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SIS标准(陈柏).ppt
《DOCSIS标准(陈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SIS标准(陈柏).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DOCSIS标准介绍,陈 柏 年2004年5月,广电宽带城域网技术系列讲座,2,DOCSIS-基本框架,广域网WAN,用户侧设备CPE,CMTS,最早的RF DOCSIS1.0规范,CM,CMTS网络侧接口CMTS-NSI,CM用户侧设备接口CMCI,通过系统透明传送IP分组,3,关键名词,CMTS-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头端系统CM-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DOCSIS-电缆数据业务接口规范(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是在Cable上传输数据的接口协议Cable lab-美国有线电视实验
2、室,代表 MCNS,开发并管理DOCSIS标准MCNS-多媒体Cable 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北美有线电视运营商及一些设备供应商,4,多媒体有线网络系统MCNS(Multimedia Cable Network System),MCNS 参与者:Comcast,COX,TCI,Time Warner,MediaOne,Rogers Cable systems and Cable LabsMCNS 的 成 员 代 表 了 80%左 右 北 美 的 有 线 用 户建立委员会以制定在双向HFC网上进行数据通信的性能标准有线电视数据业务接口规范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3、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目的:使各经销商间产品的互操作性得以实现标准的制定可以使Cable Modem在普通电器商店就可买到,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同时也使网络运营商有更多的选择,5,DOCSIS系统参考结构模型,6,CMTS,CM,HFC网络中数据在设备中的流向,7,交互式有线电视传输系统,交互式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双向数据业务,其实就是在CMTS与CM之间的数据通信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在前端与用户端之间透明地传输因特网协议(IP)信息包。CMTS和CM是作为IP协议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处理的主机来运行的。协议堆栈三层结构:从下到上,构成网络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
4、络层。在网络传输接口两层上结构:仅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8,有线电视传输数据的参考结构,9,DOCSIS三类接口,CMTSNSI接口:前端的CMTS与数据网络边界(Network Side Interface-NSI)之间的接口。DOCSOSSI接口:前端CMTS与操作支持系统间的接口。射频接口:(1)CMTS与HFC网络间的上下行射频接口;(2)HFC与CM间的射频接口;(3)安全及接入控制系统接口。作用:通过对三类接口概念的描述,即与外部边界的接口和内部各系统间的RF接口及网络管理系统接口的描述,奠定了在CMTS与各CM之间的交互式数据通信系统的规范。,10,协议模型说明,CMTS和CM
5、是作为IP协议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处理的主机来运行的。协议堆栈从下到上,构成网络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在网络传输接口上,仅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11,(3)MAC帧格式,MAC帧:指的是数据链路层的两个或多个实体间数据交换的单元。MAC帧即是MAC子层CMTS 与CM之间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因而必须对MAC帧的格式作统一规定。(l)一般MAC帧格式。(2)MAC标头格式。(3)基于分组的MAC帧。(4)MAC专用标头。,12,一般MAC帧格式,上、下行采用相同的帧格式由物理层开销或下行的MPEG PSI标头、MAC标头和PDU数据 三部分组成。PMD开销包括前同步信号、上行的同步
6、模式。MAC信息标头:描述跟在后面的PDU数据的格式以及PDU是否存在,因而它唯一地说明了MAC帧的内容。PDU(Packet Data Unit)数据:装载分组数据单元。,13,MAC的管理功能,(1)初始化、预备及开播管理:这是每一个CM(NIUSTB)都必须在开机后完成的程序。该程序是在INA(交互网络转接器)与NIU(网络接口单元)之间周期性进行的(只要NIUSTB开机即可),没有信息主体的运行,仅作连接前的准备。(2)连接管理:这是在完成初始化、预订和开播程序后,在INA与NIU之间建立连接的管理程序。(3)链路管理:任务是对上行资源的连续监视和优化。即包括功率和定时管理,固定速率的
7、分配管理,信道误差的管理。,14,DOCSIS 协议层 与OSI 协议层的比较,DOCSIS Data Over Cable,OSI,高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Applications,TCP or UDP,IP,IEEE 802.2,DOCSIS MAC,上行TDMA(mini-slots),DOCSISControlMessages,5-65 MHz(QPSK or 16QAM),HFC,下行TDM(MPEG),8 MHzITU-T J.83 Annex A,MPEG-based applics,e.g.Video,15,DOCSIS系统的协议模型,16,DOCSIS网络接
8、口,电缆调制解调器局端系统(CMTS)MCNS(多媒体网络系统)在前端的硬件设备 网络接口:10BaseT,100BaseT,ATM,HSSI,双 1000BaseSX 或 1000BaseLX,单70Km 1000BaseLX电缆调制解调器(CM)MCNS在用户端的硬件设备 与PC的接口:以太网 10BaseT接口,10/100BaseT接口,USB接口TCP/IP数据规范 可经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ant Protocol 简易网络管理协议)进行远程管理,17,DOCSIS Evolution演变粗略观察,18,DOCSIS Evolution演变深入观察,
9、19,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continuous&random with an infinite frequency range加性高斯白噪声(连续和随机)Ingress Noise-continuous(or lengthy in duration)with a narrow frequency range(up to 100 kHz wide)ex:60 Hz power line hum侵入噪声Impulse(Burst)Noise-short in duration(100nsec-100msec),but possibly perio
10、dic,and with a broad frequency range ex:motor contacts突发性脉冲噪声,HFC网三种上行噪声类型,20,DOCSIS 1.0主要定义的八个规范,(1)射频接口(RFI)规范(2)安全系统接口(SSI)规范(3)CM终端系统-网络侧接口(CMTS-NSI)规范(4)CM与用户端设备接口(CM-CPEI)规范(5)操作支持系统接口(OSSI)规范(6)电缆电话回传接口(CM-TRI)规范(7)可拆装安全系统接口(RSMI)规范(8)基线加密接口(BPI)规范,21,DOCSIS V1.1,1999年MCNS又发布了DOCSIS V1.1版本,为V
11、1.0的扩展。增加部分:(1)适用于上行和下行带宽的动态QoS(动态带宽分配机制);(2)在上行中提供CMTS控制的分段数据包;(3)用有效负载标头压缩提高上行和下行带宽的使用效率;(4)支持VoIP等对延时敏感的多种业务等多方面的规范。,22,物理层,由传输会聚子层(仅有下行方向)和物理媒介依赖(PMD)子层组成。(1)下行传输汇聚子层:它是插入在物理媒介于层与链路层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之间的一个子层。它是为物理层的额外服务而设置的,如数字图像的传输。(2)物理依赖PMD子层:作为物理底层特性,它规定了CM和CMTS的技术要求和传输协议。,23,DOCSIS标准物理层,DOCSIS标
12、准中将物理层分成了下行传输汇聚子层和物理媒体子层两个部分。为了支持视频业务的应用以及和HFC网络中的传统视频设备兼容,下行信号被封装成MPEG2的TS流后送给物理媒体子层处理。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物理媒体子层专门对下行信号而设置,下行的数据信号被封装成MPEG2的TS流传输。对于上行而言并不存在这个子层,上行信号经过相应的MAC层协议处理后直接送入物理媒体子层处理,并不封装成MPEG2包。,24,PMD子层的技术要求,采用频分复用时分多址(FDMTDMA)组合控制上、下行信道带宽的分配。采用正交调幅和四相移键控(QAMQPSK)两种调制方式。采用可编程的 Reed Solomon前向误差校正
13、(FEC)编码(204,188)和 格形Trellis连接码。上行采用多种符号率。CMTS和CM的电气特性要求。寄生发射频谱要求。,25,PMD子层的意图,在交互式数据业务传输时,CMTS面对众多CM,因而下行信道属于媒介共享,而上行信道则在本质上是点对点的。PMD子层的意图:规定CM与CMTS之间的互操作,即一个CM的任何操作都能与CMTS 相适应,亦即各CM均将受控于CMTS。CMTS采用规定上行微时隙和动态混合的争用预留上行传输机会的方法,来控制带宽的分配;CM则采用突发调制方式,争用请求传输时间,并在争用到的限定时隙范围内传输数据。,26,DOCSIS1.0/1.1标准物理媒体子层上行
14、规范,在DOCSIS1.0/1.1标准中上行物理媒体子层采用了频分多址/时分多址(FDMA/TDMA)突发调制,提供5种波特率和两种调制方式(QPSK、16QAM)。将5-65MHz的整个频率段分成多个子频段,每个CM都工作在其中的1个子频段上,在CM系统中,上行信号的频带宽度不是固定的,可以是200KHz、400KHz、800KHz、1600KHz等,但如果每个CM独占1个子频段,那么子频段的数目无法支撑网络中众多的CM。DOCSIS标准中除了使用频分多址的方式外还采用了时分多址的方式,每个子频段中可以有很多个CM在同时通信,这样就解决了系统中一个CMTS同时和多个CM通信的问题。,27,C
15、M系统物理层重要的要求1,CM系统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信道,两个信道中的信号在电缆网络中共缆传输,通过占用不同的频率来区分。DOCSIS标准中上行频率范围为542MHz,下行中心频率范围为88857MHz,EuroDOCSIS标准中上行频率范围为565MHz,下行中心频率范围为112857MHz。,28,整个上行频率范围可以划分为多个上行信道,每个上行信道占用的频宽不固定,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采用的多址方式而定。由于上行信号是数字调制信号,所有的失真和干扰对数字信号的影响都类似于噪声,HFC网络中上行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汇聚噪声,因此在上行信道中,综合所有干扰、失真和噪声定义了载波干扰比这个指标。D
16、OCSIS标准要求系统中上行信道的载波干扰比大于等于25dB,Euro DOCSIS标准中要求上行信道的载波干扰比大于等于22dB。,CM系统物理层重要的要求2,29,CM系统物理层重要的要求3,上行信号的数据速率取决于符号率和调制方式,符号率越高,调制效率越高,数据速率也就越高。在DOCSIS1.0标准中,上行信道的最大频宽为3.2MHz,上行信号的最大符号率为2560Ksym/s,调制方式为QPSK,最大的上行数据速率为2560K2=5120Kbit/s。在DOCSIS1.1标准中,上行信道最大频宽为3.2MHz,上行信号的最大符号率为2560Ksym/s,调制方式为16QAM、QPSK,
17、最大的上行数据速率为2560K4=10240Kbit/s。在DOCSIS2.0标准中,上行信道最大频宽为6.4MHz,上行信号的最大符号率为5120Ksym/s,调制方式为QPSK、8QAM、16QAM、32QAM、64QAM、128QAM,最大的上行数据速率为5120K6=30720Kbit/s。,30,CM系统物理层重要的要求4,下行频率范围也可以划分为多个下行信道,Euro DOCSIS标准中下行信道的频宽为8MHz。EuroDOCSIS标准中下行信号的调制方式同样为64QAM或者256QAM,两种调制方式的符号率都为6.95Msym/s,因此Euro DOCSIS标准中下行信号最大数据
18、速率在64QAM调制时为6.95M6=41.7Mbit/s,大约有10%的比特用于前向纠错,因此净数据速率约为37Mbit/s,在256QAM调制时为6.95M8=55.6Mbit/s,大约有10%的比特用于前向纠错,因此净数据速率约为50Mbit/s。,31,DOCSIS标准数据链路层,DOCSIS将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三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逻辑链路安全子层(Link Security)、介质访问控制子层(DOCSIS MAC)。其中逻辑链路控制子层采用了通行的以太网标准和802.X协议,DOCSIS制定了专用的媒质接入子层协议和逻辑链路安全子层协议。,32,MAC子层,MAC子
19、层处于物理层与更高层(网络层及以上)之间的“管理实体”位置,它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即对于每一种连接的传输模式、传输速率,都必须接受更高层的指令,它作为更高层的执行层;而对于物理层,它却是链路管理的集合。在MAC管理下,CMTS必须为所有的上、下行信道服务,每个CM可以访问一个或几个上、下行信道。协议运行的核心是业务识别,即用业务识别符(SID)来提供设备识别和业务类别的管理,尤其是对上行带宽分配的管理。因而,在MAC子层域中,所有的业务识别符都是唯一的。业务识别符的长度规定为 14比特(有时亦为 16比特),CMTS根据CM需要的业务类别,可能给每个CM分配一个或多个业务识别符。,33,MAC
20、子层参考模型,34,报文通过CM要传送到CMTS处理流程,1、客户端设备一般为普通PC,用户的数据报文加上IP包头后变成IP包,PC和CM通过以太网口连接,两端都是标准的以太网接口,这样用户的IP资料包封装成以太网帧后和CM桥接。2、在CM部分,一端是和用户PC连接的以太网端口,另外一端是和HFC网络连接的RF接口。客户端过来的以太网帧经过DOCSIS专用的BPI技术加密后(加密是可选项,在实际应用中对大部分数据业务往往并不加密),经过DOCSIS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处理送入HFC网络中传输。3、CMTS端从HFC网络中接收到CM发来的资料后,按照DOCSIS中规定的相应处理方法恢复出以太网
21、帧。4、CMTS收到的以太网帧转发给CMTS-NSI(电缆调制解调器局端系统-网络侧接口),这个网络接口可以是多种形式,如GE、POS、ATM等等。,35,MPEG表头格式,36,欧标的Euro DOCISIS,为了更好地支持亚洲和欧洲地有线电视制式,MCNS于2000年发表了Euro DOCISIS V1.1欧洲规范(兼容欧洲标准),Euro DOCSIS是 DOCSIS的一个经过修改的版本,它的物理层经过修改以适于以DVB更流行的欧洲市场。特点:在系统的频谱划分、频道带宽、信道参数的规定完全兼容欧洲标准,在运行机制和核心协议上于DOCISIS完全相同。,37,网 络:,Euro DOCIS
22、IS系 统 RF 框 图,38,(2)Euro DOCISIS下 行 特 性,频道带宽:8MHz频率范围:108 到 862MHz网络阻抗:75 Ohms传输方式:以恒定载波传输 典型的载噪比:50dB调制方式:64QAM&256QAM符号速率:6.952MSym/Sec频道,39,CMTS发射端口性能,输出功率电平:50 到 61dBmV 频率稳定度:62dB 符号长度:6Bit(64QAM)&8Bit(256QAM)最大数据速率:41.71&55.61MBit/Sec 信息吞吐量效率:85%,40,CM 接收端口性能,功率输入 AGC范围:-15 到 15dBmV 均衡解调失真 基滤波器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OCSIS 标准 陈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3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