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doc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一、教材解读我们所用的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主题式”的单元编排方式。本册书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自然”,其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山中访友和草虫的村落,两篇略读课文山雨和索溪峪的“野”,还有一个“口语交际 习作”和“回顾 拓展”。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对大自然的感受: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因此,
2、让学生喜欢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就是本单元在人文内涵方面的目标。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不仅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而且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除了主题相同,本组课文在表达上也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这一点在单元导读的第二部分和“回顾 拓展”中交流平台都有提到,因此,“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是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点,同时也是本册的一个学习重点。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来落实读写训练点。
3、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所有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才能确定“做什么”、“怎样做”。所以,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般先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
4、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现在提倡“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构建“生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展与成长,所以今天我们不妨试着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分析一下第一单元应该达成的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组19个生字,理解“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意味深长”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字词)2、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3、背诵、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语言积累。(积累)4、体会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的
5、方法和获得的独特感受,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阅读、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产生投身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热情,领悟到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以上三个维度的目标只是为了表述的明白我们才进行了分述,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三、教学建议(一)谈两篇精读课文的教学。在谈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交流一下有关“文本细读”的话题,因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决定着教学设计,教师的思考影响着学生
6、的思考,因此我们应注重文本细读,不可用教参解读代替自己的思考。文本细读有六种不同的姿态:做为赏者、做为作者、做为论者、做为编者、做为教者、做为学习者。这其实可以看做是从六个不同的角度去读同一文本,每次进出各有所获,避免了对文本的片面解读。1、山中访友:从内容方面来看: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把大自然中的景物当作具有鲜活生命的人来写。古桥、鸟儿、露珠、树木、山泉等这些景物对于作者来说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是具有鲜活生命的可以和自己交流的朋友,作者不是在单纯地赏景,而是在用心灵与大自然中的朋友交流,人与自然融为了一体,让我们的心也和作者一样沉醉在这心灵的对话之中。所以,“体会作者如何倾听大自然,与大自然互诉
7、心声、交流感受”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从写法方面来看: 本文很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特别是想象的运用,非常出彩,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写到:“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胳膊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新奇的想象马上就把读者的心牢牢抓住了,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一起体验变成树的感觉。此外,本文在描写联想和想象时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大量运用第二人称,让读者读来倍感亲切。但是,这种“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学生在欣赏文章时是不容易马上体会到的,因此,如何领悟本文的这种表达方法是学
8、习的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对于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如何巧妙处理才能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呢?显然,琐碎、生硬的分析是一种相当糟糕的方法,我认为比较适用的方法是“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而且是有感情的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学生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体验带入文中,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写出来的。之后,可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摘抄,进行语言积累。最后是“学习模仿,练笔实践”。在前面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趁热打铁出示课堂练笔,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交
9、流。如:(1)你躺在地上看过云吗?想象你幻化成云后的情形、感受,写一段话。(2)每到五一劳动节,月季公园总是姹紫嫣红。假设你就是月季公园里的一棵月季花,请你写写自己的见闻、感受。 加强言语实践是语文课改的两大方向之一,练笔的目的意在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在欣赏完文章语言、手法的妙处后学以致用,较好体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的指导思想。2、草虫的村落 同山中访友一样,草虫的村落描述的同样是一次在大自然中的游历。不同的是,山中访友中作者是直接在与大自然对话,而草虫的村落中作者则始终以观者的角度来讲述他的奇异之旅,我称之为“神游”。新奇的草虫世界深深吸引了每一个读这篇文章的人,因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0、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观察昆虫世界时的独特感受转变成了我们熟悉的人类世界、人类行为,让人倍感亲切。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实地观察一种或几种昆虫,阅读有关昆虫的资料或文章,如法布尔的昆虫记,为后面的学文和小练笔做好准备。教学时,我们一要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要引导学生品味体现作者丰富想象、独特感受的句子,如“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一定要引导学生调动脑海中的已有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小学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教材 解读 教学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