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探放水作业培训讲座PPT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ppt
《煤矿探放水作业培训讲座PPT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探放水作业培训讲座PPT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探放水作业培训,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建国以来,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发,国家制定了安全生产方针,加强了安全立法工作,近几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它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主要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合同法 等。,二是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主要有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等。三是省、自治区、一直辖市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如 山东省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办法 等。四是国务院主管部委、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主要有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救护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 等。,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确立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目标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学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指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
3、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周恩来总理1959年视察河北井陉煤矿时指出:“在煤矿,安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煤矿安全生产方针,1996年12月1日起实施的煤炭法第七条规定:“煤炭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2002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
4、生产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安全第一”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一种认识论,这种理性认识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它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价值,也体现了人们对人类自我生命的价值观。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事故意味着对生命的摧残与毁灭,因此,生产活动中,应把保护生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二,体现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任何一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其前提是该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因此,“正常”是基础、是前提。从生产系统来说,保证系统正常就是保证系统安全。安全
5、是保证生产系统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如果基础和前提条件得不到保证,就谈不到上系统的有效运转。因此,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煤矿安全生产方针,“预防为主”体现了人们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方法论,事故是由隐患转化为危险,再由危险转化而成。因此,隐患是事故的源头,危险是隐患转化为事故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要避免事故,就要控制这种“转化”,严格说,是控制转化的条件。那么,什么时候控制最有效?事物有一个普遍的发展规律,那就是事故形成的初始阶段,力量小、发展速度慢,这个时候消灭该事物所花费的精力最少、成本最低。根据这个规律,消除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消除隐患,控制隐患转化为事故的条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
6、,应把事先预防作为事故控制的主要方法。在生产活动中,把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确保生产的安全,即生产必须安全,也只有安全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而实现安全生产的最有效措施就是积极预防,主动预防。,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综合治理”是从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提炼出的高度概括的方法论,“综合治理”更好地反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特点。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生产环节、各个相关部门和所有相关人员。因此,不是仅靠某个部门、某个环节、个别人就能搞好的,必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坚持“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
7、治理”;只有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事故发生后追究事故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固然十分重要,但对于生命个体来说,伤亡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事故源于隐患。防范事故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要主动排查、综合治理人、机、物、环境各个方面存在的各类隐患,把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一、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原则(一)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量、并重,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国煤矿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原则。“管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对煤矿生产进行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先进有效的管理是煤矿安
8、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即使装备比较差,只要管理科学,相对而言安全生产就有保障。“装备”是人们向自然作斗争的工具和武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培训”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用好高技术的装备和进行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进行。所以,管理、装备和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三大支柱。,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2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整(总)体推进”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必须把预防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性任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治理隐患上来,“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
9、“综合治理”是预防事故和消除职业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是从系统工程的原理出发,全方位、多因素地研究事故的预防方法和根治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二)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与措施 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与措施,推动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责任制落实到位,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守土有责,为官一任必须确保一方平安;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各类企业必须接受政府的依法监管、行业有效指导和社会广泛监督,依法搞好安全生产,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1、加快法制建设步作、依法治理安全 2、坚持科教兴安战略、加快科技创新 3、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制度 4
10、、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管理)体系 7、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制度 8、强化安全生产执法和安全生产检查 9、强化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0、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企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2002 年 6 月 29 日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号主席令发布,自 2002 年 11月 1 日起施行。(一)安全生产法 的立法目的 1 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根
11、据我国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的调整,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通过制定 安全生产法,从法律制度上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确立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定措施。以国家强制力保障这些法律制度和措施得到严格贯彻执行,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3 促进经济发展 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是单纯为安全而安全。因此,制定 安全生产法,防止和减少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使生产经营活动安全健康地进行,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
12、和国安全生产法,2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制度(l)从业人员的权利 要求劳动合同载明安全事项的权利 从业人员与生产经营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与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安全生产法 还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的知情权和建议权 安全生产法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
13、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这一规定包含了从业人员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批评、检举、控告和拒绝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等权 安全生产法 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的紧急撤离权 安全生产法 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
14、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享有的有关赔偿权 依照 安全生产法 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安全生产法 第四十八条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从业人员的义务 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
15、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2000 年 11 月 1 日经国务院第 32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 2000年12月 1 日起施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的立法目的和宗旨是为了依法规范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保障煤矿妥全保护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推动煤炭工业建康发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全监察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和行政执法工作已经有法可依,初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16、。是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任制建设的里程碑。,事故等级的划分和事故报告,根据国务院 2005 年 1 月 26 日印发的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的规定,按照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将事故划分: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4 个等级。,事故等级的划分和事故报告,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 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17、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 000 万元以上 50 以)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 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明确规定的煤矿十五项重大隐患(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二)瓦斯超限作业的;(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的;(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六)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
18、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七)超层越界开采的;(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十一)年产 6 万 t 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十二)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的;,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十三)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的,以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的;(十四)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
19、理机构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十五)有其他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煤矿有上述所列情形之一,仍然进行生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提出整顿的内容、时间等具体要求,处 50 万元以上 20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 3 万元以上巧万元以下的罚款。,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部重要技术规章,于2004年10月18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第16号令发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为第8次修订本。之后4次对煤矿安全
20、规程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编第六章防治水部分条款的决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7号)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共有44条,本次修改了39条,只有5条(第二百五十三、二百七十四、二百七十六、二百七十九、二百八十一条)没有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煤矿企业、矿井应当配备防治水技术人员、探放水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的职责。二是要求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水害预防和预警机制,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撤出井下受水威胁地区的所有人员。三是明确了采掘工作面的探放水方法,井下探放水必须采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
21、行施工。四是增加了新建矿井有关防治水规定。五是对水淹区下采掘作出了明确规定,严禁在水体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开采急倾斜煤层。,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探放水必须由专业人员、专职队伍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探放水。修改后的第二百五十一条要求煤矿企业、矿井必须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建立健全防治水制度,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百八十二条、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井下探放水必须采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探放水。修改后的规程明确要求:严禁使用煤电钻等非专用钻机进行探放水,探放水工应当经
22、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煤矿安全规程,透水征兆: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其中煤层变湿、片帮、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为新扩展内容;将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拆分为产生裂隙、出现渗水。,煤矿安全规程,新增关于河道治理向当地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项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二款:煤矿发现与矿井防治水有关系的河道中存在障碍物或者堤坝破损时,应当及时清理障碍物或者修复堤坝,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是河道管理部门。,煤矿安全规程,存档备查的事项,为责任追究提供依据。第
23、二百五十八条 报废的钻孔应当及时封孔,并将封孔资料和实施负责人的情况记录在案、存档备查。第二进六十一条第一款 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当有专业人员分工观测井上积水情况、洪水情况、井下涌水量等有关水文变化情况以及矿区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并将上述情况记录在案、存档备查。第二百八十五条 探放水结束后,应当提交探放水总结报告存档备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事项第二百六十二条 受水淹区积水威胁的区域,必须在排除积水、消除威胁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开采倾斜、缓倾斜煤层的,必须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有关水体下开采的
24、规定,编制专项开采设计,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事项第二百六十九条、二百七十条: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开采所采取的带压开采、疏水降压、注浆加固底板和改造含水层或充填开采等措施,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报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第二百七十三条第二款 在其他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不具备设置防水闸门条件的,应当制定防突水措施,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矿安全规程,做好两个预报第二百八十五条 矿井应当做好充水条件分析预报和水害评价预报工作,加强探放水工作。,煤矿安全规程,四个专项设计第二百六十二条 受水淹区积水威胁的区域,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放水 作业 培训 讲座 PPT 煤矿安全 生产 方针 法律法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