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
《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张启富 2007.5.24,概述,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关节替代和置换病伤关节。一般民众对于人工关节并不十分了解,常以为手术时,会将关节全部切除,装上不锈钢关节,术后肢体如同机器人一般,生硬而不自然.其实,人工关节置换术只是将已磨损破坏的关节面切除,如同装牙套一般,植入人工关节,使其恢复正常平滑的关节面。目前它已应用于治疗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等疾患,但以全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最为普遍。,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障碍,1.疼痛 接受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因长期患有关节疾患,如OA、RA等,出现反复的、进展的关节慢性疼痛;术后,由于手术等创伤,也会出现
2、较为剧烈的急性疼痛。2.关节严重畸形 如膝内、外翻畸形等。3.ADL能力受限 由于严重的疼痛和畸形会造成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降低,从而丧失劳动能力。,康复评定术前评定,术前的评定应包括全身整体状况以及单项的康复评定。单项的康复评定:1.上、下肢肌力 2.关节活动度 3.观察步态 4.测定手术肢体长度 5.影象学检查,康复评定术后评定,术后的评定可分别在术后12天、术后1周、2周住院患者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和半年门诊患者进行评定。术后的评定也包括全身整体状况以及单项的康复评定。全身整体状况:心、肺功能,要了解心脏和呼吸功能在卧床和活动时的状况。单项的康复评定:1.伤口情况,康复评定术后评定,
3、2.关节水肿3.关节疼痛4.关节活动度5.上、下肢肌力6.活动及转移能力7.分析步态8.评估功能性活动能力9.门诊随访,康复目标,1.对病残的矫正和设法促进机体自然功能的 恢复。2.解除膝部疼痛、无力,保持关节稳定。3.关节功能及活动性好,即负重、伸屈、外展、旋转,能够达到生活自理,活动自如。4.预防并发症和废用综合征。,术前指导,1.首先应加强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练习,以及踝关节的主动运动,要求股四头肌每次收缩保持10秒,每10次为1组,每天完成510组。2.患者坐于床上,进行患肢的直腿抬高运动及踝关节抗阻屈冲运动,次数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每天重复23次。3.此外,还应教会患者如何使
4、用拐杖行走,为术后执杖行走作准备。,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应尽早进行被动、主动活动,尽早下床练习;2.脱位:主要强调术后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在术后的6周之内;3.异位骨化:常发生在术后1年内,高发病种有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对这些患者活动时应加以注意。,人工髋关节手术,人工髋关节手术已有超过30年之历史,对于股骨头坏死、高龄股骨颈骨折、粉碎性髋臼骨折、股骨头肿瘤等患者来说,这是唯一能够维持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及改进,该手术目前满意率达90%以上。完全可以放心接受。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老年人。由于人造关节会发生磨损,手术通常不用
5、于青年。,人工髋关节手术适应症,1.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患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时,如果疼痛明显、功能障碍、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均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2.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骨折明显移位,现已倾向于做全髋关节置换。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髋关节炎。此类患者多为较年轻的患者,因 不能忍受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给工作、学习、生活、婚姻带来的不便,也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5.股骨头、股骨颈或髋臼肿瘤。6.髋关节强直。,手术过程,手术过程,手术过程,手术过程,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程序 术后第12天,1卧床:注意体位摆放:髋关节置换术后,有四种危险而应避免的体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节 置换 术后 康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4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