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阅读策略的略读课文教学——以《青山不老》为例 论文.docx
《指向阅读策略的略读课文教学——以《青山不老》为例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阅读策略的略读课文教学——以《青山不老》为例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指向阅读策略的略读课文教学以青山不老为例【摘要】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略读课文的频率是越来越高,到六年级出现一个单元有两篇略读课文,六上第六单元就是如此。略读课文到底怎么教?简单地说,就是把前面精读课文里面学到的阅读的策略,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手段,更多的用到学生的自学自读当中去。本文就以笔者执教的青山不老为例,谈一谈部编教材中略读课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关键词】部编小学语文略读课文阅读策略语文能力的核心是阅读,学生学习语文应当着重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指什么?是指通过阅读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一种阅读策略。小学语文的
2、略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叙述了一位晋西北的山野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创造一片绿洲的故事。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为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策略,笔者在教学青山不老一文时做了以下尝试。一、抓课题,找准切入口课前,我先板书出示“青山不老”,请学生说说与“青山”的有关的诗句或俗语,然后质疑:青山本来就不会老的,作家梁衡借这篇文章想表达怎样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二、抓关键问题,概括主要内容课文导读中有两个阅读任
3、务:默读课文,说说(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呢?了解这一阅读任务后,同学们带着这阅读任务,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我要求同学们,和问题有关联的重点读,没有关系的跳过。教学中发现,同学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很快就锁定第4、1、5自然段,但找到后只是照书读书。在老师的提醒下,很快回过味来,从关键段中概括关键信息,很简洁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然后,学生又将这两个问题有机地整合成一个问题,很完美地回答后发现,用抓关键问题的方式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样,学生既巩固了书本第三单元习得的“有目的的阅读策略”,又学会了新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同时为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4、,理解作家所要表达的观点做了第一层次的铺垫。三、抓住关键词,感受人物形象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在学习时,整个课堂课由关键词“奇迹”作为中心展开教学。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我要求同学们围绕课题下方的阅读问题,再次品读课文。先找找课文中描写青山的语段,想想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带领学生从面上,从点上,从一组震撼心灵的数字上感受奇迹的壮观,奇迹的了不起。如在教学理解“在15年如一日的植树中,老人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一句时,用我们的学校、教室的面积与“3700亩林网”进行比较,从直观上让学生理解了老人创造的奇迹,然后再出示一组曾经的山沟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山不老 指向阅读策略的略读课文教学以青山不老为例 论文 指向 阅读 策略 略读 课文 教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30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