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doc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内容摘要:课程改革以后,就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问题引来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争议。笔者认为没有精心的预设,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哪来动态的生成?“预设”和“生成”原本一家,我们关注“生成”不能摈弃“预设”,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精彩的生成。那么预设什么?怎样预设呢?首先预设教材时删繁就简,深度挖掘文本,并紧紧围绕重点来预设。其次在预设教材的同时,也要关注学情,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立足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以学定教;关注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的放矢。此外,要想精彩生成,教师还得反省自身,不断修炼“内功”,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关
2、键词:预设 删繁就简 教学目标 学情 教学机智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江北区慈城镇中心小学 毛东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照固定的路线实施“硬操作”,结果和许多“美丽的风景”失之交臂。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些生成的美景还必须要有足够的“预设”作铺垫,否则教师就不会用高屋建瓴的眼光审视教材,对学生的“学情”也难以把握,更谈不上课堂的动态推进。因此“预设”和“生成”原本一家,我们关注“生成”不能摈弃“预设”,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精彩的生成。那么预设什么?怎样预设呢?下面就以阅读教
3、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一、立足文本,简化目标“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因而我以为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要通过“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1、删繁就简 突出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在语文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学生也只有在自主的语文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步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一篇文章可作为多
4、种学法训练的材料,进行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的训练与既定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生来说,学法指导宜简不宜繁:学法的内容要简,操作的步骤也要简,让学生易懂易学易用,这样才易于掌握。浙教版第十一册布衣元帅一课是这样设计的: 步骤一、揭题。解释“元帅”,由“布衣”想到了什么?步骤二、先借鉴小标题,以最快的速度明白:、“布衣元帅”指谁?、课文讲了几件事?然后自由读课文。想:分别讲了哪三件事?最后借助小标题和“徐向前”概括事情。(学生读了课文之后很快明白了课文中的布衣元帅指的是徐向前。通过小标题的帮助,学生直奔重点,很快地了解了徐向前的三件事。)步骤三、先看三个小标题,谈每个小标题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尝试着换
5、小标题,并说依据。同时结合品读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学生兴致盎然地读课文,运用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给重新拟的题目非常精彩。)步骤四、再围绕课题,谈对布衣元帅的理解。接着运用拟小标题的方法给课文再拟一个题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中心拟的题目有:人民的公仆、功高盖世的徐向前、一位“普通”人精彩的题目)步骤五、先教师简介徐向前元帅朴素的典型事例,然后充满敬意地朗读总起段,最后让学生谈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学生谈到原来小标题有这么多的用处,既可以帮助我们概括= 主要内容,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内容,还可以帮助我们领会人物品质。谈到了自己已掌握拟标题的方法等)上述案例正是教师在通晓教材的基础上,备课时
6、删繁就简,提炼出对学生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东西:小标题的作用(拟题的方法,帮助概括内容,理解内容,领会中心)。课堂上才没有老师琐碎的分析,学生才会有充分的时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正是围绕一点,大胆地处理教材,预案设计“简单”,教师不用拿着设计好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以跟着学生的思路或学情随时调整自己的预案,与学生真诚对话,学生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课堂才会精彩纷呈。这样看似“简单“的设计,却是实实在在地突出了教学目标,干净利落地向四十分要效率。2、挖掘教材 深化目标实施新课程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怎样挖掘开发好课程资源,巧妙地加工利用
7、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语文的素养和智慧。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本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把课本看成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那就有背于“大语文”的观点了。有位老师上山行这首诗的两个片断:片断一、学生各抒己见“晚”字的理解和理由后,教师用课件出示爱晚亭图片,边讲解:老师也搜集到了关于“晚”字的另一种解释。话说湖南长沙有个名胜叫岳麓山,山上有个亭子,有一年秋天,毛泽东主席到那里游玩,只见山前山后,山上山下,枫林就像火烧一样让人陶醉。毛主席看到这种景象,想起杜牧的这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给这座亭子取名为“爱晚亭”。从这个意义上讲,“晚”字可以理解为深秋的意思。不过在古诗词鉴赏中,
8、关于这个晚字的解释,至今学者专家还存在着分歧,还有人认为是时间长的意思呢!同学们在课外可以继续调查研究,做一个小小的研究者。(课件出示补充资料时,学生神情专注,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当老师讲到这个“晚”字的理解至今学者专家还存在着分歧时,有些学生轻声嘀咕:“放学后,我也去查一查资料。”)片断二、老师引领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查阅的资料理解诗的意思,然后展开想象感受诗的意境,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了诗人的情感后,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两首诗:望洞庭和江畔独步寻花,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讨论声一浪高过一浪。交流时,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却是精粹之作,有
9、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教学古诗时如果仅局限于文本的教学,那么就会使学生造成狭隘的认知。教古诗词贵在积累,教时不妨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或者拓展一些诗歌的写作年代背景,或者是跟诗歌有关的一切有用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上述两个片断,教师先照准课本拓展的切入口,然后再将课本拓展开来,既重视课本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载体,不忽视课本的作用,又选择两首诗,让教材活起来。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使学到的方法得以迁移运用,深化了教学目标。3、重点突破 夯实目标巧选突破点,提出重点问题。这是改变一问一答式课堂教学现状的
10、有效方法。教师可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淘出”极宝贵的可教因素,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人教版第九册军神一开始,在了解一段有关刘伯承的背景资料后,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大意,找出中心句后:步骤一、细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 师: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找、画、读体现刘伯承的句子,在旁边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学生自觉认真地读书,画重点句,并把自己的感悟写在书上。)步骤二、交流“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师:同学们,看了你们书本上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收的。下面,大家一起交流批注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论文 小学 阅读教学 中的 预设 生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