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音乐现状分析及思考.ppt
《无线音乐现状分析及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音乐现状分析及思考.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线音乐现状分析及思考,目录,无线音乐现状与问题,一些事实,优化建议,分析思路分享,佳誉传媒简介,现状与问题,1、无线音乐市场大环境在调整,进入调整与优化,达到颠峰状态,发展放缓,高速增长,无线音乐业务启动,2007年6月4日公共媒体消息:自信息产业部以及运营商发起了对SP行业的整顿之后,中国无线音乐市场出现了三年来首次下滑。2006年中国无线音乐市场收入降至7.03亿美元,较2005年下降8.1%。,2007+?,2007-?,5,2、移动音乐传媒价值链缺失:,2007年8月,中国移动传媒发展论坛主任朱云龙教授及葛镭副主任均指出:一定要形成优质资源的价值链(产业链)才能真正推动“移动传媒”产
2、业前进。目前,音乐行业的有效内容整合商角色缺失。无线音乐作为移动传媒中的一支,也十分需要完善产业链空白。纵观各大电信运营商数字音乐业务,总是缺乏连续的、大量的”杀手级“歌曲,导致整体业绩不稳定。问题的关键,是它们在歌曲价值判断上缺乏了一个音乐内容整合商的配合。,3、运营商回铃音业绩规模下降,依赖包月营收,不注重单次下载营收,只关心当红歌曲营销,不做新歌培养,音乐界的铃音历史曲库消费下载量收缩,新歌供给量与赢利能力下降,没有找到科学的原创歌曲发掘模式,2006-2007回铃音业务规模下降,症结:过分依赖外部资源,没有开展优秀内容的培养计划。建议:坚持培养与营销并重的良性循环营销模式!,省级平台数
3、据易混杂各种人为因素,缺乏精确、快速的全国新歌分析机制,4、未摸索出强有力的音乐发掘与整合模式,问:为什么过去尝试做音乐发掘的人甚少成功?答:因为他们的利益与音乐版权密切相关,影响了行业公信力。从立场上说,他们的利益蒙蔽了其对音乐的判断,所以无法发掘真正优秀的音乐版权。,5、各运营商中央音乐平台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优秀歌曲源头日渐枯竭,产出不稳定。2、单曲赢利规模大幅下滑。3、中央音乐平台未能有效预测全国性大热歌曲。目前联通用与23家唱片公司结盟的方式来缓解版权和内容源头的危机。但,未来许多 新的好歌曲很可能不在23家唱片公司之列,如果不掌握优秀歌曲的产生规律,联通必 将为维持和发展音乐营收
4、水平而在获得新歌曲版权资源之间疲于奔命。4、中央音乐平台未造出有效刺激更多好歌出现的机制。5、未能精准掌握每首彩铃曲目独特的生命周期和最佳营销时机。6、各省彩铃重点营销曲目的选取缺乏民意调查和第三方调研单位。7、中央音乐的评估和决策周期长,容易浪费歌曲的巨额初期营收。8、各省音乐业务对中央音乐平台的发展有反作用力。9、音乐CP对音乐增值业务产生悲观情绪,缺乏第三方的缓冲和润滑,长期下去 会严重挫伤唱片公司的合作积极性和内容质量,直接影响运营商音乐业务业绩发展。10、整曲下载业务不适宜直接套用彩铃业务旧有的、不成熟的选曲模式。,一些事实:,数字音乐产业链问题重重,缺乏行业评估机制,没有清晰、统一
5、的行业音乐价值评估标准:现有参考数据只是运营商公布的各家SP回铃音下载量。唯一可参考数据缺乏公正性:回铃音下载量的数据已融入多种不可分析的人为因素,严重影响音乐内容运营商和制造商对音乐市场评估的正确性。数字音乐潮流与大众口味不匹配、运营商和SP购买资源与内容资源不能紧密结合:媒体发放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单不一定是大众需求,部分铃音歌曲“叫座不叫好”或“不叫座不叫好”。没有明确的版权交易规则和判断标准:版权交易渠道众多,产品定价主要由卖家营销能力和买家对音乐的主观判断决定。数字音乐业务营销和推荐的曲目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大部分尚未挖掘的曲目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市场销量(长尾理论)。歌曲没有公平的评估机会、
6、且评估成本较高:音乐制作人的评估与大众的接受程度相符合的验证成本过高,造成制作成本浪费、宣传成本浪费、营销成本的滥用、发掘优秀作品数量极少。产品流通受限:数字音乐业内的自消费和刷榜行为,严重影响唱片业界和版权交易界的产品流通速度与质量,也约束其业务收益与增长。,10,技术因素与政策影响,市场研究公司In-Stat指出,因为二次确认机制使得SP损失了20%-30%的非自愿定制用户,由此引发了短期收入的明显下滑。运营商也纷纷利用业务套餐捆绑、资费优惠和首月免费、短信推荐与短信/语音搜索等技术与政策手段进行消费刺激。二次确认机制影响比较大的是非自愿包月定制用户,对原铃音用户的单次下载消费没有明显影响
7、。运营商对无线音乐的“技术控制”还表现在打击和控制SP的自消费行为。所以,总体上来说主要是用户铃音包月收入和自消费的萎缩导致了市场收入的大盘萎缩。解决思路:新的营销策略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突破!要选取最易反映用户音乐口味、最能满足用户铃音下载需求、用户体验最好和界面操作最简单的营销手段,要选取受客观因素影响最低、用户抗拒可能性最少的环节作为突破点。,自2003年手机回铃音业务开通以来,各主要回铃音SP都不遗余力地开发和推广,把唱片公司历史曲库作为铃音下载的产品储备。很多老歌是唱片业在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广泛社会传播中积累了听众认可度基础的。中国国内音乐市场本身很小,不像国外音乐上千万首曲库那
8、样庞大。经过4年多的消耗,各家唱片公司为数10-15万的全曲库铃音基本上都被SP与用户筛选与下载过。该红的都红了该火的都火了。一般来说,回铃音用户很少反复订购同一首歌曲的铃音,所以全曲库版权(老歌)的市场价值将倾向于越来越低,带来的用户ARPU值在整个回铃音市场所占的产值比例将越来越小。分析:这个因素可待新的产业模式去解决。但暂时不建议开发境外非华语曲库。,历史曲库消费量收缩:,新歌供给量与赢利能力下降,1、新歌总量相对于前几年的旧歌总量要少 每年三四百首由唱片公司正式发行的新歌曲中,质量较好的新歌不足二百首。2、新歌的平均产品力不高,经典案例不多 能带动整体市场收入的顶级歌曲屈指可数:老鼠爱
9、大米、两只蝴蝶、小 薇、你到底爱谁、童话、吉祥三宝、该死的温柔3、新歌风格与内涵同质化严重,传统的音乐审美需求得不到满足,新的风格后继乏力 以口水歌、苦情歌和RAP为主,传统的主流音乐审美观念受到冲击。4、新歌单曲的流行生命周期缩短 产业初期的热门铃音百听不厌,现在的热门铃音越来越像“方便面”5、新歌单曲的社会普及面不广 当红歌曲迎合的人群心态主要有:失恋、搞怪、堕落、叛逆社会认同度不高 6、新歌的大范围口碑传播能力下降 能使用户体验程度深入到“跟唱、学唱、播放、传唱”程度的歌曲越来越少。,优化建议,引入公开的第三方专业数字音乐测评机构,引入公开的第三方机构的战略意义:在铃音售前就鉴定价值,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 音乐 现状 分析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4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