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中高段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浅谈.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中高段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浅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中高段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浅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巧借批注 “略”教“丰”学 小学中高段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浅谈【摘要】略读课文是小语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开展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更加放手,引领学生自读自悟。本文从紧扣文眼提质疑、品词析句促积累、联系旧知写评议、依托文本抒感想、图文结合显脉络、拓展延伸练能力等六个方面入手,着力呈现“教师通过发掘略读课文中蕴藏的批注点,引导学生在学习略读课文时书写批注”的教学策略,力求使学生在学写批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关键词】略读课文、批注、质疑、积累、评议何为“批注”?辞海对“批注”这样解释:“批”,评定、审定;“注”,给书中字句作解释。由此可见,批注就是对文章从整体到局部
2、进行一番评论。古语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做到眼、口、手、脑到位,读、思、评、注并用。学生在阅读时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有得而写,及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心得或适时抓住自己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困惑,批注一旁,不但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也有利于促进他们深入地阅读思考,研究语言。略读课文是小语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标要求略读课文教学“内容上做到粗知文章大意即可。方法上,要求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要更加放手。”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与延伸,略读课文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佳桥梁。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要更加开放,引领学生在
3、阅读实践中自己尝试读懂文本,掌握读书方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到底该如何正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从精读课文中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过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教师精心发掘略读课文中蕴藏的一些“批注点”,并以此为契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略读课文时学写批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逐步提高孩子自主阅读、理解感悟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好方法。一、紧扣文眼提质疑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教学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强调学生自读自悟。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本的“灵魂”。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初,对课题存在
4、困惑、质疑,在课题旁动笔写下自己的疑问。而教师利用这些批注,选取其中的重点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从整体上快速感知文本,不仅能极大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他们进步地阅读思考,理解文本。比如学习第七册略读课文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文前,不少学生就在课题旁写下了自己的疑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指谁?”、“为什么说它是特殊的?”、“这位乘客特殊在哪儿?”在随后的课堂上,学生带着这些自己提出的任务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不仅学习积极性高涨,而且对于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也更明了、透彻。同样,对于第十一册的略读课文大瀑布的葬礼,许多学生都作了文眼批注:“课文中的大瀑布指的是哪个瀑布?”、“它究竟
5、怎么啦?”、“人们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这一系列针对文本标题提出的质疑批注,大大激发着学生自主研读文本的热情和他们强烈的解疑欲望。二、品词析句促积累人教版教材的许多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一样,文质兼美,情趣盎然。对于这类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潜下心来,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细读揣摩。通过圈圈、划划、写写的形式,运用一系列批注符号,标注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畅谈自己的理解感悟的同时,积累祖国的优秀语言。在教学第八册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时,学生在课文插图及有关语句旁批注: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雪峰间的云影比作了白色绸缎上银灰色的
6、花儿,天高云淡,洁白无暇,写得真美啊!”)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蜿蜒无尽、密密的、重重叠叠这些词语写出了天山的树木不仅多,而且非常茂密。”)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真是一片花的海洋,我真想亲自上那儿去看看,感受一下那迷人的风光!”)在这些批注中,学生不但借助各种不同的符号(如划双横线表示重要句子、标着重号表示关键词语、画波浪线表示精彩言辞)把自己认为文章中重要的、精彩的字、词、句等一系列文本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学 论文 小学 中高 略读 课文 教学策略 浅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