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点句成金势在必行.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点句成金势在必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点句成金势在必行.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点句成金,势在必行 造句是小学语言文字训练的一项重要形式,是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造句对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翻开学生的作业本,造句内容千篇一律。如果是用“好像”造句,同学们的答案几乎都是“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如果是用“只有才”造句,同学们的答案大部分都是“只有好好学习,我们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是一年级的小朋友造出来得句子,我肯定会竖起大拇指。但是四年级还是这般,用我嘲笑他们的话说,那就是档次太低了!那么,如何提高造句训练的质量,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面对学生造句语言单一贫乏,甚至是懒惰的窘境,我作了以下思考和尝试。一、 立足内容
2、,得心应手我们指导学生造句,一定要从内容入手,学生有了造句内容,才能写出内容丰富的句子。有一次,我指导学生用“千钧一发”造句,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千钧一发”这个词的句子,再查“钧”字的意思,字典上“钧”的解释为“古代重量单位,等于三十斤”。“千钧一发”的意思为“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待学生知道“千钧一发”的意思后,我问:哪些情况是千钧一发呢?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大家一连说了很多情况是千钧一发的:有人落水,房子着火,防洪堤即将决口,车祸眼看就要发生,红了眼的歹徒已举起了匕首,老爷爷心脏病突发等,接着,我要学生选择一种情况,用“千钧一发”写一句话,学生写出了一句句内容具
3、体,用词正确的句子:穷凶极恶的歹徒向手无寸铁的姑娘举起了匕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公安人员及时赶到,一枪结果了歹徒;小女孩的皮球滚到了马路中间,她追着去拾,突然,一辆卡车开过来,眼看就要人车相撞,在这千钧一发时刻,一位叔叔快步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小女孩抱了过来学生有了丰富的内容,造句时就会感到省力,而且有兴趣,不会再觉得造句是一件苦事了二、 造句说事,实话实说一次到二年级听课,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已经”造句。学生有的说:“小明己经把作业做好了。”有的说:“小红已经上学了。”课后翻开学生语文作业本,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之类虚拟的人名。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难道我们的身边就没有发生过“己
4、经”发生的真人真事吗?为什么连人名都要捏造呢我一贯要求学生造句必须说“真人真事”,这首先从造句的主体做起,避免出现诸如“小红、小明”之类的人物。现从本班学生的练习本中列举几种真实性主体的类型。 (一)人称代词作主体造句首先要说自己或身边的真人真事,引导学生以我口说我心,此类就是指用“你、我、他”作主体。这其中又以“我(我们)”居多。例:崇敬:看完雷锋这部电影,我对雷锋不由自主地产生崇敬之情。秩序井然:每个星期一,我们全校师生秩序井然地来到操场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二)称谓名词作主体指用“叔叔、老师、妈妈”等学生平时常用的称谓作主体,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如:魅力:孙老师的语文课充满了无穷的魅
5、力,听他上课是一种享受。号召:“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开始了,班长在晨会上号召我们每人每天节省五毛钱,为残疾人献爱心。(三)真名实姓作主体1.以名人、伟人姓名作主体。如:甚至:牛顿搞科学研究多专心啊,甚至把钟表当作鸡蛋给煮了。2.以身边的人名作主体。如:不足为奇:顾昭瀛是我们班的“数学王子”,做对这样的思考题实在不足为奇。(四) 以童话人物作主体造句,也不一定非说身边的真人真事不可,童话中的人物、故事,也是造句的好素材。如:推测:小狮子辛巴真聪明,他能从森林中的一点异常情况就推测到要有危险。造句说“真人真事”,能促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时时留心,注意观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人格层面上培养了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学 论文 点句成金 势在必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