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ppt
《讲一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一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长 铝 总 医 院李克俊,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常见知识,2,2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环境监测,1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3生产劳动场所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4职业健康监护要点与档案管理,主 要 内 容,3,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能够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生产性有害因素,是指能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并导致疾病的生产因素。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过程中的和与作业场所有关的有害因素三种。,4,上述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并显现病状,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如
2、有害因素的强度(数量)、人体接触有害因素的时间和程度,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等等。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并造成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时所导致的疾病即为职业病。,5,6,7,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4.中铝郑州企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行业工种,(1)粉尘的相关行业、工种有矿山开采、矿石粉碎、水泥生产、耐火保温、热力锅炉、煤灰皮带、氧化铝冶炼、沥青、焦油、冶炼筑炉、工程土建、设备大修、铸造、翻砂、各种打磨、电焊、锻造等。(2)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有油漆涂料的使用相关工种以及沥青烟、焊锰、硫化氢等。(3)铅的相关部门、工种有铁路运输挂瓦、探伤防护用的器材等。(4)汞的相关部门、工种有热工仪表、分析
3、化验、监测仪表、医用仪表等。(5)噪声、震动的相关部门、工种有空压机、机械制造的锻造、铆焊、汽轮机发电、各种碾磨、粉碎、采剥、破碎、爆破、风钻、潜风钻等。(6)放射线,相关部门、工种有X光透视、排片、工业探伤、放射性料位计、密度仪等。(7)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岗位的、高温、高湿、强碱、强酸接触工种等。,8,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二、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劳动者的健康,劳动能力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统称为职业性损害。一般可归纳为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工伤三大类。,9,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二、职业性损害,1.职业病广义上的职业病泛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由于
4、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疾病。我们今天说的职业病是狭义的职业病,即法定职业病。它是指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具有八大特点,10,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二、职业性损害,职业病的诊断依据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职业接触史。临床检查资料。现场调查资料。职业病的治疗一般分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三方面。我国从1989年1月起实施由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报告办法。职业病的报告工作是国家统计工作的一部分。,11,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二、职业性损害,2.工作有关疾病由于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的发病率增高
5、、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职业因素只是该病发病的许多因素之一,对工作环境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本类疾病不能享受劳保待遇。常见工作有关疾病有:心理精神障碍,如引起紧张性头痛、神经衰弱综合征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溃疡病。骨骼及软组织损伤。慢性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疾病等。,12,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二、职业性损害,3.工伤系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13,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三、职业禁忌,1、是指在上岗前通过职业卫生健康检查,发现劳动者因从事某种职业、会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伤害或不适。上岗前健康检查必须根据劳动者将要从事
6、的职业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体检的要求来进行,不同职业所接触的有害因素不同,检查的重点也不同,各项职业健康体检的项目也不同,如对将要从事接触苯作业的就业者,常规血象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必须按苯作业工人体检要求认真检查并详细记录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等;,包括两方面,14,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三、职业禁忌,2、是指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如对将要从事驾驶员工作的就业者,除常规的职业健康检查外,还要重点检查就业者是否色盲、心脏病或者高血压和精神过度紧张等特殊项目。否则,存在色盲的驾驶员会因为无法分辨交通
7、或者指挥信号而违章操作,构成对他人生命健康和个人生命健康的威胁。因接触某种职业病危害,而增加或罹患职业病或者导致自身原有疾病病情的加重。如存在有哮喘疾病因子的就业者,可能会因为接触某种生物因素或者化学因素而诱发哮喘病的发作或加重其原有的病症。肺部功能不正常的就业者可能因接触粉尘而患尘肺病或加重原有的病情。,15,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四、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一)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即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1.技术措施以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使用远距离操作或自动化、半自动化操作,防止有害物质跑、冒、滴、漏;加强通风、除尘、排毒措施。2.组织措施合理组织、安排
8、劳动过程,建立、健全劳动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卫生法规。3.卫生保健措施做好就业前体格检查,发现易感者和就业禁忌证;做好卫生宣传、健康教育;注意平衡膳食和保健食品供给、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16,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四、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二)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损的发展。1.对职业接触人群,开展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2.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防制对策。,17,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四、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三)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预防。使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防止疾病恶化
9、及复发,防止劳动能力丧失。对慢性职业病患者,通过医学监护、预防并发症和伤残。通过功能性和心理康复治疗,做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18,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五、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粉尘类(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化学物质类(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物理因素(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生物因素(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7)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9,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
10、病,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化学性因素(1)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常见的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铅、汞等金属类毒物,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2)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如矽尘、滑石尘、电焊烟尘、石棉尘、聚氯乙烯粉尘、玻璃纤维尘,腈纶纤维尘等。,20,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2.物理性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高温,如热油泵房、催化剂生产的焙烧岗位、加氢催化剂反应器内操作、夏天进人油罐车或油
11、槽车内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库。(2)噪声如来自机械力(固体或液体表面的振动),气体湍流,电动力及磁动力等。如催化“三机”室、加热炉、高压蒸汽放空、泵、球磨机、粉碎机、机械传送带、电气设备等。,21,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2.物理性因素(3)振动如循环压缩机转动;使用风动工具,如锻锤、风锤;电锯、捣固机;研磨作业的砂轮机、铣床、镟床;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火车等。(4)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如料位计的Y射线等。(5)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热处理时的高频电磁场,电焊、氩弧焊、等离子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加热金属、玻璃时产生的红外线等。,22
12、,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3.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所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某些疾病。如引起皮革工人、畜产品加工工人等职业性炭疽的炭疽杆菌,引起森林工作者的职业性森林脑炎的是由蟀传布的一种森林脑炎病毒等。,23,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4.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特别多见于检修期间,有的一天工作10-12h,连续10d、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组织不当则不利于员工的健康。(2)劳动精神过度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或生产不正常时。如重油加氢,高压,硫化氢浓度大,易发生燃烧、爆炸和中毒
13、,新工人紧张,老工人在试运行期间也十分紧张。,24,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4.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3)劳动强度过大或安排不当如超负荷的加班加点,还有检修时的工业探伤工作量往往过大。(4)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疲劳如光线不足使视力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25,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5.卫生条件和技术措施不良的有关因素(1)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有毒与无毒岗位设在同一工作间;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考虑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通风、换气或照明等。(2)防护措施缺乏、不完善或效果不好如一些包装厂房或操作岗位,往往缺
14、乏防尘、防毒、防噪声等措施,特别是聚丙烯粉料、硅酸铝催化剂等包装时粉尘飞扬。,26,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5.卫生条件和技术措施不良的有关因素(3)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铆工与焊工在同一厂房作业,铆工有耳塞防噪声,但焊工却没有;焊工有防紫外线的面罩,保护眼睛,铆工却没有。(4)自然环境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长时间头部受照而发生中暑。(5)环境污染因素如氯碱厂泄漏氯气,处于下风侧的无毒生产岗位的工人,吸人了氯气;化肥厂的氨气泄漏,同样,也可使处于下风侧的其他工种工人受害。,27,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环境监测,28,1.概念环境监测(空气监测)是指系统的有
15、计划的对职业人群所处的不同环境空气进行系列测定,以了解在不同生产环境、不同时间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变化情况,从而估计人的接触剂量,调查职业中毒原因,评价控制措施的效率和效果及制定卫生标准。,29,2.目的掌握生产环境中危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极其组织中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情况。(2)估计人的接触水平,为研究接触水平与健康状况关系提供基本依据。(3)了解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评价劳动生产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4)对预防措施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控制危害因素及制定、修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5)提供历史记录,检测率、合格率等,为职业病的诊断提供依据。,30,3.环境监测的类型(1)空气粉
16、尘的监测(2)空气中化学毒物的监测(3)物理因素的监测,31,3.环境监测的类型(1)空气粉尘的监测(2)空气中化学毒物的监测(3)物理因素的监测,32,4、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参考制度(1)、单位各级领导和岗位员工要掌握了解管理范围内及本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强度)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等情况。(2)、单位应当请有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并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检测、评价和监测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33,4、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参考制度(3)、检测、评价和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或者超标时,立即采取措
17、施,上报主管领导,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4)、对严重超标且危害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经营场所,必须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5)、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后,方可重新作业。(6)、检测、评价和监测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并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及向本单位员工公布。,34,生产劳动场所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一、高温作业定义与危害 1、高温作业定义:高温作业是指作业人员处在具有生产性热源的作业场所,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该作业点的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度或2度以上
18、的作业。,35,生产劳动场所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一、高温作业定义与危害 2、高温的危害高温作业人员受环境热负荷的影响,作业能力随温度的上升而明显下降。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环境温度达到28时,人的反映速度、运算能力等功能都显著下降;35时仅为一般情况下的70%,而极重体力劳动作业能力,在30时只有正常情况下的50%-70%。作业人员长期处在高温环境下除了会引起职业中暑外,还将导致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泌尿、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的改变。其影响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血压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36,生产劳动场所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二、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特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性 有害 因素 职业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7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