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与诗词格律.ppt
《音韵与诗词格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韵与诗词格律.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音韵与诗词格律,第一节 汉语音韵学概述,一、音韵学内容二、音韵学的功用三、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什么音韵学?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汉语语音古今沿革的一门学科,它对各时期汉语音系进行音类的分析和音值的构拟。,一、音韵学内容,2、音韵学的研究对象。我们今天研究古代语音,只能根据单个汉字在历史时期的不同读音,进而了解语音的历史变化。,3、音韵学的历史分期:,上古时期先秦两汉,称古音学。中古时期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以陆发言切韵为代表,宋陈彭年广韵保存了原貌,称今音学。近古时期 元明清,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代表。另外,宋元时期,有些音韵学者以图表形式分
2、析韵书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一门学科,称为等韵学。如韵镜、七音略等。,4、古今语音研究的异同:,共同点:都以语音为研究对象,都要从结构构成入手分析语音。不同点:(1)目的不同。现代为审音、正音、规范语音等;古音研究为解决阅读古书,如古音通假、古书读音、假借、诗词格律等。(2)研究材料不同。现代有口语材料,古代只有间接材料,如韵书、韵文、注音等。(3)研究方法不同。现代以平面描写为主,古代更注重纵向表述,古今对比等。,二、音韵学的功用,笫一、为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第二、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更加规范;异读词审音:缔(di、ti)二音,广韵属霁韵,与弟同,故读(di);械(xie、g
3、ai)二音,广韵胡介切,属匣母,齐齿呼,应读细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是根据古今音变规律进行审读的。,第三、进行方言调查、推广普通话。鞋:普通话xi 山东xii 湖北hi 中古音ai街:普通话ji 东北gi 广东gi 中古音 kai第四、用音韵知识查阅古代的工具书。康熙字典:火,虎果切并货上声辞 源:言,语轩切平元韵疑第五、解读古代文献;如通假字、破读、同源词等。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亡:明母,阳部 无:明母,鱼部,第六、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uai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平平平仄仄 一岁一枯荣。仄仄仄平平野火烧不尽,仄
4、仄平仄仄 春风吹又生。平平平仄平远芳侵古道,仄平平仄仄 晴翠接荒城。平仄仄平平又送王孙去,仄仄平平仄 萋萋满别情。平平仄仄平,三、音韵学的基本概念,(一)关于声母的术语,1、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又称“声”、“纽”、“声纽”、“音纽”“声类”等。(唐以前声母用反切上字表示,或叫双声,同一声母用字可不同。如:“d”这个声母就可用“德、得、冬、端、丁、多”等表示。),唐代参照梵文“体文”创制字母,古人翻译佛经要学习梵文,梵文的字母叫“悉昙”(siddham),分为两种:一种叫“体文”(即声纽),一种叫“摩多”,又叫“转声”(即元音)。唐人受梵文“悉昙”体文的启发,参照藏文字母体系,给汉语创制了字母
5、。,唐末和尚守温30字母与宋人36字母比较,唇音不芳并明【非敷奉微】;舌音端透定泥【娘】是舌头音;知彻澄日 是舌上音;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床】是正齿音;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2、五音 七音,梁顾野王玉篇里有“五音声论”。附会 五方,各举八个例字。如:东方喉声 何我刚谔可康各。,3、清与浊,隋书载(魏)李登声类“始判清浊”。唐孙愐唐韵序:“切韵者,本呼四声,引字调音,各有清浊”。,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zh ch sh r z c s,双 唇 音唇 齿 音舌 尖 音舌 根 音舌 面 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韵 诗词 格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