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精选3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精选30篇.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精选30篇关于的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说教法)1.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
3、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3.学情分析:(说学法)(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
4、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4.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
5、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
6、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7)板书(8)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教学程序: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2直线和线段说课稿一、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7、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二、设计思路(一)关于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93-99页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
8、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关于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画直线和线段2、使学生学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教
9、学难点是理解直线的特征(三)关于教学流程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示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的一角的简笔画,组织学生给简笔画中的线条归类,引出课题直线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感、符号感、数学感及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
10、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及两者的异同,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画直线和线段、量线段的方法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线段,分辨出某一物体由哪些线段组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
11、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三、教学过程(相关图形参见课件)(一)设疑激情(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1、多媒体出示描绘校园一角的画面,有假山、流水,还有太阳、小鸟、教学楼以及小树、各种花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感受校园美景,激发热爱学校的情感然后去掉颜色,成为
12、一幅线描画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线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小组讨论完成)4、汇报:以一株花为例,请学生给线分类多媒体显示花变大,各线条间稍分开指名分类,随着学生的指点,线跳入相应的框中,框下分别注有直的线、曲的线5、引出课题:像这样笔直的线,是直线(板书),今天的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直的线(二)引导探索1、认识直线:(1)认识直线的特征:课件出示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的照片,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问:它是什么形状?老师把它这样(用手把线拉直)(变直了),这种线你能给它取个名称吗?(板书:直线)这是一条直线,它有什么特征?教师把毛线一点一点拉长问:还可
13、以拉长吗(可以)现在老师一个人不能把它拉长,谁来帮老师拉一拉?请两位同学上来拉教师问:还可以拉长吗?如果它不断地拉长,请你想象一下,它可以拉到哪儿?从中引出直线的一个特征:无限延长(板书:无限延长),那它有尽头吗?引出直线的另一个特征:没有端点(板书:没有端点)(2)画直线:既然直线那么长,我们能把它全部画下来吗?学生回答:不能所以我们画的只是直线的一部分请同学们试着画一条直线(3)学生汇报交流画直线的工具、方法教师总结(4)判断直线(课件出示):请你认真观察哪条是直线?哪条不是直线?(5)在生活中你见过直线吗?2、认识线段:(1)认识线段的特征: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物体的边是直的,但它有端点
14、,那它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杨浦大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的照片(有的说是线段,那么板书:线段如果没有人回答,那么教师说)请看大屏幕: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之间的一段叫线段(板书:线段)教师画一条线段(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线段和直线比较有什么相同点?(直)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得出线段的特点:有限长、有两个端点(3)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3、量线段(过渡)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画了线段,知道线段有长度,它可以用尺子等工具来测量(1)请你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少长?先别忙着量,你先估计一下这本书有多长,把它写在旁边(教师请几位小朋友说估计的长度)那么它到底是几厘米呢?我们就动手
15、量一量吧(2)请一位学生到上面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教师:老师这儿有一把断尺(实物投影)要量数学书,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师总结:你觉得哪种量法比较快?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见了实际问题:如尺子断了,我们也可以用其它刻度来量(3)量桌子的长度4、画线段(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线段,那么你能画线段吗?(1)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画好后同桌之间相互量一量(2)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3)画一条长3厘米6毫米的线段(实物投影校对)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3数据的分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章内容是八年级数学最后一章,与八年数学下册前几章没什么联系,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考查数据
16、,分析数据,培养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本节课是在已学的基础上进行本章的知识小结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合作交流等能力,加强学生对类比、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2、教材重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所以我设计了5方面的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本章知识的探寻之路,随着问题的逐渐展开本章的只是结果也就逐渐明朗,有利于学生归纳个部分知识点,如此把教材内容还原成生动活泼的思维创造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
17、地学习本着阳光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探寻中学到知识,做学习的主人.3、学习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平均数、方差的计算公式会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极差,能进行计算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逐步具有观察、猜想、推理、归纳和合作学习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意识;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4、教学重、难点:重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归纳及
18、其应用难点: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突破难点策略: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助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丰富、思维积极的状态中进行探究学习,组织好合作学习,并对合作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对于阳光教学模式已基本掌握,他们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讲解问题,并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答题质疑并且学生多数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之中,愿意走向讲台占领学习的主阵地三、教法分析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了顺利达到这一目标,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唤起学生
19、的创新意识,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了阳光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评价-实践应用-反思归纳的教学途径,力求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四、教学程序和设想1、课前提问,结合教师到班级听课的实际事例,让学生调查教师听课的情况,一方面缓解紧张气氛,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2、设计预习题:5个问题的设计正式这章知识的主脉,前面几个问题呈现的是这章的各部分知识点,以及用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这章的知识小结,也就是前几个问题的归纳,纵观俩个黑板的内容本章的知识就会一目了然3、合作探究,交流创新每
20、组抽到问题之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一个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合作,广泛交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书写答案时,组长指导组员做出答案,组长不准代劳,组长可任选组员和自己讲问题,也可以自己讲,但前提是本组的成员人人都得有事干4、引导评价,形成规律小组合作交流后,请各小组派代表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小组的成员准备跳他们的毛病,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里设计了加分项目,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补充评价,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5、反思归纳,形成结构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对知识点进行小结,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本章内容6、布置作业:结合能力培养中章
21、末复习题进行课后补充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和发展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4周长说课稿一、教学目的: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是一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100P10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新课标里提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本课时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分别为:1、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能指出具体图形的周长2、结合具情境,通过观察、
22、度量及比较、归纳能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我给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两个:1、周长的认识2、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难点: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树叶图片(二)、引导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方
23、法: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三)教学过程:一、探索对比,引入概念在生活中,学生更多的遇到的是具体图形,而特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出现得比较少,所以在第一个层次我采取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模式以常见的树叶为例抽象出周长的概念首先创设一个具体情境:为了迎接五城会的到来,小瓢虫星星积极开始了体育锻炼,每天都会到青叶操场上跑步用多媒体演示小瓢虫星星在青叶操场上两次不同的跑步路线,让学生
24、观察跑步路线是否相同,分小组讨论不同在哪里,在矛盾形成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而涨,当学生观察得出结果:一次沿着青叶的边沿从树根出发最后跑到终点刚好跑完一周,另一次还是沿着树叶的边沿从树根出发但是最后没有跑回树根,离一周还差一点在此同时教师揭示周长的概念:刚才星星第一次跑的是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通过两次不同爬行过程的比较,学生的脑中形成了周长完整的表象在这一教学层次中不是把周长的概念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比较,合作交流,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提供感性材料,最后再水到渠成的揭示周长的概念二、动手操作,落实概念在
25、学生的具体观察,比较后,教师揭示了周长的概念,学生对周长有初步认识之后,出示多种具体图形,让学生动手自己在手中的卡片上描一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类化使学生体会到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具体内容的概括: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周长了之后,通过描一描周长这一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三、因势利导,探索发现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实现两次飞跃:一次是
26、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在学生对周长有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分小组讨论要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怎么办?讨论估计有三种情况:用绳子量套在图形上,在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把图形简下来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各条边,再把各条边相加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用绳子量不方便,存在误差;滚动剪下来的小实物可以,大实物、画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图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先量出组成该图形各条边的长度,把各条边相加得出该图形的周长但是量几条边呢?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图形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边都量出来,相同长度的边只需要量一次就够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以下几种做
27、法:长方形的周长:4+2+4+2=12(厘米)42+22=12(厘米)(4+2)2=12(厘米)正方形的周长:3+3+3+3=12(厘米)34=12(厘米)在学生展示出不同算法之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新课标提倡算法的多样法,而现实生活中正正规规给出长宽求周长的例子少之又少,为了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学生讨论出的方法不唯一,不总结公式四、解决实际问题1、伍校长想在咱们学校周围修上一堵新围墙,你能帮伍校长算算围墙要修多长吗?新课标里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求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
28、的兴趣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5圆的认识说课稿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圆的认识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学的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是小学数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二、教材思路借助实物揭示出圆;再借助实物、圆规画圆;折画量等活动,帮助认识直(半)径、圆心及特征不足:学生的理解处于教师的调控和指引下,独立空间不够,对圆的文化及圆与人类的不解之缘受深三、创新利用1、拓展空间,置学生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2、借助多媒体,将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四、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2、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3、通过画圆经历认识圆的过
29、程,体验数学的乐趣4、逐渐养成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及初步空间观念五、教学重点:理解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难点:画圆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法:分组教学;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法学法:合作学习;自学;分组实验;讨论教学流程数学课程标准前言: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究结束,介绍中国古代圆的记载-最后,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欣赏人文中的圆散发圆的文化特性一、导入1、从生活中引出圆(1)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圆(2)播放动画:石子入水后荡起的水纹-从中发现圆(3)播放动画:向日葵、鲜花、光环、波-感受美丽的圆2、导入语:因为有了
30、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奥妙二、新课教学­;画圆­;圆的特征教学­;游戏­;练习­;回归生活(一)画圆阶段1、圆规画圆-交流-明确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2、以小组为单位用其他材料画圆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出挑战3、分享交流学生的创造4、穿插情感教学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题引起思考(二)圆的特征教学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由此:将诸多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引领学生经历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为主旋律,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得以自然建构一、剪圆-摸圆-圆
31、的概念二、小组自学研究,完成学习卡-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完成黑板上的表格四、介绍中国古代圆的记载板书(略)古代圆的记载­;墨子圆,一中同长也解释-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周髀算经: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告知正方形的长(三)游戏,四)练习1、做一做:判断,理由,归纳要点2、直径最长3、找直径,找圆心(五)回归生活1、解释自然中的圆播放动画: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2、欣赏人文中的圆,给学生想象空间圆形拱桥,圆形建筑,圆形中国节,圆形剪纸、圆形标志设计3、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结束本课1)学生谈感受2)结束语: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这
32、其中的原因就留等同学们课后进一步调查,研究了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6课题是认识负数,它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因此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教材分析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改变了教科书原有的编排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气温和温度计这两个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认识负数和理解负
33、数适时加入初一学习数轴初步知识,改变原有的编排,整合学习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为此,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需要的,掌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方面:、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根据新课程标准新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我想通过正负数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通过对负数有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三、说教学重点和难
34、点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能对三者初步进行大小比较四、说教学环节以及设计意图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以及我的设计意图第一个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我们都知道: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她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于是,我改变原有课本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记录三条意义完全相反的信息:老师说几件事,把
35、你所听到的数据信息记录下来,独立思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些数据信息是我精心准备的:比赛中进球丢球、学生的转进转出、生意的盈利亏损创设这三个情境,其目的有两个:一、这些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温度学习更有兴趣二、这些情境隐含了本节课的重点,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的学生用文字,有的学生用箭头,当然也有学生就用正数、负数来表示虽然他们的答案形式各样,但都有本质上的联系,我紧接又抛出一个评价性的问题:你们觉得谁的表示方法更简单易懂一些呢?于是动态生成里学习目标:认识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不惊让人觉得负数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36、!这样的引入,学生自身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的学习,已经由被动化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引出负数后,我直接描述性的介绍,像什么样的数叫正数、像什么样的数叫负数俗话说得好:不要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是一无所知,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知道它们的概念后,就能很快的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接着,我通过快速抢答并判断的游戏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还可以通过:你能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正
37、数和负数无限、对应等数学思想现在新课标也注重要加强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我想在此,这些数学思想已经无形地渗透其中介绍有关负数的小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先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第二个环节: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学习完了上一环节内容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的负数顺利引入四个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要求学生读出上述信息后,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学生在没有0的温度计上,轻易的拨出了5,接着我又让她再-5,生在水银无法往下拨时,发现应该先确定0加深他们对分界点0的认识不要小看学生拨一拨这个环节,我们教材是直接呈现
38、城市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出来而创造性地改变教材,其目的有两层意思:一、由静态化为动态,通过小小的拨,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则用负数表示其二、学生动手操作,兴趣盎然,既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难点在学生理性认识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后,我再出示中国最冷的城市:黑龙江-40,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示越来越冷的感受这不仅将负数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而且又能体现在
39、生活中学数学的理念第三个环节: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既然负数是生活中发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1、基础性练习:山峰的海拔高度和盆地让学生再次感受负数真的是无处不在啊!多样化的练习,既不枯燥,又检查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2、形成性练习比如上课时教师和学生可以演示方位中的负数教师向北走几步,学生应该向南走几步等,这些不仅针对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而且又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好学、乐学3、拓展性练习我借助刘翔这个不仅是小学生会关注,大人会关注,乃至全
40、世界人都会关注的人物跨栏成绩的研究,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提到最高处当时风速是每秒-0.4米,为BB么说要说-0.4米呢?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并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然后借助两位同学的表演,相对而跑,揭示出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再让学生想想如果风速是每秒+0.4米呢,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些有价值性的问题,我想,学生愿意去思考,在思考中学数学,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第四个环节: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引入数轴评价本课的收获:学生有前面温度计的辅垫,学习数轴也觉得轻松很多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我相信,由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开放、宽松的舞台,学生就能熟练轻松地总结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对负
41、数的知识的兴趣,提高:你还想了解哪些与负数有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给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还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性目标方面能够很好地落实,同时学生对所学过的数也能初步地形成知识系统,对负数的知识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情感性目标也应能落实得比较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老师在语言总结上,应该更为简洁;正数在日常生活中,正号省
42、略不写,有个别学生还未掌握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7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九章第一节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重点学习它不仅是对已学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深化,又是下一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我制定了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
43、的证明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3)情感目标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3、教学重点、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即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二、学情及教法分析农村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及本节课的特点,
44、结合我校课题因材施教,当堂达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引导-辅导-指导-讲评-归纳有目的的辅助学生学习1、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模型,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力,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可能性2、注重学生参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三、学法指导1、观察猜想以学生的观察、猜想为主,要求学生多观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合作交流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与、互相交流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3、抽象概括指
45、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4、总结归纳通过例题探索、练习反馈、收获园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过程(一)温故思新,情境导入首先复习四边形的定义及四边形的有关性质然后课件显示章前图和一些图片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这个问题是以农田鸟瞰图作为本章的章前图,学生可以见识各种四边形的形状通过查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起到复习的作用,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二)自
46、主学习,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举出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通过举例,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然后自学课本83页-84页例1上面的内容,教师出示问题:1、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形的共同特征,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你会用符号表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想一想用符号表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略)3、通过观察测量自做的平行四边形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吗?边:对边平行且相等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4、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从实例图片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感
47、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学加深理解,发现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受动手测量,猜想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教师巡视引导,帮助学生自学(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寻找证明的方法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巡视辅导:我们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方法是什么?(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而图中没有三角形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得出需构造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学生完成证明,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并引导学生写出性质的几何语言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等学生完成证明,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四)小组展示,学以致用1、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的结果,通过实物投影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2、探究例1:小明用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