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杆泵采油泵效计算教学PPT.ppt
《有杆泵采油泵效计算教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杆泵采油泵效计算教学PPT.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泵效计算,泵效: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影响泵效的因素:,(3)漏失影响,(1)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2)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4)体积系数的影响,一、柱塞冲程,液柱载荷交替地由油管转移到抽油杆柱和由抽油杆柱转移到油管,使杆柱和管柱发生交替地伸长和缩短。,(一)静载荷作用下的柱塞冲程,柱塞冲程小于光杆冲程,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泵效小于1,交变载荷作用,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自重伸长在泵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是不变的,它们不会影响柱塞冲程。,冲程损失计算式:,柱塞冲程:,冲程损失:,抽油杆和油管弹性伸缩示意图,二、泵的充满程度,气锁:抽汲时由于气体在泵内压缩
2、和膨胀,吸入和排出阀无法打开,出现抽不出油的现象。,气体对冲满程度的影响,余隙比:,充满系数:,条件:,泵充满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1)生产流体的性质气液比 R愈小,就越大。增加泵的沉没深度或使用气锚。,(2)防冲距,下死点静止状态下柱塞与泵吸入口的距离,K值越小,值就越大。尽量减小防冲距,以减小余隙。,二、泵的充满程度,三、泵的漏失,(1)排出部分漏失,(2)吸入部分漏失,(3)其它部分漏失 如油管丝扣、泵的连接部分及泄油器不严等,漏失很难计算,除了新泵可根据试泵实验测试结果和相关式估算外,泵由于磨损、砂蜡卡和腐蚀所产生的漏失以及油管丝扣、泵的连接部分和泄油器不严等所产生的漏失很难计算。,
3、四、提高泵效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工作方式,选用大冲程、小冲次,减小气体影响,降低悬点载荷,特别是稠油的井。,连喷带抽井选用大冲数快速抽汲,以增强诱喷作用。,深井抽汲时,S和N的选择一定要避开不利配合区。,(2)确定合理沉没度。,(3)改善泵的结构,提高泵的抗磨、抗腐蚀性能。,(4)使用油管锚减少冲程损失,(5)合理利用气体能量及减少气体影响,重力式气锚分离原理,旋流分离器,利用离心力原理分离气液(固)体。,气液(固)混合物由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后,沿分离器筒体旋转,产生离心力。离心力与液(固)体颗粒的密度成正比。液(固)体颗粒的密度比气体大得多,于是液(固)体颗粒就被抛到外圈(靠近器壁),较
4、轻的气体则在内圈。被抛在外圈的液(固)体颗粒继续旋转,并向下沉淀,最后到达锥形管聚集后从下部出口放出,内圈的气体则从上部出口放出。,第六节 有杆抽油系统工况分析,(1)了解油层生产能力及工作状况,分析是否已发挥了油层潜力,分析、判断油层不正常工作的原因;,(2)了解设备能力及工作状况,分析设备是否适应油层生产能力,了解设备潜力,分析判断设备不正常的原因;,(3)分析检查措施效果。,分析目的:油层与抽油设备协调,油井高效生产。,分析内容:,一、抽油井液面测试与分析,(一)动液面、静液面及采油指数,静液面(Ls或Hs):对应于油藏压力。,动液面(Lf或Hf):对应于井底压力 流压,生产压差:与静液
5、面和动液面之差相对应的压力差。,沉没度hs:根据气油比和原油进泵压力损失而定。,静液面与动液面的位置,采油指数:,折算液面:把在一定套压下测得的液面折算成套管压力为零时的液面,即:,?,(一)动液面、静液面及采油指数,(二)液面位置的测量,测量仪器:回声仪,测量原理:利用声波在环形空间流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测得的反射时间来计算其位置:,1.有音标的井,声波反射曲线,(三)含水井油水界面及工作制度与含水的关系,含水井正常抽油时,油水界面稳定在泵的吸入口处。,低气油比含水油井:在泵下加深尾管来降低流压,提高产量。,低含水高气油比井(除带喷者外):加深尾管会降低泵的充满系数。,含水井的油水界面,思考
6、题:上述说法的理由?,抽油井工作制度与含水的变化关系,当油层和水层压力相同(或油水同层)时,油井含水不随工作制度而改变;,当出油层压力高于出水层压力时,增大总采液量(降流压),将引起油井含水量的上升;,当水层压力高于油层压力时,加大总采液量,将使油井含水量下降。,确定含水井工作制度时:对油水层压力相同及水层压力高于油层压力的井,把产液量增大到设备允许的抽汲量是合理的。利用油井在不同工作制度下产液量与含水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油水层的压力关系。,二、地面示功图分析,示功图:载荷随位移的变化关系曲线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地面示功图或光杆示功图:悬点载荷与位移关系的示功图。,示功图测试仪器:动力仪。,二、
7、地面示功图分析,(一)理论示功图及其分析,1.静载荷作用下的理论示功图,循环过程:下死点A加载完成B上死点C卸载完成D下死点A,静载理论示功图,ABC为上冲程静载荷变化线。AB为加载过程,加载过程中,游动阀和固定阀处于关闭状态;在B点加载完毕,变形结束,柱塞与泵筒开始发生相对位移,固定阀打开而吸入液体。BC为吸入过程(BC=sP为泵的冲程),游动阀处于关闭状态。,CDA为下冲程静载荷变化线。CD为卸载过程,游动阀和固定阀处于关闭状态;在D点卸载完毕,变形结束,柱塞与泵筒发生向下相对位移,游动阀被顶开、排出液体。DA为排出过程,固定阀处于关闭状态。,2.考虑惯性载荷后的理论示功图,考虑惯性和振动
8、后的理论示功图,S/2,(一)理论示功图及其分析,(二)典型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某一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形状代表了该因素影响下的基本特征的示功图。,1.气体和充不满对示功图的影响,有气体影响的示功图,气体影响示功图,充满系数:,气锁,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充不满现象:地层产液在上冲程末未充满泵筒的现象。,液击现象:泵充不满生产时,柱塞与泵内液面撞击引起抽油设备受力急剧变化的现象。,充不满的示功图,2.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排出部分的漏失,泵排出部分漏失,柱塞的有效吸入行程:,泵效:,吸入部分漏失,吸入阀漏失,柱塞的有效吸入行程:,泵 效:,吸入阀严重漏失,吸入部分漏失,3.抽油杆断脱时的实测
9、示功图(如图15):抽油杆断脱时,光杆只承受断裂上部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力,因而示功图形成长条,长条图形越向上,表示断脱位置越向下。抽油杆断脱时,油井产液量为零。,第四部分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吸入部分和排出部分同时漏失,吸入阀和排出阀同时漏失,3.柱塞遇卡的示功图,柱塞在泵筒内被卡死在某一位置时,在抽汲过程中柱塞无法移动而只有抽油杆的伸缩变形,图形形状与被卡位置有关。,活塞卡在泵筒中部,4.带喷井的示功图,在抽汲过程中,游动阀和固定阀处于同时打开状态,液柱载荷基本加不到悬点。示功图的位置和载荷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喷势的强弱及抽汲液体的粘度。,喷势强、油稀带喷,喷势弱、油稠带喷,5.抽油杆断脱,抽
10、油杆断脱后的悬点载荷实际上是断脱点以上的抽油杆柱重量,只是由于摩擦力,才使上下载荷线不重合。图形的位置取决于断脱点的位置。,抽油杆柱的断脱位置可根据下式来估算:,抽油杆断脱,出砂井,6.其它情况,结蜡井,管式泵活塞脱出工作筒,防冲距过小活塞碰固定阀的示功图,三、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技术,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技术:,光杆示功图,井下示功图,抽油设备工况,三、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技术,计算抽油杆柱断面上的应力分布和示功图;,估算泵口压力;,判断油井潜能;,计算活塞冲程和泵效;,检验泵及油管锚的机械状况;,计算和绘制扭矩曲线,并进行平衡和功率的计算与分析。,抽油井计算机诊断的内容:,(一)诊断技术的理论基础,应
11、力波,设备工况,信号记录,(三)诊断技术的应用,1.判断泵的工作状况及计算泵排量,2.计算各级杆柱的应力和分析杆柱组合的合理性,3.计算和分析抽油机扭矩、平衡及功率,4.估算泵口压力及预测油井产量,5.判断油管锚或封隔器固定油管的有效性,二、基本示功图,最大载荷,静载示功图,考虑动载的示功图,最小载荷系数,最大载荷系数,最小载荷,第二节 防蜡与清蜡,石蜡:16到64的烷烃(C16H34 C64H130)。纯石蜡为白色,略带透明的结晶体,密度880905kg/m3,熔点为4960。,结蜡现象:当温度降到析蜡点以下时,蜡以晶体形式从原油中析出,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
12、形成蜡晶体沉积在管壁等固相表面上,称为所谓的结蜡现象。,油井结蜡的危害:,(1)影响着流体举升的过流断面,增加了流动阻力;,(2)影响着抽油设备的正常工作。,一、油井防蜡机理,(一)油井结蜡的过程,(1)当温度降至析蜡点以下时,蜡以结晶形式从原油中析出;,(2)温度、压力继续降低和气体析出,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形成蜡晶体;,(3)蜡晶体沉积于管道和设备等的表面上。,蜡的初始结晶温度或析蜡点:,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蜡开始析出的温度。,(二)影响结蜡的因素,1.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2.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原油中含蜡量越高,油井就越容易结蜡。,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越多,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杆泵采 油泵 计算 教学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3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