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业控制网络概述.ppt
《第一章工业控制网络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工业控制网络概述.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控制系统 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前,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结构(制动式或PCS)是基于(315)Psi的气动信号标准。(基地式仪表控制系统)随后的25年,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结构(模拟式或ACS)使用的是(420)mA的模拟信号。(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到了70年代,从而产生了集中式控制,即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结构(CCS)。(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80年代,由于微处理器被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智能化从而产生了分布式控制,即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结构(DCS、PLC)80年代中后期。出现基于现场总线的新一代控制系统(FCS),1、psi国际压力单位:1psi=0.0
2、704千克/平方厘米,常说的公斤力2、CCS:Concentrate Control System 3、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4、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5、组态软件:所谓组态设计就是用某一应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这个应用软件就是我们所说的组态软件。http:/,1.1概述,1、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产生背景:工业生产的现代化要求;与微电子技术(VLSI是英文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的缩写,VLSI)、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相
3、关。20世纪60年代:DDC控制 利用微处理器和一些外围电路构成了数字式仪表以取代模拟仪表。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控制的灵活性 在多回路的巡回采样及控制中具有传统模拟仪表无法比拟的性能价格比,20世纪80年代:分层控制系统 工业系统的日益复杂,控制回路的进一步增多,单一 的DDC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场的生产控制要求和生产工作的管理要求;中小型计算机和微机的性能价格比有了很大提高。在分层控制系统中,由微机作为前置机去对工业设备 进行过程控制,由中小型计算机对生产工作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控制功能和管理信息的分离。当控制回路数目增加时,前置机及其与工业设备的通 信要求就会急剧增加,从而导致这种控制
4、系统的通信变得相当复杂,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大降低。,DCS(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因为生产过程和 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复杂化,人们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了控制系统的前置机之间以及前置机和上位机的数据传输中。前置机仍然完成自己的控制功能,但它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和控制结果信息)传输采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上位机在网络中的物理地位和逻辑地位与普通站点一样,只是完成的逻辑功能不同。上位机增加了系统组态(组态软件)功能,即网络的配置功能。这样的控制系统称为DCS(集散控制)系统。DCS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成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在今天的工业控
5、制领域仍然占据着相当地位。,DCS系统采用的是普通商业网络的通信协议和网络结构,在解决工业控制系统的自身可靠性方面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改进,为加强抗干扰和可靠性采用了冗余结构,从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成本;DCS不具备开放性,布线复杂,费用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现场总线 针对DCS所存在的缺点,在DCS的基础上开始开发一种适用于工业环境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协议,并实现传感器、控制器层的通信,这就是现场总线(Field-Bus)。目前,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工业控制网络 背景: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系统越来越复杂多由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自动化公司开发 如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所提出的三层网络结构,以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虽
6、然多层网络可以使得各层网络根据各自的主要任务选择不同特性的网络规范,做到有的放矢;但这样势必造成网络结构较为复杂,从而产生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网络又出现了开始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未来趋势:随着工业以太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将来出现采用工业以太网的一网到底结构的控制网络也不会太令人感到震惊。,2、工业控制网与企业网,定义:工业控制网是网络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是工业企业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企业网络的结构体系一般采用三种形式:目前对于这类网络体系结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 将信息网与控制网络统一组网,然后通过路由器与设备网(现场总线)进行互联互通构成工业企业网络,其基本
7、结构如图1-1所示。现场设备的控制采用嵌入式系统加以实现,该嵌入式系统具有网络通信能力的接口,能够实现与控制网的信息交换,而控制网与信息网统一构建组网形成工业企业网,其结构如图1-2所示。,现场总现与Intranet 集成。在该方案中,动态数据库一方面根据现场信息动态的修改自身的数据;另一方面,接收监控站的控制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并送往现场。同时,为了保证控制的实时性,控制信息也可直接下送至现场,这种网络结构如图1-3所示。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工业控制网络实际上是工业企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企业网角度看,工业企业网络的总体结构可以将其看成上下两层的结构形式,即位于上层的信息网与位于下层的控制网。
8、控制网还可进一步划分为控制层与设备层。,1.2典型工业企业网,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发展:分层递阶式 分布化、扁平化 网络化、动态重构化 虚拟企业、敏捷制造、分散网络化等概念便是这种组织与管理模式的体现,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技术推动的结果,1、工业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背景,目前,企业网己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的发展和应用,对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方式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它也将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力量的重要标志企业网的应用不仅可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对推动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经济信息化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各类企业中应用企业网技术将是我国应该长期坚持
9、的方针,企业网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需求上来说,作为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企业网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企业的需要呼唤着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需求背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善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在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信息是企业预测的基础,预测必须以信息为起点和终点,才能进行分析、演绎和逻辑推理,并进而得到有用的信息 信息又是企业决策的前提,要使决策者做出正确并切实可行的决策,就必须及时掌握全面可靠的信息 信息也是指挥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好坏
10、在于管理者驾驭信息能力的强弱 现代社会,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是一个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企业网作为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能够满足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决策的要求,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物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个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工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改善其过程控制和产品制造模式,依靠虚拟制造、虚拟企业
11、和大大提高自动化水平来实现规模经营和灵活经营,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企业网实现了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界之间的有效联系,实现了现场控制网络与管理信息网络之间的有效联系,为虚拟制造和虚拟企业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现场控制网络使过程控制满足了准确性、可靠性、开放性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其自动化水平,技术背景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推动着企业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工业企业网正是这三种技术在企业中的融合和应用:计算机技术 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软件资源越来越丰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它已被用于教育、科研、生产、商业
12、、娱乐等各个领域,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按照某种规则和要求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更显示了其强大的功能 网络与通信技术 高速宽带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交换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FDDI和 ATM等网络技术逐渐成熟和完善,可传输数据、文本,而且可传输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飞速发展的Internet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控制技术 20世纪 80年代问世的现场总线是过程控制技术、仪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 通信协议参照了ISO/OSI七层参考模型,使得现场总线可以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 工业 控制 网络 概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3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