克思则认为,资本是指那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人力资本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9,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是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度(1)健康卫生指标(如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每万
4、人口拥有的医务人员数量、人均日摄入热量等)(2)教育状况(如劳动者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中大学生拥有量、大中小学入学比例等等)(3)劳动者的技术等级状况(如劳动者技术职称等级的现实比例、每万人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的比等)(4)劳动态度指标(如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工作的努力程度、工作的负责程度、与他人的合作性等),10,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因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发现;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11,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对企业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意
5、义重大: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并保持成本优势的控制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和保持产品差别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12,二、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人力资源既是生产的承担者,又是生产发展目的的实现者,因为一切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力资源的主动性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13,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和主要任务,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即全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利用的管理。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工作分析
6、、组织设置、定员管理、绩效管理等制度和措施实现的。,14,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提高效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人类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培训、选拔录用、考核激励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活动过程。,15,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人力资源规划和选拔、培训和发展、激励、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安全与福利等方面。,16,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开发,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劳动法律,招聘选拔,组织文化领导艺术,工作分析,绩效评估,17,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扩展组织的人力资本 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
7、化,18,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人性假设 1、“经济人”假说: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19,2、“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的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霍桑实验),20,3、“自我实现人”假说: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人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人的潜能的发挥提供条件,创造环境。,21,传统的人事管理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1、管理观
8、念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视人力为成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视人力为资源,员工在工作中达到自我实现,获得成就感,单位从员工的潜能的发挥中取得最大效益,达到单位与个人的“双赢”。2、管理重心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注重对例行公事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在管理中注重人的能力的发挥。,22,3、管理方法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孤立的静态管理,只要人员一分配好工作,就万事大吉,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在管理中,为员工提供培训、开发等服务,使员工的人力资源不断升值。,23,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24,外部因素,劳动力供求状况法律法规社会责任股东竞争(市场
9、与人才)顾客技术经济形势,25,内部因素,企业使命政策企业文化管理风格员工的个体差异劳资协议,26,(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模式,(1)美国模式(2)日本模式(3)中外合资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7,(1)美国模式,基本特点:注重市场调节、制度化管理、劳资之间是对抗性的基本特点: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分配起很大的调节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程度高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绩效考核,28,(2)日本模式,在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时期形成基本特点:重视职工素质和对职工的培训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终身就业、弹性工资和合作性劳资关系,29,日本企业人事制度的“三大支柱”,以企业为单位的工会制度(非
10、跨企业、跨行业)年功序列工资制终身就业制,30,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比较,31,最初的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招聘、工资支付、档案管理等,50年代的人事管理工作增加了工资管理、基础培训、劳动关系咨询等,70年代的人事管理工作出现了专门的人事管理专家;政府开始重视人事立法,形成人事管理“政府职责”阶段,80年代以后不仅承担行政事务工作,更关注组织的战略性工作,强调以人为本,管理方法科学化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32,21世纪HR管理面临的三大挑战,全球化组织的变化知识工人短缺,33,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特点,1.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主权时代2.员工是客户,向员工持续提供客户化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3.管
11、理重心转向知识型员工的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5.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以劳动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4,6.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工作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上移.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球化和信息化 人才流动的速度、风险与流向的新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构建智力资本优势,35,案例,美国联合国际电脑公司创立于1976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计算机软件供应商,1994年财务年度营业收入为21亿美元。联合国际通过收购别的企业发展壮大自己,其方式是:拆除原公司臃肿的上层机构,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整编,要求排出三五个甚至100个拔尖人物,其余人员全部解
12、雇。结果,最有成就的通常是在原公司郁郁不得志的人,他们进入组合国际便如鱼得水。,36,联合国际有什么绝招?,联合国际把员工分成不同的等级:他是该组的尖子,他名列第二,他是老三,如此类推。这样做的关键是发现最有价值的“业务明星。”联合国际没有工资薪级表,而是根据员工的价值发工资。一个初入道的程序师1年之内工资可翻一番,一个20多岁的工程师也可能得到20万美元的年薪。公司首席行政总监王嘉廉说:“组合国际要创造一种气氛,使人能发挥创造力并获得很好的报酬,使人乐于在这里工作。”,37,思考题:,1为什么“最有成就的通常是在原公司郁郁不得志的人”?2你认为联合国际把员工分级的激励效果如何?3你如何评价“
13、根据员工的价值发工资”的作法?4试分析王嘉廉的管理哲学。5联合国际的管理方式是否适用于我国企业?为什么?,38,第二章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39,什么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就是根据企业的未来发展和环境变化,对实现企业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和规划,对可能的人力资源进出途径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简单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组织中的“人事流”从战略上加以规划和管理,确定出企业在什么时候需要人,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样技能的人,40,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因:1.人力资源不能随时购买,需要一个培养过程,需从长计议
14、2.外部环境变化,使得企业实现战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提出调整;3.企业战略本身的调整,要求人力资源调整;4.企业员工队伍本身的变动,如退休、离职,造成岗位空缺和人力资源缺乏,而人力资源从补充到适应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先规划、安排5.现有人力资源分布可能不合理,需要有计划地调整,41,(一)人力资源战略基本问题基于企业战略的需要,企业需要多少人力?要重点获得并储备哪些人才资源?如何平衡各种人才资源的比例关系以确保经营有序正常地进行?基于企业战略的实现需要,员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核心专长与技能?企业将如何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能力?采取什么政策处理好员工关系?激活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提高现有
15、员工的士气?,4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与战略竞争的关系 到哪里去竞争 如何进行竞争 依靠什么进行竞争,以资源为基础,组织文化,组织行业生命周期,43,人力资源规划流程,经营战略,组织环境,人力资源现状,外在环境,经济、法律、人口、交通、文化、教育、市场竞争、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择业期望与倾向,目标任务、产品组合、市场组合、经营区域、生产技术、竞争重点、财务及利润目标,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管理风格、组织氛围、薪酬方案、企业文化等,素质结构、损耗和流动、人力成本、聘用、升迁、退休等人力政策、员工价值观、员工需求、员工潜力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各类各级),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内部外部),
16、人力资源总规划,各项业务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实施、评估和反馈,调查分析,供需预测,制定规划,实施评估,44,(二)人力资源供求预测,收集信息(外部、内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短期/长期,总量/各个岗位)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内部/外部)所需要的项目的计划与实施反馈,45,外部环境信息经营环境的信息直接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信息,现有的人力资源信息员工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工作业绩记录工作能力态度记录等等,内部环境信息组织环境的信息管理环境的信息,需要收集的信息,46,外部供给的分析,外部供给主要是对影响供给的因素进行判断,从而对外部供给的有效性和变化趋势作出预测。影响外部供给的因素
17、主要有: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外部劳动力市场紧张,外部供给的数量就会减少;相反外部劳动力市场宽松,供给的数量就会增多。人们的就业意识。如果企业所在的行业是人们择业时的首选行业,那么人力资源的外部供给量自然就会多,反之就比较少。企业的吸引力。如果企业对人们有吸引力的话,人们就愿意到这里来工作,这样企业的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量就会比较多,反之如果企业不具有吸引力的话,供给量就会比较少。此外还有: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社会择业心理偏好、竞争情况、经济形势等相关,47,影响供给的外部具体因素,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本地区的人口密度及就业状况目前市场上最抢手的专业人才目前和将来参与这些专业人才争夺的公司各类院
18、校毕业的学生人数及专业情况作为生活地点该地区吸引人才的地方是什么作为工作单位本公司或企业的吸引力是什么本地区的人口政策,48,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判断式预测法 德尔斐法 趋势预测法 比率分析法,49,内部供给的分析,人力资源的内部供给来自于企业内部,是指预测期内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所以内部供给分析主要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存量以及未来的变动情况作出判断。内部供给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现有人力资源的分析,主要是对员工的年龄结构、性别以及员工身体状况进行分析。人员流动的分析。人员流动主要包括由企业流出和人员在企业内部的流动两种。人员质量的分析。质量的变动主要表现为生产率的变化,生产效率提高,内部的
19、人力资源供给相应就会增加;反之生产效率降低,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则会减少。,50,外部供给:由劳动力市场行情决定内部供给:技能清单法(了解现有人力资源情况)对每一个雇员的技能、能力、潜力、资格、教育水平、智力和培训进行登记的一种方更替图(跟踪内部候选人,为重要职位储备人才)计算机化信息系统,51,技能清单法,包括7个方面的信息:个人资料:性别、年龄、地区等技能:经历、教育和培训特殊资格:协会、学会、获奖、成就、资格工资和工作经历:工资的提升过程,过去职业个人在企业内的情况:地位、收入个人能力:相关测试成绩、健康资料其他特殊爱好:对工作、生活、环境,52,更替图,绘画出企业组织系统结构图,给出各个
20、岗位人员的接替计划接替计划包括:梯队成员姓名、年龄接替的可能时间每个人目前状态,比如是否满意人选、存在哪些不足等。,53,54,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就业计划,企业高层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高层人员始终处于短缺状态解决的主要方法有:管理者清单法接替计划,首先从内部考虑。列入培养计划 岗位轮换 学习培训 兼任副职 开拓新的事业 外部引进,55,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传统上 处理文件、招募、培训、考核、报酬、福利等制度80年代 帮助企业来执行战略现在 人方面的专家四个基本能力经营能力 专业和技术能力变革、管理能力 综合能力,56,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现有人力资源核查,人力需求预测,人力供
21、给预测,人员净需求量,目标及匹配政策,执行计划,影响需求因素 市场需求 技术与组织结构 预期活动变化 工作时间 教育和培训 劳动力稳定性,晋升 补充 培训开发 配备 职业发展,劳动力过剩,辞退 不再续签合同 劳务输出 提前退休 缩减工作时间,劳动力短缺,加班 补充 培训 晋升 工作再设计 借调,执行反馈,影响供给因素 现有人力资源 预期职位空缺 劳动市场 社会政策,为什么有人工作量很大,做也做不完?为什么有人没活干,整天喝茶看报纸、上网、聊天、打游戏?为什么会有人工作相互重叠,有功劳大家争,有责任没人担?为什么会有工作没人去做,贻误战机?为什么招聘的员工,会常常不符合要求?,讨 论,为什么要谈
22、工作分析?,中国企业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作的权责不等、工作职责相互重叠所造成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所录用的员工有的无法胜任工作的要求,有的则认为怀才不遇;绩效评价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主观性、随意性太强,因此只能流于形式,而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员工抱怨自己没有获得公平的报酬从而导致工作情绪不高,缺乏热情;每个人都很忙,而组织的整体运作效率却很低,大家都在干别人的活。,60,第三章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一、工作分析的概念二、工作分析的作用二、工作分析的程序三、工作分析的方法一、岗位评价的概念二、岗位评价的作用二、岗位评价的程序三、岗位评价的方法,工作分析的定义,工作分析就是确定某一项工作的目
23、的、任务、性质、完成任务的人所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的范围,以及什么人(包括技能和经验)适合从事于这一工作的过程。,通过工作分析,可以确定:某一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么;哪些类型的人适合被雇佣来从事这一工作。,工作分析的作用,工作分析可以提供一项工作的任职者资格信息(工作规范),从而为人员招募、甄选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人员甄选技术的效度和信度。工作分析可以提供关于做好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信息,从而为分析从事新工作的雇员的培训需求提供前提,这有利于提高整个培训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工作分析为工作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绩效标准,从而使绩效评价有据可依,减少绩效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且,为从事该工作的员
24、工设立了一个标杆,使其能有目标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绩效。工作分析是进行工作评价的前提,有效的工作评价又是建立职位职能工资制的基础,从而有利于优化企业内部的工资结构,提高报酬的内部公平性。,工作分析可以明确每一个职位的职责,明确界定每个人的职责和权力,在确保每项职责落实到人头的同时,划清职位间的边界,从而减少员工之间的相互冲突、推诿、扯皮所造成的内耗,提高整个组织运作的效率。工作分析可以摸清工作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员工配置、晋升、调动等的合理性。工作分析对于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特别是人员需求的质量),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作分析的作用,66,工作分析的基本术语,
25、任务:是一项独立的、可识别达到工作,由一些 事项组成。职责:由一个独立完成的若干项任务所构成的一 个工作单元。责任:指执行某些特定任务和职责的义务。职位:即岗位,是一个人完成的任务和职责的集 合。,67,6W1H工作分析公式,WHO谁来完成这项职务 确定工作的责任者WHAT 该项职务具体做什么事情 确定工作的内容WHEN 职务时间的安排 确定工作的时间WHERE职务地点在哪里 确定工作的岗位WHY为什么工作 说明为什么老板娘做工作For WHO为谁职务 确定为谁做工作HOW如何工作的 分析工作的方法和程序,工作分析信息的内容,本岗位名称、工作地点担任本岗位职工个人资料(职称、职务、年龄、工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管理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50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