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doc
《小学数学论文: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上的第三只眼睛小议“课堂观察”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研究【摘 要】课堂观察让学习共同体改革的主旋律从“教材的教法”转向“教材的学法”;当课堂观察者的视角聚焦于“学生的学”时,“教师的教”将只留下背影,由此恢复了教师作为学生研究者的专业形象。本文简述了课堂观察的相关流程,通过“流程明晰”、“制度领航”、“全员关注”、“参与量化”四个维度展开课堂观察,让学习共同体改革有章可循,真正落实改革的成效。【关键词】流程明晰 制度领航 全员关注 参与量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我校也于2013年秋展开“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研讨。实施一段时间以来,课堂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觉得
2、有一份牵强与强求,公开课中教师拿它当“杀手锏”,常态课中被弃之高阁,学生也被逼着“热闹一场”,其收效甚微。基于这一现状,学校领导带领我们实地考察了上海世博家园小学的“课例研讨”,聆听了重庆芳草小学赖杉老师的“分享式课堂”,并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学习共同体”改革中国行的引领者钟启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博士来校指导。在专家引领、同行借鉴的基础上,学校逐渐明晰了“学习共同体”改革之路,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本文就“学习共同体”改革中的“课堂观察”这一维度做一个简要的阐述。一、课堂观察相关流程简述在以往的研讨课上,授课教师关注于整个教学流程的展现情况,听课者倾向
3、于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授课班级的整理表现情况。而在课堂观察中,我们的视角转变了,当教师的教只留下背影时,学生的学便聚焦于眼前。我校的“学习共同体”课堂观察从“集体、小组、抽样生”三个维度展开,制定了四张表格,从不同的维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观察”中,参与教师1张观察表,1支笔,1部手机,以观察者角度深入课堂,全方面洞悉课堂真相,犹如课堂教学中多出数十双眼睛,聚焦于学生的学习。二、课堂观察让“学习共同体”改革有章可循 因课堂上多了数十双眼睛聚焦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流程中,一些日常研讨中未曾关注而又及其重要的环节浮现上来。通过“学习共同体”研讨小组的课后交流探讨,总结出四个维度的实施建议。1
4、.流程明晰,让“学习共同体”改革有依可循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授课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用字母表示出妈妈的年龄,并说一说表示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质性描述”观察镜头一: 观察员王老师记录:“朱某某这一小组,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四个同学大多数时间都在讨论要不要把这个式子写下来,谁来写,怎样分角色汇报等问题。由此可见,同学们不知道要怎么进行合作。” 像这样的情况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时有发生,学生因不清楚如何进行有效合作的流程,总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耽误时间。因而,这是我们教学预设中的改进点,不仅要布置合作的任务,还要向学生明确合作的流程。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每个同学要理清问题的思路;展开小
5、组交流时,先相互陈述思路,统一观点后整理方法,并请其中一个同学做好记录。在这一基础上,做好汇报交流的准备。2.制度领航,让“学习共同体”改革有法可依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中,授课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交流并汇总小组内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质性描述”观察镜头二:观察员刘老师记录:“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杨某这一小组中,组员之间都是各管各的,一开始没有具体的语言交流。当看到其他小组讨论时,4位同学齐上阵,你一言我一语,显得比较凌乱,相互间不太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小组成员话语权分配”观察镜头三:观察员赖老师记录:“在方某某
6、这一小组中,方同学思维清晰,人也显得很强势。开始小组交流后,他打断了其他组员的话,一个人把所有的方法说了一遍,便督促其他同学举手,示意老师已完成合作任务。”“小组成员话语权分配”观察镜头四:观察员陈老师记录:“在宋某某这一组中,宋某某是小组中的学困生,但他为人活泼,参与小组的热情也高。在讨论过程中,宋某某好不容易抢到话题,但由于思路不太清晰,说起话来疙疙瘩瘩,另一名组员对着他大声催促:“你快点啊,会不会啊?到底会不会啊?”感觉很嫌弃宋某某。宋某某尴尬的看看其他同学,闭上了嘴。”明确了合作的流程,学生已把关注点聚焦到合作任务中。但由于他们合作习惯的缺失,导致合作过程中要么各说各话,要么变相式的“
7、一言堂”,还是优等生主导整个交流活动,让合作流于形式。这个时候,急需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制度。(1)认真倾听,有序发言合作习惯形成之初,通过小组投票,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督促执行小组合作的制度。开展交流时,由组长指定首号发言者,再顺时针依次发言,这里明确强调,组长要最后发言。(为了照顾学困生的权力,建议可先由学困生发言,也可根据各组情况自行决定。)一人发言时,请面对其他三位同学说清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要学会尊重他人,等对方说完后,再提出交流意见。在表述自己的观点中,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数学学习方法,如列表法、假设法、举例法、倒推法、画图法、转化法观察法等。等这一习惯养成后,组长、首号发言者、
8、记录员、汇报员可以轮流安排担任。但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组员关注学困生、性格内向学生的发展,优等生要让位于学困生,已发言的学生要让位于未发言的学生,对同学发言要多一份耐心。并通过评价机制的导入,明确比拼的是一个小组的整体实力,而不是单个人的荣誉,所以每个人都要为小组的荣誉而战。(2)整理归纳,做好记录 通过交流,如能形成统一意见,要及时的整理归纳,并做好记录。如建议无法统一,可以保留,在全班交流时反馈解决。在交流的过程中,组内成员要相互提醒:控制音量,轻声交流,以免影响其他小组成员的思路。(3)分工展示,讲清道理面向全班展示时,4名学生依次分工。生1汇报答案,生2方法归纳,生3补充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论文 小议 课堂 观察 数学课 中的 实践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