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D综合防治药物治疗ABC.ppt
《CVD综合防治药物治疗ABC.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VD综合防治药物治疗ABC.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ABCs,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包括心血管疾病,卒中,糖尿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NCD将可能导致全球近3/4的成年人死亡,已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NCD负担中,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和脑卒中)比重大于50%。,3,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必要性 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新概念ABCs 构筑心血管疾病的新防线-抗血小板,降压降糖降脂,目 录,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必要性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新概念ABCs拜耳品牌,构筑心血管疾病的新防线,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1/1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是基层居民首要疾病死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我国心脑
2、血管疾病高发,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2,33:213220,患病人数(亿),心脑血管死亡我国死亡原因的第一杀手,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2010年因心脑血管死亡的人数约300万,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1%,居各种死因的首位,平均每10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死亡,9,心脑血管疾病定义,心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因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特点等多方面具有共同特征而常被统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多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冠状动脉时则形成冠心病,而发生在脑动脉则发展为脑卒中。,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根源,至少合
3、并一项心脑血管危险因素,4/5!,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3:22-5,无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在中国,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4人可能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酗酒,精神紧张,缺乏运动、肥胖,高盐高脂饮食,心脑血管疾病常见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是降低心血管死亡率的关键,N Engl J Med 2007;356:2388-98,一级预防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早期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使心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二级预防是指针对发生过一 次或多次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寻找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
4、二级预防定义,单纯降糖,获益有限,3867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4,平均随访时间:10年以上,常规组,强化组,UKPDS研究:HbA1c7%之后,两组患者患心肌梗死的比例无显著差异,Lancet.1998;352(9131):837-53,单纯降压治疗后仍有心血管病危险,SHEP:氯噻酮+/-阿替洛尔MRC-O:双氢氯噻嗪+阿替洛尔Syst-Eur:尼群地平+依那普利+双氢氯噻嗪PROGRESS:培哚普利+利尿剂,心血管事件危险(%),危险降低%,未预防的事件%,单纯降脂治疗后仍有心血管病危险,心血管事件危险(%),Eur Heart J.2005;7:F27-F33,危险降低%,
5、未预防的事件%,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应关注对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目 录,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必要性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新概念ABCs拜耳品牌,构筑心血管疾病的新防线,血流动力学变化,平滑肌细胞增殖,平滑肌细胞增殖,斑块,内皮受损,危险因素引发并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全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根本病因,综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22
6、:31023107,综合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益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45%,=,“我们应该把患者教育的重点,从血压、血脂、血糖本身,转移到血压、血脂、血糖所造成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上。”J.Emberson et aland Jackson et al,Eur Heart J.2004;25:484-491 Lancet.2005;365:434-441,1+1 2!,血压降低10%,传统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模式,新的目标和治疗,减少整体心血管风险,J Hum Hypertens.2008;22(2):154-7,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单一因素的控制,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
7、,转换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刻不容缓,多危险因素干预策略 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危险,BMJ.2006;332:659-662,10年死亡减少/10万人,全人群策略,高危多因素干预(10年心脑血管疾病危险 15%),高危单因素干预(TC 6.2 mmol/L),42,125,290,0,50,100,150,200,250,300,综合防治构筑全面防线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新策略,N Engl J Med.2003;348:383-93,n=160,血压、血脂异常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降压、降糖、降脂及抗血小板等综合强化治疗组,主要重点包括心血管源性死亡、非致死性MI、CABG、PCI、非致
8、死性卒中、截肢及外周动脉血管手术,53%,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ABCs 构筑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防线,+,改变生活方式(s),目 录,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必要性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疗的新概念ABCs拜耳品牌,构筑心血管疾病的新防线,坚实的循证证据:二级预防,1953年,1977年,1983年,1988年,首次发表文章提出:阿司匹林降低心肌梗死发病率。,首次证实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脑卒中,阿司匹林可以降低50%的不稳定心绞痛发作,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显著降低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自此阿司匹林跨越了新的起跑线,1985年,阿司匹林可以降低51%的不稳定心绞痛发作,Mississippi Vall
9、ey Medical Journal,STROKE,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密西西比医学杂志,卒中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阿司匹林使严重血管事件风险下降约1/4,阿司匹林使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下降约1/3,阿司匹林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研究:2009ATC荟萃分析结论,阿司匹林使非致死性卒中风险下降约1/4,阿司匹林使血管性死亡风险下降约1/6,Circulation.2008;117;296-329.,指南对ST段抬高的心梗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所有STEMI患者,到达医院前后24h之内应服用阿司匹林162-325m
10、g/d,所有接受PCI的STEMI患者,应服用阿司匹林162-325mg/d,置入金属裸支架后至少1个月,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后至少3个月,置入紫杉醇支架后至少6个月,急性期之后终生服用阿司匹林75-162 mg/d,急性期,急性期之后,所有未接受血运重建的STEMI患者,随后应服用阿司匹林75-162mg/d,所有接受溶栓的STEMI患者,随后应服用阿司匹林75-162mg/d,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应尽早足量应用阿司匹林,不溶栓人群,溶栓人群,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年2月第43卷第2期.,卒中急性期阿司匹林起始时间:24小时内,卒中急性期阿司匹林应用剂量:150-300mg/d,卒中急性期阿司
11、匹林起始时间:24小时后,卒中急性期阿司匹林应用剂量:150-300mg/d,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足程应用阿司匹林,2006年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司匹林规范应用共识.,2006年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专家共识指出:,未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尽早使用阿司匹林300mg/d,应用 2-4周后 调整为二级预防长期用药剂量75-150mg/d。,国内外众多指南一致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JNC 7,USPSTF,AHA/ASA 卒中一级预防指南,ACCP8,ADA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专家共识,ADA糖尿病防治指南,ACC/AHA/ESC房颤防治指南,ESC/ESH高血压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VD 综合防治 药物 治疗 ABC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6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