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课堂提问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什么是有效提问,以及有效提问的标准和所要遵循的原则,并就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从准确把握提问时机与频度、合理运用提问方式、合理设置提问三个环节进行了深刻阐述,最终得出有效提问是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举。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提问 策略研究目 录一 什么是有效提问 3 1.1有效提问的含义31.2有效提问的标准3二 有效提问遵循的原则42.1
2、提问的逻辑性原则42.2提问的合作、探究原则42.3遵守有效评价原则4三 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53.1准确把握提问时机、频度53.2 合理运用各种提问方式 53.3合理设置提问5 参考文献7引 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无疑则不思,疑为思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提问。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一 什么是有效提问 1.1有效提问的含义20世际90年代中后期,课堂“有效提问”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开始进入我国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并逐渐为大家
3、所关注,但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发展阶段。有效课堂提问更加关注师生主体的彰显,学生思维的开拓,教学对话的开展。关于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研究者使用的定义各不相同,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有效课堂提问”的概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就是要让学生开动脑筋,为理解学习内容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一系列心理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更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桥梁与导航,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的学习反馈给教师。1.2、有效提问的标准1.2.1要有目的性问题应目的明确,提问必须为教学要求服务。备课时就要考虑提问的
4、目标:是为引出新课?还是为前后联系?或是其他?等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不清的提问,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保留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那种漫无目的的盲目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1.2.2要有启发性问题要围绕核心问题的解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知识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把握,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1.2.3要有广泛性问题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不仅要提问优等生,也要提问中等生和学困生,做到好中差多方面结合,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
5、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彻底改变由优等生“大包大揽”、“一包到底”的局面,成为各抒已见、众说纷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1.2.4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思考。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新颖有趣,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二 有效提问遵循的原则2.1提问的逻辑性原则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
6、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2提问的合作、探究原则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我们都知道,教学活动是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所承载的知识,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体验来获得。因此,课堂提问就必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
7、流,必须本着平等、合作、对话的原则,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为前提,充分运用各种方式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他们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自觉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3遵守有效评价原则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所提问题做出积极回应后,教师一定要对其作出适当的评价。对回答正确而且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表扬,应给予必要的甚至放大的赞扬。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在不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应进一步进行追问,逐步启发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
8、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励学生继续学习。千万不能模棱两可或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其纠正。总之,教师应注意将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方法和方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达到有效提问后的有效评价。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什么情境下问什么问题。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思维的紧张程度是不同的,教师要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例如,在课的开始,学生的思维由平静趋向活泼状态,这时可采用激发式提问,多提一些低层次认知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毕业论文 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 提问 策略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