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吸引风险投资案例分析.ppt
《阿里巴巴吸引风险投资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里巴巴吸引风险投资案例分析.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阿里巴巴吸引风险投资案例分析,一、风险投资 融资优缺点,风险投资是一种职业金融家向新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新兴中小企业或产业投入权益资本的行为。运作过程是“融资投资退出”不断循环的过程。优点:1、风险投资被誉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通过特殊的组织机制将各种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用一定的方式投入风险企业,促进风险企业成长壮大。同时也实现自身的资本增值。2、风险投资的出资者不仅出资,而且还参与融资的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策划与管理指导。风险投资为融资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治理,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综合竞争力。3、风险投资是一种股权
2、投资形式,期限较长,不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对于被投资企业来说,风险融资是最没有风险的,风险全部由投资方承担。,缺点:1、在“融资投资退出”过程中融资是先导,解决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是关键因素。国外风险资本的来源渠道比较多,而我国风险资本的渠道来源非常狭窄,主要来自于政府。2、融资企业必须是掌握着高新技术并从事着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这类企业通常都为中小型企业。3、技术创新型企业主要是在企 业的创业期和成长期进行风险融资。,二、风险投资在阿里巴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正面:挽救了在1999年陷入困境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得到了投资。得到软银的投资后,阿里巴巴的发展上了快车道,融资之路更是一
3、发不可收拾【2002年2月,阿里巴巴进行第三轮融资,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注资500万美元;2004年2月17日,阿里巴巴宣布又获得82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投资者包括软银集团、富达投资、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在2002年第三轮融资后的几年中,阿里巴巴近乎疯狂的业绩增长开始让风险投资商喜上眉梢,阿里巴巴B2B业务的利润一直保持着每年2倍多的增长速度。2004年,阿里巴巴的总收入达到了6800万美元;2005年,阿里巴巴公司税前利润额为1.034亿元,比2004年同期的2850万元增长了2.63倍;2006年税前利润额为2.914亿元,比200
4、5年同期增长了2.82倍。2007上半年,阿里巴巴公司总收入为了30.8。】,得到风投后的09-11净利润变化,反面:创业者要平衡引进风险投资和股权控制的关系,阿里巴巴创造了互联网公司的奇迹,在被戏称为演外星人都不用化妆的掌舵人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创造了可以和google等公司比肩的跨国互联网公司。但是,对于阿里巴巴上市最为开心的恐怕是雅虎、软银为代表的美、日大股东。目前仅雅虎和软银两家公司控制的阿里巴巴股份,就已经超过了70%,包括创始人马云在内的其他股东持股权均未超过5%。阿里巴巴香港上市的招股书证实了雅虎和软银彻底控制阿里巴巴的事实。在备受争议的2005年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后,其代价
5、却是雅虎持有阿里巴巴40%左右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软银集团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力也超过马云,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这场并购的结果到底谁才是胜利者。对于阿里巴巴的发展,马云并没有把上市的计划列为紧急的步骤,阿里巴巴的上市显然受到了风险投资商的巨大压力,也证明了马云已经不能按自己的方式控制公司。,三、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有哪些?,风险投资退出高科技企业的方法包括:首次公开上市、出售企业、股份回购、管理层收购或员工收购、买壳上市、破产清算。首次公开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途径。,三、阿里巴巴为什么选择在香港上市?,“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22%。”在此之前
6、,一向以科技股云集著称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也曾向阿里巴巴集团伸出橄榄枝,但却遗憾地擦肩而过。要强调的是,与在纳斯达克上市相比,阿里巴巴登陆香港市场将在估值上作出相当大的牺牲。一般而言,香港市场的市盈率较低,腾讯市盈率约为35倍,而在纳斯达克要显得更高,去年登陆的中概股多玩YY,发行市盈率接近51倍。舍纳斯达克取香港,在估值上舍高就低,这一决策可能意味着中国企业上市融资的心态正在发生转变。市场对阿里巴巴选择香港的解读有两类。其一是文化因素。一名知情银行家表示,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级管理层希望通过仅在香港一地上市传递一种“文化观点”。相比之下,香港市场与中国大陆市场血缘更近,文化相通,而且香港股市的“
7、中国因素”越来越浓,阿里巴巴在处理投资者关系时,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兴高采烈的马云,其二则是监管问题。近两年,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中国概念股是外资因为看好中国经济成长而对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称呼。)被监管问题困扰。据银行家们透露,阿里巴巴集团不希望赴美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免在监管以及会计准则方面背上沉重的包袱。一名银行家指出,这对于一家大型中资企业而言是个尊严问题,阿里巴巴集团不愿将如此之多的内部信息提交给美国监管当局审核。在监管层面上,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看法。阿里巴巴选择登陆香港,也许是想避免被跨境狙击。在此之前,因自身财务问题,多家在美上市中概股遭遇做空狙击,部分甚至被迫退市
8、。这也是中美审计监管风波的导火索。对于阿里巴巴来说,选择一个信息更加对称的市场,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阿里巴巴的行为,不至于因空间距离,导致疏离感。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已有过类似的教训,其对于支付宝股权的强行变更,曾引发市场哗然。倘若这发生在美国市场,影响将是致命的。,除了文化及监管外,可能还有第三种解读。阿里巴巴也许在避免过高的估值,以免伤及公司未来的成长。在此之前,已有市场传闻,阿里巴巴准备放弃类似FACEBOOK那样的激进IPO方案,转而寻求更加保守的市盈率。倘若这一传闻属实,选择香港市场似乎也没有那么“亏”。主动寻求更为保守的市盈率,意味着上市融资心态的转变。在过往的上市过程中,上市公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阿里巴巴 吸引 风险投资 案例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3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