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趣味实验的开发研究探微.doc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的开发研究探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趣味实验的开发研究探微.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科学趣味实验的开发研究探微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科学实验的开发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更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性体验。针对本区域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我们提出了通过开发低成本的趣味实验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对培养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小学科学 趣味实验 开发一、小学科学趣味实验开发的研究背景新课程改革后,科学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学实验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原先注重知识教学过渡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由注重实验
2、结果过渡到探究过程。在这一转变中,很多学校及教师产生了不适应,尤其是科学探究背景下的小学科学实验,对教师、学生及实验器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成了实验的趣味性及可操作性下降,教师实验设计敷衍了事,学生对实验不甚了解,影响了科学教学的质量,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反而在低水平徘徊。针对以上现状,我们进行了小学科学趣味实验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旨在改变科学实验操作繁杂,趣味性不高,对师生的吸引力下降的现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趣味性强、实验器材通用性大,并且符合课标要求的实验设计,并且能根据趣味实验的要求,采用就地选材料的原则,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器具作为替代,完成教材中的一些科学实验,总结
3、案例,编撰成操作指南。二、小学科学趣味实验开发的研究范畴1、对现有教材中实验的趣味性开发目前,小学科学课上的实验,有的依然保留有中学理、化、生等实验的痕迹,操作难度大,没有什么趣味性,导致学生不太喜欢上实验课,很多实验只有老师包办代替,草草了事。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中关于“摆”的研究,教材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要求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的次数分别为7次,8次16次。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这个定量实验要求非常高,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如何控制摆动次数来符合实验要求,而真正对于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摆的次数却逐渐模糊,实验操作的复杂性对于教学
4、反而变成了一种干扰。事实上,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初步了解到摆动次数只与摆长有关,与摆幅大小、摆的重量无关,教学目标已经达成,至于怎样通过较为精确的摆长设计来达到规定数目的摆动次数,是无关紧要的。这样的实验,貌似可以通过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定量实验的素养,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趣味性大为降低,学生在多次探索,多次失败之后产生了危难情绪,严重挫伤了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对这个实验进行了趣味性的开发,在学生进行摆动次数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测之后,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细绳和螺母连接起来,制作一个摆,然后将两把椅子背靠背,中间拉上一根长绳子,将摆系在长绳上,通过改变螺母的数量和绳子的长短
5、来改变摆的重量和摆幅,多次实验后探究摆的运动规律。改动之后的实验操作难度大为降低,趣味性增强,学生乐在其中,既经历了探究过程,也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一些科学知识。2、对现有教材中实验的补充性开发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目前,因受器材限制,尤其是大班教学,学生真正参与实验的很少,大多数学生只是做为看客。而趣味实验因取材方便,基本可以做到人人参与,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得教学面向全体落到实处。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中,安排了一个使小潜艇浮上来或者沉下去的实验。实验器材是一个塑料的潜艇模型,一个注射器,中间用塑料管连接,通过注射
6、器来控制潜艇模型中水的重量,来控制潜艇模型的上浮和下沉。这个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为教材配套的套材,很多学校配备的数量有限,只能按实验大组进行分组实验,能动手操作的学生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学生围在一起作为观众,在人多的学校甚至有的学生只能远远的看个大概,学生探究的兴趣大打折扣。有鉴于此,我们对这个实验进行了趣味性的补充开发。一部分学生利用现有套材进行实验,另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带实验器材,进行同质异形的补充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在眼药水小瓶中装一些水,将螺母(或橡皮泥)套在小瓶的瓶口,使小瓶刚好倒立在装有水的大的可乐瓶中,小瓶的底部露出水面一点点;盖好可乐瓶瓶盖,用手轻轻地压扁可乐瓶,再轻轻地放手,观察小
7、瓶的沉浮。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用手轻压可乐瓶,水进入小瓶,小瓶向下沉,轻放可乐瓶,小药瓶中的水因压力变小流出,小药瓶上浮。为了增强实验的效果,小药瓶中装上清水,可乐瓶中滴上一滴红墨水染色,实验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因为实验器材均来自于生活实际,容易获得,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与教材的实验进行对照,虽然实验所用器材的外形不一样,但实验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学成效显著增强。3、对课外趣味实验的拓展性开发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很多科学实验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得以解决,需要课外继续开展。同时,一些和课堂实验相关的探究活动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8、需要在课外进行操作和实践,可用于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由于受到课堂是学习主阵地的传统意识的影响,学生总是把学习活动印刻在课堂上,因此,他们离开课堂主动开展实验的习惯很难养成。主要原因一是其他学科(最主要的是语、数、外)学习任务繁重,学生没有时间主动进行课外探究;二是课外延伸的探究活动趣味性不强,作业的意味浓厚,不能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激情。仍旧举“摆”的实验作为例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摆的摆动次数只与摆长有关,与摆的重量和摆幅无关后,我们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摆的拓展性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制作两个摆长一样的摆,系在一根拉紧的绳子上,拉动其中一个摆让其摆动,观察另一个摆的摆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趣味 实验 开发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