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专业教育实习论文.doc
《数学专业教育实习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专业教育实习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业代码:070101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实习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实习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实 习 单位 实 习 时间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目 录摘要.II关键词.II正文.3前言.31、中学数学教学改革.31.1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31.2避免教学改革的消极性行为.32、中数学教学培养目标.42.1时代发展以对人们数学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42.1.1应有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42.1.2应掌握一定的数学语言.42.1.3应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42.2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备高数学文化素养的人才.53、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能力要求.63.1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6
2、3.2灵活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63.3探究性、创造性的指导能力.73.4体察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7参考文献.8致谢.8教育改革下教师如何改进数学教学质量Education reform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ers摘要: 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探索活动。教学改革实验的合理性、现实性及针对性,既关系着教学改革的效果及质量,又直接关系着教学实践的改革。因此,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要达到高效益、高质量。以新课标为标志,我国新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地推进。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
3、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顶期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具体怎么做?这对每一所普通中学展开数学教学实践的改革来讲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Abstract: Teaching reform is a complex exploration activiti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rationality and pertinence, bo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ect of teaching reform and quality, but also di
4、rectly affects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form. Therefore,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high quality. Regard new course as a symbol, Chinese new course correction to hitherto unknown strength and scope to push forward vigorously.According to the
5、nationa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set up the new teaching idea, breakthrough outmoded traditional teaching, achieved top period teaching effec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qua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Specifically how to do? This for every ordinary middle scho
6、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e reform started speaking is a difficult task.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数学教学;能力要求;教学理念;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quality of teach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ability; teaching idea;前 言 教学改革实验应是一个探索的活动及过程,但在“如何展开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人们有着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即使是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也不过是按照预先设定的实验方案而程
7、序化地展开,因而预先设定的教学改革实验方案也就成为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展开的基本框架和依据。从表面上看是在积极地展开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探索,但事实上也只是把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作为对预先设定的实验方案验证的“特定场所”,其结果所证明的和所探求的实际上是“教学改革实验方案”自身设想的逻辑自恰性,追求的是教学改革实验的“方案化”。 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首先是美国,继而伸展到世界各地,出现了规模不同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运动。美国在五十年代初期就在大学中进行数学教学改革试验,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对美国刺激很大,美国认为科学落后于苏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基础科学的教育水平低
8、于苏联。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压力,要求进行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另一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大批科学家流人美国,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美国高等教育已赶上和超过了欧洲,并且还有很大的潜力,在纯数学方面尤为显著,大、中学数学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大学里也产生一股学术压力,要求进行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由于这些压力的推动,美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1958年开始就逐步发展起来。美国把改革后的数学叫做新数学。 数学教育者必须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作更全面的了解,对教育过程和数学学科特点作更深入的分析,才有利于调动教学中不同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1、中学数学教学改革1.1教学
9、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普通中学都在积极地展开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虽然在整体上,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费力不小、效果不大”的状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并不是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不足或积极性不高,而是在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一些消极性教学改革行为消解了教学改革实验应有的功能和效力。这些消极性的教学改革行为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教学改革实验的“方案化”追求;2、教学改革实验一味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3、教学改革实验追求“即时效应”; 此外,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中追求“即时效应”的教学改革实验还表现为:重形式,走过场。通过教
10、学改革实验来推进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改造,理应是每所中学都积极展开的探索活动,但许多中学把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仅仅作为“时来风”,搞一下形式,走一走过场,做一做表面上的文章,迎合一下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就万事大吉了。如此,本来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实验不仅没有起到通过教学改革实验推进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改造的功能和达到教学改革实验的效果,反而产生教学改革实验的负效应或零效应,极大地消解了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功效。1.2 避免教学改革的消极性行为 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达成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或目标,避免新课改中教学改革实验的消极性行为,就应处理好如下方面的问题。1、清晰准确地把握教
11、学改革实验的类型与性质,处理好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实践改革之间的关系;2、客观系统地分析教学改革实验的现实要求,处理好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3、确认教学改革实验要探求和解决的问题,处理好方案设计的务实性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改革实验的方案设计也不是主观随意或凭空想象的,必须具有务实性和可行性的原则规定性,如果方案设计仅仅是观念性的或理论化的而不指向实践领域,不是以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或者仅仅考虑方案设计自身的完整性而忽视新课改的教学实践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复杂性,那么,这种方案设计既缺失了务实性,也不具有实践意义上的可行性,也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和价值。但务实性并不意味着微观
12、性和实证性,并不是单一地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还要考虑方案设计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如果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一个不可变化的“模式”,那么就容易陷入“方案化”追求,弱化了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所以,方案还是应该设计的,但必须清晰确认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究竟要探求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方案设计提供价值指向和内容范围,既不能追求“方案化”也不能一味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处理好方案设计的务实性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所设计的方案具有实践的意义和价值。2、中数学教学培养目标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中学数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中学数学教育活动的归宿。人们在探讨中学数学教育的培
13、养目标方面,这些年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我们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处于“运动变化”中的概念,它的内涵理应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变化。笔者通过学习一些有关的论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知识经济时代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以期为提高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质量起一点积极的作用。2.1时代发展以对人们数学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数学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现代数学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及现实世界中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数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说明了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在未来社会中,人们具备更高的数学素养
14、。作为未来的公民应有的数学素养有:2.1.1 应有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数学为人们提提供某些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如直观判断、化归类比、统计推断、合情推理等等。当面临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应能自觉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并努力寻求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办法。2.1.2 应掌握一定的数学语言 当代知识经济越来越发百叶窗,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数学定义的概念、术语层出不穷。例如,表示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预报天气情况的“降水概率”,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百分数和指数”,表示儿童智能状况的“智商”等。数学语言表现出生活的特点。生活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它向人们传递着大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专业教育 实习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