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天道香城地产项目营销策略“全案”241p.ppt
《东莞天道香城地产项目营销策略“全案”241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天道香城地产项目营销策略“全案”241p.ppt(2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011.4.26,天道香城营销策略总纲,2,报告提纲,PART4 品牌的力量,PART1 市场分析,PART3 项目定位,PART2 项目分析,PART6 营销推广策略,PART5 形象包装,PART7 销售策略,3,PART1 市场分析,宏观分析东莞概况城市发展与规划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房地产政策研究中观分析寮步镇概况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4,宏观分析东莞概况,东莞经济实力、城市竞争力,东莞之最:【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最多的地级市】【全国首评千强镇虎门雄踞第一】【家庭汽车拥有率居全国镇级第一】【全国国企出口额列第一名】【中国城市竞争力居地级市第一】【生活质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全国面积
2、最小的镇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国内首个异地候机楼】【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制造城】【全球最大灯头企业落户东莞】【工业企业就业人员列全省之冠】【人均住房面积全省最大】,东莞经济实力2005年,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突破3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元。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十二位、地级市第一位。,年均20%的GDP增长率,城市竞争力持续增强,房地产需求力不断强化、释放,5,宏观分析东莞概况,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占主体 2005年,东莞市三大产业比例由2004年的2.455.442.2调整为1.056.542.5,其中第
3、一产业增加值22.54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1232.70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927.20亿元,增长17.8%。东莞市确定了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以及化工制品制造业等工业八大支柱产业,也确定了东莞制造业立市的基础。人口结构正由“哑铃型”向“金字塔型”转变2005年东莞市在册总人口为750.6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总数为165.65万人,比2004年增加3.68万人,增长2.3%;外来暂住人口584.98万人。而实际外来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以大量的产业工人为主体,与其制造业为主的产
4、业结构相吻合随着东莞产业升级政策的落实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白领阶层、外来人群为主的中产阶层逐步壮大起来,引起对东莞市的房地产需求结构相应变化。,三大产业比例、人口结构,6,宏观分析东莞概况,东莞个体经济的发展 截至2006年,东莞市个体工商户达到29.3万户,仅次于深圳市(35.8万户),超过广州市(28.5万户),居全省第二位。东莞消费能力 2006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8.28亿元,比年初增长20.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9842元,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768元,增长18.1%。,伴随全市整体经济的持续快
5、速发展,东莞市城乡居民消费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个体经济的增长使东莞的中产阶层更加壮大,个体工商户成为东莞房地产消费的实力阶层;居民消费力的增强直接体现在对市场楼价的承受能力增强。,个体经济、居民消费力,7,宏观分析城市发展与规划,东莞区划 东莞按照功能定位及经济结构的不同形成“一心两翼八大中心”的行政区划,将周边28镇按照经济吸附力形成八大中心镇区;东莞的行政区划调整也将在此基础上提上议事日程。“一心两翼”:以中心区为市域发展中心,以常平和虎门为东西两翼带动城镇带发展。,东莞“一心四城八大中心”的区划,加强城区的城市中心功能定位,城区的城市配套等的加强了城区对镇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城市
6、格局:一心两翼、八大中心镇,8,宏观分析城市发展与规划,为符合国六条政策,“十一五”期间东莞市主城区居住用地规划结构调整为“二带、二区、三片、多点”的模式:二带:轻轨沿线居住带和东莞水道沿岸居住带;二区:即近期规划中提出的中央生活区和松山湖商务居住区;三片:即胜和亨美片、立新火炼树片、水蛇涌片旧村改造的地区;多点:包括近期规划中的“员工村”和开发条件业已成熟、存量土地比较集中的地区。,主城区居住用地规划结构,2006-2010东莞住宅建设规划,9,宏观分析城市发展与规划,在此规划的指导下,规划市区包括六大片区,即新城中心区、旧城区、东城北片区、东城南片区、篁村片区和万江片区,东城区板块的城市功
7、能将得到不断完善,对周边镇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大大加强;对外来都市白领、个体工商业者的吸附能力将大大提高。,规划的影响,10,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06年,全市洋房销售面积216.41万平方米,占住宅总销售面积的85.9%,比05年同期增长了43.4%;别墅销售面积35.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5%。06年,房地产销售总额94.13亿元,同比增长58.1%;其中,住宅销售总额79.40亿元,同比增长62.7%,比05年与04年同期增长35.4%的速度明显加速。,市场需求旺盛,11,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06年,房地产施工面积1431.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223
8、.69万平方米,占施工总量的85.5%;而全年房地产竣工面积仅166.34万平方米,施工、竣工比达8:6,未来12年内房地产供应量大,存在一定的消化压力。,施工面积过大,12,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06年,住宅整体均价3152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3.8%,相比去年16.4%的增长幅度有所放缓;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东莞房价基数较低,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销售均价持续增长,增速放缓,13,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从户型结构来看,80120的依然是主流,占38%;而120 以上的户型与05年相比,有较大提高。说明居民的承受能力在增强,换房的需求正在逐渐展现;80
9、以下的户型比重占22%,比05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与城区小户型的大量供应有很大关系,受国六条政策的限制,小户型的比重还将有很大提高。,户型面积向舒适型过渡,14,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从户型结构看,三房单位仍然是市场需求主流,占52%,但相比05年有所下降;四房以上单位及两房以下单位均有小幅上升,一方面与城区大户型产品及小户型供应相吻合,另一方面说明居民换房需求及外来白领的初始需求在上升,各类户型的需求呈均衡化方向发展。,户型需求呈多元化,15,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从近两年住宅成交情况来看,单价2000元以下的比重大幅下降,2000元以上的单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单价在3000400
10、0元的范围正成为主力需求区间;消费者承受价格的能力不断提高;高价区间的承受能力虽然在增强,但总量依然偏少。,房价承受能力得到提升,16,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从购买客户来看,本地人和境外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外来人口的比重上升明显。随着东莞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外来人口为主的中产白领阶层正逐步壮大,购房需求日渐释放。由于跟深圳之间房价价格差的存在,东莞楼市吸引了很多深圳人的置业,特别是靠近深圳的凤岗、塘厦、清溪、长安、虎门等几个镇尤其突出,随着城际交通的建设和连通,“一小时生活圈”的生活模式必将扩大这种需求。,外地人的购房比例上升,17,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东莞位于深圳与广州之
11、间,到达两地的车程均在一小时左右,随着珠三角城市协作功能的增强,深圳、广州两地对东莞的辐射作用以及经济的融合效应都将增强;东莞楼价的洼地效应将会日益明显,无论是因为心理预期还是外来的消费投资能力,都会促使东莞的楼价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东莞房价的洼地效应,18,房地产政策解读,我们认为主要有几条政策对东莞房地产市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90以下/70%以上”的限制条件对东莞影响有限,这主要是因为东莞最适销的产品面积在80120左右,跟90的限制相差不远,拼凑户型也能解决部分的需求。但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必然趋于严重,由于在规划中要考虑拼凑的需要以及楼栋的增加,将降低舒适度,同时,由于不同人群降低了购
12、买门槛会影响楼盘的档次,从而影响市场需求;“按揭成数”的变化会对经济实用型市场需求产生影响,门槛的提高会影响自住型白领们的置业需求,但对投资性需求影响有限;“五年”的期限则大大打击了短期性的投资行为,由于东莞的长期租赁回报在8以上,东莞的投资历来为长期性投资居多,因此,这项规定除降低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外,对投资行为影响有限;停止别墅用地的供应,使已批出别墅项目价值得到提升,未来几年内别墅的升价效应将得到体现。“两年内限期开发”将加剧市场的产品供应量。,19,政策分析,综观上述政策影响,我们认为政策的影响面集中在人们心理上,使人们观望情绪增加,并不能限制人们的购房需求;政策的背后,提高了地价成本
13、,各种税费的增加,发展商也必然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提高售价,消费者的购房成本增加,购房压力增大。,20,宏观市场分析总结,住宅地域性需求特征明显,中心区对镇区客户的吸引越来越强;城区市场和镇区市场两相繁荣,镇区市场主要围绕镇中心展开,除长安、虎门、厚街等镇外,镇区楼价基本低于城市中心区;东城区板块依据城市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楼盘价值和前景日益展现;人们购买120以上户型的实际需求有所增加,但住宅市场仍将继续以经济实用型产品为主;以外来人口为主的中产阶层逐渐壮大,都市白领和个体工商户将成为主流购房人群;,21,中观分析寮步概况,寮步镇位于东莞市中部,处于东莞市的地理几何中心,东临松山湖高新科
14、技产业园,西靠东莞市中心区的东城板块,是穗港经济走廊的中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区位分析,寮步,东城,松山湖,22,中观分析寮步概况/城市分析,寮步交通,莞深高速,东部快速干线,石大路,五环路,莞樟路,松山湖大道、东部快速、五环路、莞深高速、莞樟路、石大路等在寮步镇交织成一个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出入东莞市区、周边镇区及广州、深圳十分便捷,半小时生活圈已形成;,交通的便利,为寮步的外向型IT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23,中观分析寮步概况/城市分析,城镇布局,寮步镇的城镇布局遵循了现代城市和融入大市区的指导思想,将寮步划分为北区(莞樟路以北)、中心区(莞樟路至松山湖大道之间)、南区(松山湖
15、大道至佛灵湖)、良横区等四个片区,与松山湖、东城形成“三位一体”的城镇规划布局;,新中心城区,南区,北区,良横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中心城区的成形及土地市场的放量,新行政中心区将可能会是未来房地产市场供应的热点区域,由于其完善的配套及其便利的交通,将会成为寮步镇中央生活集中区。,24,中观分析寮步概况/城市分析,寮步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路网完善,已形成半小时便利生活圈,对周边镇区、东莞及深圳置业人群的吸引力很强;在寮步“中心区、南区、北区、良横区”的城镇规划中,项目位于寮步与东城接壤的良横区,区位优势较镇中心弱;项目处于良横区内的百业工业园片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环境缺失。,城市分析小
16、结,25,中观分析寮步概况/经济分析,2005年,寮步镇经济实力在东莞各个乡镇中排名第12位,仅次于虎门、长安、东城、南城、大朗、石竭等镇之后。2005年寮步镇各项经济指标名次如下:,经济概况,寮步镇经济处于中上游水平,26,中观分析寮步概况/经济分析,国内生产总值(GDP),寮步近几年年均GDP增幅达28%,较东莞GDP平均增幅20高出8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居民购买力强劲。,27,中观分析寮步概况/经济分析,近年来寮步利用外资金额稳定,确保了外源型经济的稳步发展,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的稳定发展。外资企业表现活跃,对外出口额逐年拔高,05年出口总额较02年已翻一倍。,利用外资额及外贸出口,
17、28,中观分析寮步概况/经济分析,寮步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商贸活动区域繁荣,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促生三产从业人员,带动地产市场的发展 电子.电脑.电器组成族群企业为寮步镇产业的主导产业,被国家信息产业部定为国家信息产业基地。支柱产业的稳定发展确保寮步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产业结构,29,中观分析寮步概况/经济分析,目前,全镇已投产的外资企业500多家,700多家民营企业。总投资额近20亿元,国民生产总值60多个亿。寮步镇形成了电子.电脑.电器组成族群企业为支柱产业为主工业体系。尤其是以数码产品(占出口额的80%)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韩国三星集团,香港伟易达集团,日本先锋公司
18、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在寮步投资设厂。,产业支柱,外资企业大于民营企业,众多知名外资企业的进驻带来大量的高消费人群,为房地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客户来源。,30,中观分析寮步概况/经济分析,人口结构,2005年本地人口6.4万人,外来人口18.63万人。随着本地人口结构的优化,外来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中端消费群体逐步成长,呈良好的发展势态,未来两年内将会成为房地产消费的主力。,近年外来人口数、户籍人口处于上升阶段,居住面积需求上升,31,中观分析寮步概况/经济分析,人口消费力,寮步近年社会消费额不断递增,升幅稳定,居民消费额不断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有待激发。,寮步近年社会储蓄余额不断递增,增幅稳定,居民
19、存款增幅稳定,居民消费潜力需要挖掘。,寮步居民消费能力有待深入激发,消费市场即将释放,未来看好。,32,中观分析寮步概况/经济分析,寮步经济在东莞各镇区间处于中上游水平,经济发展迅猛,居民消费力强劲;寮步镇以外向型经济体系为主要发展渠道,吸引了世界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大量外资企业的落户,带动了寮步镇高新产业的强劲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加速了工业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也为房地产消费带来大量中高收入人群,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分析小结,33,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34,区域房地产市场概况竞争格局,东城东板块,理想名苑,海悦花园,三正世纪豪门,怡丰翠云轩项目,银湖花园,万科城市
20、高尔夫,新天地华庭,星城国际,新世纪星城,翠湖花园,片区板块,嘉湖山庄,天骄峰景,国源城市广场,美丽365,镇中心板块,中心区项目,太和花园,比华利山庄花园,五环路项目,时富花园,花园城,本项目将受到东城东板块和寮步镇中心楼盘的双面挤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35,区域房地产市场概况,片区板块分析,片区的房地产开发起步比较早,经过早期房地产项目的消化,片区范围内相当部分个体工商业者、企业白领完成了首次置业;片区早期的房地产项目规划比较凌乱、价格低、档次不高;片区的配套设施缺乏、人文环境较差,片区形象有待提升。,36,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随着东莞郊区城市化的推进,东城东板块中高档楼盘汇聚,花园城、
21、新世纪星城、翠云轩等项目与本项目形成强大的威胁;中高档楼盘的聚集开发,东城东板块概念的炒作,促进了板块开发价值的迅速提升;受东莞中心区楼价高涨的影响,都市白领的置业目光逐步转移到城郊或城市相邻的周边镇区,东城东板块,37,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镇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镇中心房地产项目的兴起,海悦花园、海悦中央美域、三正世纪豪门、理想名苑、香槟城市花园、星城国际、国源城市广场、美丽365等中高档楼盘汇聚,市场竞争激烈;镇中心区的生活配套完善,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很强,对本项目形成较大威胁;镇中心区的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本地市场需求旺盛。,寮步镇中心板块,38,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东城东板块和镇中
22、心板块对本项目形成双面挤压的态势,项目面临突围的难题;项目所在片区受早期房地产项目的影响,片区项目的整体形象较差,项目面临改变片区形象的难题;经过早期房地产项目的消化,片区的大部分置业者已完成了首次置业,项目面临客户群不足的难题;东城东板块的楼盘综合素质较高,产品和目标购房人群相互重叠,项目面临目标客户被分流的难题;镇中心板块的区位优势明显,配套完善,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极强,本地市场被镇中心楼盘所控制,项目面临本地市场缺失的难题;,区域市场分析总结,问题:项目面对众多难以改变的劣势,应利用什么样的优势进行突围?,39,PART2 项目分析,深入剖析项目,扬长避短,提升价值。,40,41
23、,项目分析/总体经济指标分析,地块评价:可归为中大型项目,各项指标均较优,但地块在东西走向被两条城市道路割裂成三个地块,南北走向被高速路、高压线夹迫,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居住价值。,42,项目分析/一期经济指标分析,一期地块指标,地块评价:从孤立角度来看一期地块,归为中小型项目;必须将一期与二期、三期地块综合考虑,强调项目整体性、配套共用性、社区文化 同一性等,以弱化规模劣势。,43,44,项目分析/项目四至分析,N,S,E,W,北面临汽车东站,景观资源缺失、噪音污染较大,但同时给项目交通带来便利因素,可一定程度上化解地段较偏的劣势;,南面为待开发地块,从中远期来看可增加片区居住氛围及配套,近期景
24、观较差、环境杂乱;,西面为莞深高速路,存在灰尘及噪声干扰,对项目西面的压迫感较强;另外,部分住宅可观看黄旗山余脉远景;,东面为村民住宅区及工厂,环境凌乱、视觉差,人文价值缺失,商业价值不大;,北面,南面,西面,东面,45,项目分析/一期四至分析,N,S,E,W,北面为项目三期,中间由东升路隔断,交通便利,来往车辆较少,噪声干扰不大,无景观资源,同时商业价值不大;,南面为项目二期,中间由城市规划路隔断,但来往车辆少,噪声干扰不大,无景观资源,商业价值可以挖掘;,西面为莞深高速路,存在灰尘及噪声干扰,对项目西面的压迫感较强,对注重风水因素的客户影响犹大,降低了居住价值;,东面为村民住宅区及工厂,环
25、境凌乱、视觉差,人文价值缺失,商业价值不大;,北面,南面,西面,东面,46,项目分析/四至分析小结,优势:交通干道四通八达,项目北面与南面均与城市道路相连,可达性强;东城车站为暂无私家车的客户带来了便利性;莞深高速车流量大,使项目昭示性好;劣势:项目东面临近村民住宅区及工业厂区,环境凌乱,视觉景观差;项目西面紧靠莞深高速路,受到噪音和和粉尘的干扰;项目四周无优越景观资源,阻碍了项目档次的提升;,化解策略:1、扬长避短;2、在地段、环境、景观等不可变劣势的情况下,着重项目形象建设、社区文化等精神层面的提升。,47,48,项目位于东升路段,在寮步镇与东城相接处,距离寮步镇中心较远,但距东城东版块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莞 天道 地产 项目 营销 策略 24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3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