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文本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文本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文本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话中画 画中话 浅议文本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许多公开课上,老师们煞费苦心地搜集大量的图片,想以此为媒介,引领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感悟文本。这样的操作,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船过三峡的公开课堂上,执教老师搜集了近20张三峡美景图,配以悠扬的乐曲,让孩子们的眼睛、心灵也跟着游了一回三峡,真是美的享受!可深入观察,发现这些图片美则美唉,却与文本的语言相关甚微。执教老师紧紧抓住的是架空于教材之上,游离于文本语言的“美景”,那这样的“美景”是否具有可观性?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中第条明确建议:“ 课文背景资料和课外资料延伸拓展要适时、适量、适度,内容应与课文有密切关联”。
2、这样的大费周章却没有落实到“点子”上,实在可惜。反观静静地、淡雅地站在课文中间的文本插图,它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实实在在站在你措手可得的地方,很多老师却因为不够文本插图不够“精美”,不够“华丽”而将之丢弃在一旁。更加可惜!仔细翻阅新教材,“单元导读”、“语文园地” 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生动精美的插图,更别说课文了,可谓是真正的“图文并茂”!这些优美的插图,是一幅幅“话中画”,更是一句句“画中话”,是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真正关注它,有效利用它,深入挖掘它丰富的教学内涵,那么在这块肥美的阅读芳草地上,兴趣的种子会破土而出,抽出思维的叶子,绽放想象的花朵,结出累累甘甜的果实。结合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中第条的明确建议:“阅读教学应遵循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先初读,理解课文内容;再细读,品味语言特色;最后内化升华、练习运用。”这三个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我谈谈自己对文本插图有效利用的尝试。一、初读理解,借图铺垫翻开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一幅幅精美灵动的插图格外引人注目。对孩子们来说,率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一个个文字,正是这一幅幅插图。有效利用文本插图,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不就为初读环节增添一份生意吗?1借插图,营造阅读期待有些插图,能带给孩子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或好奇,或质疑,或入境激发孩子们探索了解的欲望,营造
4、浓厚的阅读期待。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有两幅截然不同的小村庄面貌图。在揭题后,我就把孩子们的目光聚焦在这两幅插图上,强烈的对比反差使孩子们疑窦丛生:同一个小村庄,为什么前后地变化如此之大?在这个小村庄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了问题也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期待,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课文,去感知课文内容了。又如白鹅中两幅憨态可掬的白鹅漫画正是作者丰子恺先生的大作,图上的题字也是丰子恺先生的墨宝,这不正是最佳的“诱饵”吗?在导入揭题,简介作者丰子恺时,我就结合文本的插图,让孩子们欣赏丰子恺关于“白鹅”的漫画和书法,从而激发孩子们拜读他关于“白鹅”文章的兴趣。而孩子们眼尖看到的“错别字”插图
5、上“鹅”的繁体写法,正好让我借机介绍丰子恺所处的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文化背景,也为文章后来“堂倌”“老爷” 等词句的出现等打下伏笔,拉近孩子们与作者语言的距离。 借插图,整体感知内容初读环节,强调的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图文并茂,正好可以帮助孩子们通过观察画面内容,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对文章的感知概括能力。 如教学燕子时,在孩子们初读课文后,对照插图仔细观察,很容易就知道课文写了燕子的特点,燕子给春天带来了无限生机。如教学搭石一课,初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孩子们怎么也无法全面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忽然想起,在新课程四年级段备课会议中,主讲老师提到搭石一课的插图,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我
6、灵机一动,是啊,搭石中一幅简简单单清淡如山水画的插图,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多个文本要素,不就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图片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吗?一试,效果真是不错!在孩子们兴趣盎然的观察中,仔细探究的发现中,争先恐后的的补充中,搭石第一小节的大意“尘埃落定”。反观孩子们,一个个小眼睛闪着亮光,扑红着脸,兴趣十足。二、细读品味,图文对照在细读环节中,许多老师也关注到文本插图的价值所在。但在操作中,或是将插图形式化地出现,或是将插图轻描淡写地“略读”,插图收效甚微。如桂林山水一课中读了“水秀”后,教师出示一张张的图片供学生欣赏。教师问学生:“美吗?” “美!”就这样,图片又被搁置一旁了。这样的操
7、作,真正落实图文并茂了吗?真正实现插图的价值了吗?只有图文对照,才能使课堂“图文并茂”。借图理解孩子们受生活经历和年龄的限制,很多抽象的词语无法理解,或无法在脑中形成相应画面。这时,我们不用急着口沫乱飞,喋喋不休地解释,也不用赶着去电脑中找可用的图片或动画,看看文本的插图吧,它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如颐和园主要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处景观,文本分别配了三副精美的插图。由于颐和园的美景离孩子们太遥远了,在学习“长廊”时,很多孩子不明白什么是“栏杆”、“间”、“横槛”。我让孩子们看着文本的长廊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边对照,你找到他们了吗?大多数孩子通过图文比较,看到了 “红漆的栏杆”,还
8、告诉我栏杆分上下两部分;明白了什么是“间”;通过“横槛上五彩的画”找到了“横槛”。在学习“万寿山”时,文本介绍“抬头一望,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我让孩子们在插图中找一找,学生就能凭借图画,紧扣文中“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等词语,来确认哪座建筑是佛香阁。这样图文对照,不仅理解了这几个词语,而且将这些词语具体化、形象化,也恰到好处地指导了长句朗读时的合理停顿。不仅没接触过的景物生涩难懂,有些常常看到但看不清楚或没留心观察的景象也很“蒙人”。如爬山虎的脚那复杂、细腻的形状介绍:“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学 论文 文本 插图 阅读教学 中的 有效 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