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有机肥.ppt.ppt
《第九章有机肥.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有机肥.ppt.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有机肥料,第一节、有机肥料概述第二节、有机肥料的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有机肥料是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及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肥料之统称。1 有机肥料的分类有机肥按其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可以分为四类:粪尿肥:人粪尿、畜粪尿、禽粪、厩肥等堆沤肥:秸秆还田、堆肥、沤肥和沼气肥绿 肥:饲料绿肥为主杂 肥:城市垃圾、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油粕类 肥料、污水污泥等,第一节、有机肥料概述,根据来源和循环利用方式,可将有机肥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绿色植物再循环 农作物副产品再循环 动植物废弃物再循环,绿色体再循环(绿肥等),副产品再循环(饼肥、秸秆等),废弃物再循环(厩肥等),直接还
2、田堆沤肥、饲料,直接还田堆肥、褥草饲料,直接还田堆沤肥、沼气肥,土壤作物系统(养分与能量再循环),有机肥利用与再循环方法,粪尿肥、堆沤肥、秸杆及绿肥是我国有机肥料的主体,2、有机肥料的特点 1)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 2)养分全面,但是含量低,肥效长而慢 以有机质为主,同时含有各种矿质养分,是一种完全肥料 3)作用多样,环保作用 提供养分、改土、活化土壤微生物等 节约能源、净化污染土壤、废弃物再利用等 4)成本低,但是体积大,使用不方便,常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特点比较,肥料特点 有机肥 化 肥,种 类 多 较 多 有机质 含量高 无 养 分 全面而含量较低 较单一而含量高 肥 效 缓慢,有后效 迅
3、速,难持久改土作用 良好 无直接改土作用,3、有机肥料的作用 A、营养作用 1)直接提供作物各种养分 在矿化分解过程中将各种矿质养分和有机养分不断地释放。2)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 提高土壤中磷和化学磷肥的有效性 促进化学氮肥的生物固定,减少氮的损失 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B、有机肥料的改土作用 1)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 激发效应:加快或减慢土壤原有有机碳的分解 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水稳定性团聚体、CEC、土壤结构、孔隙状况(表10-2,10-3)3)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土壤酶(表10-4,10-5)4)改善土壤环境 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消除或减轻土壤中有害物质对农作物的危害和
4、污染 但是,必须是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长期黑麦定位试验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Sauerbeck,D.R.,1982),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红壤耕层物理性状的影响(孟赐福、周善达等,1987),C、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多个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对农作物有良好的增产作用。配合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方法比较:可提高小麦、玉米中蛋白质(2.0-3.5%)、氨基酸(2.5-3.2%)、面筋(1.3-3.6%)的含量 降低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提高维生素C含量 提高大豆粗脂肪(0.56%),亚油酸(0.31%)和油酸(0.92%)含量 总之,多施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活性和生物
5、繁殖能力,从而提高土壤的吸附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4 有机肥料的发展趋势(1)传统有机肥料的使用呈萎缩的趋势 原因:养分含量低;肥效缓慢;制作和使用有机肥料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等(2)商品化(商品有机肥)特点:价格相对于化肥(等效养分)便宜 施用较为方便 有机肥在培肥土壤方面有优势(3)绿肥、沼气肥很有潜力,值得发展、推广,我国农田养分投入中有机肥结构的变化,年份 肥料投入总量 有机肥所占比重(%)(万吨)总量 N P2O5 K2O1949 444 99.9 99.6 100 1001957 726 94.9 88.9 96.2 100 1965 974 81.9 71.4 73.2
6、99.91975 1710 68.6 53.8 57.8 97.61980 2488 49.0 31.2 44.3 93.51985 3218 44.8 28.9 40.0 85.81990 4127 37.2 23.4 30.9 77.91995 5295 32.1 21.6 24.9 66.9 2000 6028 30.3 20.9 23.7 57.4,5、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效果,(1)促进作物增产、化肥增效各有特点,配施可互相取长补短,缓急相济,平衡养分供给 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养分齐全但含量低,肥效稳而长 化 肥:有效养分高,肥效快,但养分种类不全,不含有机质有利于相互提高利用
7、率氮肥-有机肥:化学氮肥能促进有机肥料的矿化,提高有机肥的肥效 有机肥可促进化学氮肥的生物固定,减少无机态氮的硝化及反硝化,延长化学氮肥的供肥性能磷肥-有机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磷肥的肥效,有机肥中P、K有效性较高,可补充化学磷肥、钾肥的不足 有机肥中含有各种微量元素,且有效性较高 螯合物形态存在,避免了土壤的固定作用(2)改善作物品质 营养品质 食味品质 外观品质(3)培肥土壤,用养结合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加土壤无机有机复合体和阳离子代换量 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如微生物、酶)降低环境压力,改善环境条件,有机肥料的种类、性质与施用,第二节,一、粪尿肥与厩肥,1 人粪尿(1)人粪尿的成
8、分 人粪:食物经消化后未被吸收而排出人体外的残渣人粪的成分 7080%水 20%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酶、粪胆汁、臭味物 5%灰分:钙、镁、钾、钠的硅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 混有多种消化液(酶)、微生物、寄生虫 人尿:指食物经消化吸收,并参加新陈代谢后产生的废物和水人尿的成分 95水 5水溶性有机物和无机物:1 2尿素、1氯化物及氨基酸、磷酸盐、铵盐、微量元素、生长素等其他成分,人粪尿的平均肥料成分含量(%)种类 水分 有机质 N P2O5 K2O人粪 70以上 20左右 1.0 0.5 0.37人尿 90以上 3左右 0.5 0.13 0.19 人粪尿 80以上 5-10 0.5-
9、0.8 0.2-0.4 0.2-0.3,按农村6亿成年人计,全国人粪尿所排放的养分达580万吨,若50%被利用相当于有机肥总量13-20%。,人粪尿的主要养分含量及成年人年排泄量,人 粪 90 20 1.0 0.5 0.37 4.5 2.3 0.7,人粪尿,人 尿 700 3 0.5 0.13 0.19 17.5 4.6 2.8,项别年排泄量 有机物 N P2O5 K2O,(Kg),(%),(%),(%),(%),0.2-0.4 0.2-0.3 22 6.9 3.5,790 5-10,0.5-0.8,(2)人粪尿的性质 人粪尿含N较多,P、K较少,C:N比小(约5:1),属高氮的速效性有机肥
10、人粪呈中性;人尿呈弱酸性,不含微生物 人尿组分较简单,速效养分高,P、K均为水溶性,90%N以尿素、铵盐形态存在 人粪组分相对较复杂,主要以有机物态存在,但是相对于其他 有机肥较简单(3)人粪尿的合理施用 需经腐熟无害化处理 作物:适用于一般作物,不宜用于忌氯作物 土壤:适用于一般土壤,干旱地区盐土上要慎用 肥料配合:配施磷、钾肥及其他有机肥 施用技术:基肥、追肥,尤其宜作追肥;人尿还可以作浸种,2 家畜粪尿(1)家畜粪尿的成分 家畜粪: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氨基酸、脂肪 酸、有机酸、酶及无机盐,为富含有机质、N、P较高 的有机肥 家畜尿:尿素、尿酸、马尿酸及无机盐,为富含NK的肥
11、料(2)家畜粪尿的性质 家畜粪:N为迟效性,大部分N为有机态,C:N大于人粪,肥效 较慢;含有木质素,腐解过程可形成腐殖质;P、K肥 效较高。家畜粪N、P、K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5、30 40、6070。,家畜种类 水分 有机质 N P2O5 K2O猪粪 85 15 0.56 0.40 0.44猪尿 97 2.5 0.30 0.12 0.45 猪厩肥 72 25 0.45 0.19 0.60马粪 76 20 0.55 0.30 0.24马尿 90 7.0 1.20 0.01 1.50马厩肥 71 25 0.58 0.28 0.53牛粪 83 15 0.32 0.25 0.15 牛尿 94 3.0
12、 0.50 0.03 0.65牛厩肥 78 20 0.34 0.16 0.40羊粪 65 28 0.65 0.50 0.25 羊尿 85 7.0 1.40 0.03 2.10羊厩肥 65 32 0.83 0.23 0.67,家畜粪尿及厩肥中养分的平均含量(%),表 家畜尿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占全氮%),(3)几种常见家畜粪的特点 猪粪:质地较细,纤维少,C:N比小;含大量氨化细菌,易腐熟,但由于含水分较多、纤维分解菌 少,分解较慢;N、P、K养分含量和CEC高,但Ca、Mg含量低于其他家畜粪;猪粪劲柔,后效长;适用于各种作物、土壤,可作基肥、追肥,牛粪:质地细密,含水分高,通气性差,分解缓慢,
13、发酵温度低,为“冷性肥料”;养分低,尤为氮素,C:N比大,CEC居中;一般作基肥;对改良质地粗,有机质低砂土有良好作用,马粪:纤维素高,疏松多孔,水分少,含有较多的高温纤维分解菌,故腐熟分解快,发热量大,为“热性肥料”有机质高,N、P、K与猪粪的相当。羊粪:质地细密但干燥,养分高,有机质、N、P、K、Ca含量都高于 牛粪、猪粪和马粪;为“热性肥料”,(4)家畜粪尿的贮存 垫圈法 材料:秸秆、杂草、泥炭、干细土 优点:利于养分保存 缺点:卫生条件差 冲圈法 优点:卫生干净,尤为利于大型养殖场 缺点:养分损失,3.厩肥 厩肥: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1)、厩肥的积制方法1)深坑法
14、:0.61m深的坑;北方常用 优点:缺氧积制,有利于保肥,厩肥质量好,肥效高 缺点:积制时间长,不卫生,增加起圈劳动力 2)平坑法和浅坑法:0.150.2m深的坑;南方常用 优点:卫生 缺点:需常清运,并需圈外积制场所,3)紧密堆积法 低温且温度变化小,嫌气下分解腐熟。养分(N)损失少,形成较多腐殖质,但分解腐熟较慢 细菌、虫卵、杂草种子残留多4)疏松堆积法 好气分解腐熟,堆内温度高达6070,短期内分解腐熟 杀死细菌、虫卵、杂草种子较彻底;养分损失大,形成较少腐殖质 5)疏松紧密堆积法 疏松堆积23天堆内温度达6070,温度稍降后再紧密堆积。,2)、厩肥的分解转化A、有机物的矿质化作用 不含
15、氮有机物:多糖 单糖 CO2+H2O(好气条件)多糖 单糖 乙酸、乳酸 CH4+CO2(嫌气条件)含氮有机物:蛋白质 氨基酸 NH4+NO3-N2,N2O 尿酸 尿素(NH4)2CO3 含磷有机物:含硫有机物:嫌气下可产生H2S,B、腐质化过程 木质素 氨基酸 纤维素 多酚化合物 醌 苯醌亚胺 腐殖质 多酚氧化酶,(3)、厩肥的成分、性质与施用1)厩肥的成分与性质 因垫圈材料种类和用量、家畜种类、饲料优劣等而异(表118)新鲜厩肥C:N比大、含大量木质素、纤维素,不宜直接施用,否则发生土壤微生物与作物争肥争水,淹水下还会加剧反硝化 作用 腐熟厩肥由于质量差异大,当季利用率不一样,一般:N:10
16、30%,P:3040%,K:6070%厩肥的施用 一般作基肥,撒施或集中施,应配施氮肥、磷肥,2)家畜粪尿及厩肥的合理施用 猪粪和猪厩肥: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牛粪和牛厩肥:冷性肥料,有利于改良有机质少的轻质土壤 马粪和马厩肥:热性肥料,可用于改良质地粘重土壤 羊粪和羊厩肥:热性肥料,是一种优质有机肥,适用于各种土 壤和作物 厩肥和家畜粪一般做基肥施用,全面撒施或集中施用均可。用量约为1500022500 kg/ha。注意与化学氮肥、磷肥配合施用。,二、秸秆与堆肥,1 秸秆还田(1)秸秆的成分与性质(表12-1)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占有机物干重63.885.6%蛋白质、醇溶性物
17、质等,占有机物干重2.64.8%营养元素:N、P、K、Ca最高,但是因作物种类而异,豆科 作物含N较高,禾本科作物含K较高,油料作物含N、K较高(2)秸秆在土壤中的转化1)转化 与厩肥相似(图12-1),图12-1 作物秸秆在土壤中转化的图示,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较易分解,木质素难分解 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和放线菌 在酸性、低温、潮湿土壤中以真菌为主 在半干旱地区土壤中以细菌的作用较重要 在中性偏碱干旱土壤中放线菌作用较强 分解速度:几周内可分解60-70%木质素:难分解,只有在好气条件下才能分解 分解微生物:主要是分解能力较强的放线菌和真菌 分解速度:一般在4个
18、月后,仅分解25%45%,2)影响秸秆在土壤中转化的因素A、秸秆的化学成分(表12-2)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醇溶性物质和水溶性物质分解最快;纤维素、半纤维素次之;木质素分解最慢。C/N比和木质素含量决定秸秆在土壤中转化和腐质化作用强弱 稻麦根系、麦秆:含N1%,木质素1721%,较难分解 稻草、玉米秸秆:含N1%,木质素 13%,易分解 需补充适量的氮肥,土壤含水量 保持田间持水60%80%,有利于秸秆的腐烂;土壤长期淹水(如水田)还会产生大量的还原性物质。温度 适宜水分下,温度高,分解快,残留土壤中的有机质也少 土壤质地 分解:黏土砂土,因为砂土通气好,有利于好气微生物繁殖 腐质化系数:黏土
19、砂土 其他因素 秸秆数量、细碎程度、耕埋深度、施用均匀性等,补充土壤养分,提供植物营养,尤其是钾素 保持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固定和保存土壤氮素固氮菌提供碳源,促进固氮作用 促进微生物繁殖,促进土壤中氮的生物固定刺激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化土壤养分 尤其是磷素养分的活化,(3)秸秆还田的作用,(4)秸秆直接还田技术,1)秸秆还田方法 直接翻压 尽量将秸秆粉碎撒入田中,再翻压入土 覆盖还田 结合水土保持、少(免)耕技术覆盖土壤:作物生长期间将粉碎秸秆覆盖于行间;残茬覆盖 留高茬还田,2)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秸秆还田量和时间 还田量:以22503000kg/hm2为宜,温暖多
20、雨季节可多些 还田时间:旱地,播种前1545天;水田,插秧前710天 配施速效化肥 配施化学氮肥或腐熟人畜粪尿,调节C:N至25:130:1 不宜配施硝态氮肥,以免反硝化脱氮 水分管理 旱地: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80%水田:浅水灌溉,干干湿湿,排水烤田相结合 其他 避免病虫害蔓延,2 堆肥(1)堆肥的原料 堆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动物性有机废弃物在好 气条件下经过微生物腐解转化而成的有机肥 堆肥材料:主要以秸秆、落叶、有机垃圾等为原料,配合一定数量的人 畜粪尿肥和或化学氮肥。堆肥原料分为三类:不易分解的物质:包括秸秆、杂草和有机垃圾等,含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C/N比大,一
21、般在6011001之间。促进分解的物质:包括人畜粪尿、石灰、草木灰、污水污泥和适量的化学氮肥等,其作用是调节C/N比和酸度,并补充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 的生长繁殖和分解活动 吸收性强的物质:主要是泥炭、泥土等物质 其作用是吸收堆制过程中释出的水溶性氮、磷、钾养分(2)堆肥的性质(表12-11)与厩肥类似,其养分含量取决于堆肥的原料和积制方法 堆肥有机质丰富,C:N较小,富含N、K及P,尤为K(3)堆肥的堆积方式与堆肥类型 按照堆积方式分:普通堆肥和高温堆肥 按照所含的主要材料分:厩肥质堆肥、泥土质堆肥、秸秆质堆肥,(4)堆肥的基本原理及微生物学过程 基本原理: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堆肥的有机
22、物质分解、腐熟成优质肥料。2)堆肥堆制阶段A、发热阶段 堆肥初期(12天)被分解有机物:易分解有机物质如简单糖类、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产生大量的热量,不断提高堆肥的温度 主要微生物:以中温好气性微生物为主,主要有无芽孢细菌、芽孢细菌和霉菌等。需要好气条件,B、高温阶段 堆制23天后堆肥温度50,1周内达70;维持20天左右 被分解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等。发热阶段尚未完全分解的易分解有机物质的分解同时进行。产生大量的热量,堆肥温度6070 主要微生物:以好热性微生物为主 腐殖化过程开始,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同时进行 高温杀死有害生物,C:N比明显下降,C、降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有机肥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3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