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名师对数学细节的妙用.doc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名师对数学细节的妙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名师对数学细节的妙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名师对数学细节的妙用 汉语词典对细节的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处。都说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教育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因为它的自在性、自然性和真实性,而透析出教育者行为背后内隐但却自觉的教育思考、教育智慧和教育观念。有时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有时是教师不自觉的一番话语;有时是一次发自内心的微笑;有时是一次教育突发事件后的应景式反应;有时又是师生对话、互动中的灵光一现但只要细细品察,你都会有所发现,有所启悟。而名师在细节方面的处理更是独树一帜,他们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真的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一、细节,让数学书写习惯更规范我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基本规律:书写认真的学生一般都办事认真踏实,学习努力,而书写不认真的学生往往性情浮躁,做事不认真,学习不努力。所以,字写得好与不好,不单纯是一个书写问题,而且是一个修养问题,做人的态度问题。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到他的儿子写字不认真,就严厉地批评儿子说:“你的字叫人看不懂,简直就是浪费人的时间。写字端端正正,做人才会端端正正。我自己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感触,学生摆竖式时横线歪歪扭扭,连线绕来绕去。我给学生讲道理啊,训斥啊,收效甚微。过一段时间总是有学生又这样。有一天观看了张齐华老师的整万数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录象课后才恍然大悟,张老师
3、在课堂上自己竟然两次用到直尺。第一次是张老师自己在黑板上写分数时,用直尺画的分数线;第二次在教学生读230000和200000这两个数时,用直尺在23和20的下面画上直线。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也都用上了尺子。是老师用自己的动作告诉学生,在写的时候要规范。张老师从细处指导学生书写习惯的方法,让我想到了自己指导方法的空洞,说起来惭愧,除了教学长度单位时,我在示范用尺子,其他的我基本是不用。当孩子作业本中出现歪歪扭扭的连线时,我也生气,和孩子说道理甚至训斥的时候,我的愿望是美好的,我希望通过我的说教和威严让学生一下子改变不良的课堂习惯,把整洁有序的作业本带到我面前,但是我忘记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4、欲速则不达,需要的是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从教师自身做起,学生会觉得,这是老师能做到的,我也应该要做到。于是,日积月累,当学生一小步一小步迈进的时候,越过的就是行动的高山。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更加有助于磨练学生浮躁的性情,以及奠定他一生的做人、做事态度。二、细节,让数学语言更规范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时,都是几个尖子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却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低微,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疙疙瘩瘩,有的干脆站立不语。刘德武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刘老师在教学口算、估算与推理时,设计了一个抢萝
5、卜的游戏。老师先讲了游戏规则:学生分成小兔组和小猴组来抢萝卜。每个萝卜上面会出现一个算式,如果得数大于45,给小猴子。相反就给小兔组。让学生先示范。9 7为什么该给小猴子呢?学生说:因为7 9=63刘老师说:这是第一句,很重要,接着说63学生跟着说63大于45。老师说:跟着说第三句。学生说:所以给小猴子在接下来5 3为什么该给小兔子?学生说:因为3 5=15,小于45,给小猴子老师表扬他说的特清楚。在上述环节中,刘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发展尚不完备的特点来进行指导了学生怎样把话说完整,他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低年级学生具体来说:一是说话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论文 浅谈 名师 对数 细节 妙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