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分布机理及预测技术.ppt
《剩余油分布机理及预测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剩余油分布机理及预测技术.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剩余油分布机理及预测技术,徐守余石油大学(华东)2023年2月,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仅采出总储量的30左右,这意味着还有大约23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提高采收率无异于找到新的油田。据估计,只要石油采收率上升到50,就可使地球上的石油生产至少延续到22世纪。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相当于增加23年的石油消费量。因此,从出现石油开采工业以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为之奋斗的头等目标。,剩余油的基本概念,概念辨析目前关于储集层中的油气分布,有这几个名称需注意区别:原状油:投入开发前油藏中的油。残余油
2、:指特定开采过程终了时,油藏中残余下来的油。剩余油:一般指投入开发后,在现有的开采工艺条件下,油藏中的可被开采的油,也称剩余可动油。剩余油研究是油田开发研究中的永恒的主题。,2、剩余油的状态油藏内剩余油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储层岩石孔隙中剩余油的状态研究,有助于理解其形成与分布的机理。剩余油分布状态主要有:,网状、片状分布100,剩余油宏观研究,研究重点,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剩余油分布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剩余油宏观形成机理研究对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平面剩余油富集区:剩余油饱和度及剩余 储量丰度高值迭合区;边滩中的水下浅滩、凹槽,天然堤;双凸型、顶凸底平 型、顶平底凸、顶底鼻 状等微构造模式;强非均
3、质井区流动单元 B,C分布区,层间非主力层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但剩余油潜力仍在主力层。,1).沉积层序上部;2).多段富集。,沉积韵律性控制纵向剩余油富集,单元间夹层是控制纵向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因素,不同含水级别各层的剩余储量,在宏观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注入水未波及到的、或者波及程度比较低的部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构造、储层非均质性以及井网条件的控制。一般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边缘相带,如河床边缘、堤岸相带、边边角角、低渗透差储层或表外储层;封闭性断层附近、构造高部位与微构造起伏的高点;正韵律厚层的上部;井间分流线、井网控制不住、注采系统不完善的部位。,研究流程,静态资料,动态资料
4、,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数据库,储层逐级细分对比,沉积微相,储层微型构造断层构造,微观储层表征,流体性质,井间随机模拟,不同含水期测井多井处理与解释,储层参数,油藏参数,生产数据,测试资料,地层格架模型,沉积模型,构造模型,微观结构模型,流体模型,储层非均质,精细地质概念模型,不同含水期三维定量地质模型,生产动态模型,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挖潜措施、方案设计,经济评价,方案实施,生产验证,地质随机建模,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1)建立油藏地质模型,从开发地质学角度预测剩余油形成与分布(2)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应用测井技术预测剩余油分布(3)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剩余油分布(4)利用
5、动态资料预测剩余油分布(5)精细、综合、定量地确定剩余油形成与分布(6)剩余油综合评价和预测,单砂体细分对比和地层模型沉积微相和沉积模型断层与油层微型构造微观储层表征和结构模型流体性质与流体模型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流体流动单元研究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剩余油分布模式及综合评价,微型构造模式,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微观剩余油研究,是指油藏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地下储层中的流体(油、水和油水混合物)对储层的骨架(矿物颗粒、基质和胶结物)、孔喉网络以及流体自身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对储层微观的改造和破坏的作用。,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动力,油藏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流体,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产
6、生的地质环境,孔喉网络和孔喉骨架的微观领域,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油藏开发流体风化作用油藏开发流体剥蚀作用油藏开发流体搬运作用油藏开发流体沉积作用,注入水的温度与油层的温度差别比较大,岩石矿物为热的不良导体,长期剧烈的温差使孔喉表面和内部骨架的收缩及膨胀发生不协调,使地下储层孔喉网络中的胶结物及骨架矿物在原地产生机械破碎。,(1)、物理风化作用,氧离子与储层中的基质和胶结物发生作用,导致基质和胶结物被溶蚀,使粘土的总含量减少。,(2)、化学风化作用,流体在地下储层中渗流,流速相对慢,流量也分散,冲击力较小,故油藏流体对储层机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机械剥蚀作用一般与流体物理风化作用相互伴生。
7、,(3)、机械剥蚀作用,注入水中的氧离子能对任何储层的孔喉骨架和孔喉网络进行不同程度的溶蚀,这种化学剥蚀作用使喉道增大,渗透率增加。,油藏开发流体剥蚀作用(溶蚀孔隙的毛管压力曲线),(4)、化学剥蚀作用,(5)、机械搬运作用,储层中微细的长石、粘土、地层微粒等物理风化剥蚀产物以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形式向前搬运。,(6)、化学搬运作用,流体所携带的长石、粘土、地层微粒等碎屑物质因流体流速改变而发生堆积的过程称为流体机械沉积作用。,(7)、机械沉积作用,(8)、化学沉积作用:,石英次生加大呈齿牙状,石英加大不规则集合体,微构造起伏与未被水洗剩余油的可能分布状态,上倾和下倾驱油时,油相运移动力的示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剩余 分布 机理 预测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3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