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准确定位“数学广角”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小学数学论文:准确定位“数学广角”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准确定位“数学广角”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准确定位“数学广角”,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新增的一大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其内容新颖,与生活联系密切,活动性、趣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并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它系统而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力求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基于上述这些特点,所以“数学广角”成了一线教师教学的两个极端,公开课和优质课时,它是“宠儿”,因为这是一块独立的教学内容,不需要考虑进度,上课时探究、操作的活动多,解答方法多样,很多教师认为演绎起来既时髦又能体现课改理念,上课时课件满天飞,表面热热闹闹非常华丽,实则蜻蜓
2、点水效果甚微。而家常课时,它却又被如此地忽略,因为这块内容考试中出现的题目不多,最多出现一两道填空题,所以许多教师根本没有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蕴含的实质,课堂上浮云流水般讲几句,甚至练习作业学生不用独立完成,做作业时教师边讲学生边做了,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悖于教材编写的初衷。 那么如何准确定位“数学广角”,提高“数学广角”教学的有效性性呢,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认真研读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最终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我梳理了小学阶段各册“数学
3、广角”的编排体系和每单元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段册数单元内容数学思想方法第一学段一上第五单元分类比较和分类思想方法一下第八单元找规律符号化思想方法二上第八单元简单的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思想方法 逻辑推理思想方法逻辑推理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排列、推理三上第九单元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思想方法三下第九单元重叠问题集合的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思想等量代换第二学段四上第七单元烙饼问题运筹思想、对策论、优化思想排队论田忌赛马四下第八单元植树问题化归的思想方法,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思想五上第七单元数字编码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五下第七单元找次品优化思想方法六上第七单元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法思想方法,方程思想,数学建模思想
4、,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六下第五单元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数学建模思想纵观“数学广角”的编排体系,它主要通过一些简单的事例,或者介绍比较著名的数学问题,从中渗透几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感知、体验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尝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5、、方法。并且在数学思想渗透和培养时要符合从低到高,从具体到抽象,逐级递进、螺旋上升,逐步渗透,以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切记把“数学广角”当作奥数课来上,定位太高,导致学生听得枯燥、深奥没有兴趣,题型太难,导致学生就题做题、死记硬做,“淹死”其中。也不能把“数学广角”当作活动课来上,表面课堂气氛活跃,其实学生真正参与得不多,达不到教学的实效。二、合理整编教材,有效扎实知识技能教材资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载体,数学广角的内容有着明确的教育内涵和教学空间。它的灵魂和核心就是数学思想方法。一线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使用者,应对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内容认真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时间上的调整
6、和内容上的取舍。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数学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使的课堂充满生机,更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提升。1、整合学习内容,丰满课堂教学“数学广角”各册教学内容一般都围绕一种知识技能,分几课时由易到难进行编排,如四下植树问题中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种的情况。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例3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这三道题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先要根据全长和间距算出间隔数,不同点是根据每种植树问题的情况,从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上算出种植的棵树。因此如果知道了不同种法的间隔数和
7、棵树之间的关系,这三道题就都能解答出来了。于是我在教学这块内容时,把这三道题都放在一节课上教,第一节课重点解决根据全长和间距,计算一条线段上(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把综合练习放在第二节课上。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全长、间距、间隔等名词后,出示问题:在一条长12米的小路上一边种树,间距是4米,你能种几棵树?有几种情况,配合画线段图进行解答。学生通过画图很直观地得到了三种不同种法的棵树,然后观察这三种种法的区别,得出: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再结合图和算式讨论三种种法在解答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得到每种种法的间隔数和棵树的关系。接下来,又问:如果
8、这12米是一个大花坛的小路呢,出示图,那种应该种几棵呢?请你也结合画图来解答,并想这道题和前面三种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在前面三道题的基础上,很容易地画出来了,然后在画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在封闭图上种树,首尾两端两个重合在一起,相当于在直道在只种一端的情况。这样通过画图,观察,计算,得到规律,四种种植情况的问题解决一气呵成,学生在理解上也更加容易,融会贯通。2、创设练习内容,提升问题解决练习环节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巩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数学广角”的巩固练习创设了许多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论文 准确 定位 数学 广角 提高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