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 小学应用题 的本质是数学建模.doc
《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 小学应用题 的本质是数学建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 小学应用题 的本质是数学建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小学应用题那为什么要改成“数学应用题”呢?这是您和张先生新的研究进展吗?但这样一改,似乎包含的研究对象范围有所增加,而且日常一线教师常说道、研究的是“算术应用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 一引言与现状。张奠宙: 今天我们来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你多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能说一下你的感受吗?唐彩斌:还是从你引进的那道特殊的应用题说起吧。题目是“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请问船长几岁?”人们习惯称它为“船长的年龄问题”。20年前,法国数学教育家用此题测试,为许多孩子得到“结果”而深思。 在我国的几所中学测试“用两个数直接加减得出结果”的居然高达90,如今,20年过去了,如果再次测试,结果又会怎样
2、呢?近期,我们又对不同地区的922名学生进行测试,一个让我们震惊的数据产生了:62。你可能会怀疑测试过程中是否有教师的暗示?没有,测试在无声中进行;测试是否集中在一个薄弱学校一个低年级,不,我们的测试数据来自不同的学校,更有不同的年级,并且客观地说高年级学生做出结果的并不少张奠宙:这本来是没有答案的题目,可是学生竟然做出来了。仔细一想,这怪不得学生。可以猜想,每个学生在回答时一定犹豫过,这题好像不能做啊? 可是一想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有答案的。不给答案肯定没有分,乱写一个答案也许有分,就是这些“潜规则”,使得学生把题做出来了。所以学校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要自信。不能坚持真理,对自己的正确
3、想法不能坚持,可是人生的大问题。进行数学学科德育,这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唐彩斌:应用题教学的成效如何? 最近我们随机选择不同地区的3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常规的应用题的检测,结果如下:问 题通过率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650千克,苹果10箱,每箱20千克,梨15箱,梨每箱多少千克?942一张凳子售价25元,桌子的售价比一条凳子售价的4倍少1元,一张桌子售价多少元?943一个工程队用同样的速度修两条水泥路,第一条长256米,第二条长448米,修完第一条路用了4天。照这样的速度,修第2条路用的时间比修第一条路用的时间多多少天?814有一个煤矿,原来计划上半年660万吨,实际每个月比计划多产22万吨,
4、实际多少月完成?675工厂食堂有4吨大米,7天用了1120千克,照这样计算,这些大米还可以用多少天?666电视机厂原计划20天生产一批电视机,实际每天生产25台,提前4天完成了任务。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667600元钱去买玩具,买了24个玩具后还剩120元,照这样计算,一共可以买多少个玩具?658某煤厂原计划每天运煤498吨,15天可运完。实际运了18天才运完,求每天比原计划少运多少吨煤?589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68千米的公路两端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20千米,乙行4小时后两人相遇,求乙每小时比甲多行多少千米?5010一条公路长2400米,AB两支施工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往中间铺柏油路
5、,A队的施工速度是B队的2倍,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A,B两队每天铺路多少米?41没有找到若干年前同样试题的测试结果,所以没有充足的证据来描述是否改为“比较二期课改前后?”当前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现状。蔡金法教授最近在文章中引用了一个调查结论,我国大陆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上显著优于传统课程的学生,但是在计算和解决简单问题上反而不如以前。您怎么看这样的调查结果?张奠宙: 谢谢你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五年级学生能够有这样的“通过率”, 我觉得不能说“差”。10个题目7个的通过率在65%以上,相当不容易了。要知道,同龄人中数学天赋不同, 聪明孩子可以讨厌数学, 语文差的孩子看不懂题
6、目,煤矿, 水泥路,电视机厂, 学生都是没有见过的, 并非日常生活实际。所以,以上数据说明大多数中国小学生会解常规的数学应用题,是一个不错的成绩。记得数学大家陈省身说:“中国数学教育在实践上肯定比美国好”,大致是不错的。 中国经济起飞,有赖于劳动力的质高与价廉。一般民众有这样的应用题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老师对国家的重大贡献。当然,肯定成绩,不是盲目自满,而要继续改革,不断前进。 例如,第十题是得分率低于50%的唯一的一个。 我们成年人一看, 这个题目很好算。 A队与B队的比例是2:1,那么2400米,分三段, 每段800米。 A队 1600米,每天400米,B队 共800米,每天200米。这是
7、“比例”的思想,五年级学生可能没有学过?我们可以研究一下,逐步改进。二什么是小学数学应用题。唐彩斌:张老师把今天谈话的题目取名为小学应用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是给我们一线教师“打气”的,现在,我们在教学时都不太有勇气说“应用题”,深怕自己太“落后”,也不太有底气说“数学建模”,总觉得还没有那 “功底”,今天张老师把“应用题”亮堂堂地说出来,有一种释怀的感觉。不过,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名词盘绕其中,错综繁杂,让老师们很是烦恼。“问题”“习题”“文字题”“应用题”“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综合应用”“实践活动”它们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当面对很多新教材把“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常常引
8、人反问:把名字改为“解决问题”就解决问题了吗?张老师,您有怎样的看法?张奠宙:应用题的出现渊远流长。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国的算数书等古代数学典籍, 都是应用题的汇编。数学的发展有两个原动力,一是要解决大自然和社会现实提出的数学问题,二是要解决数学内部生成的数学问题。前者的研究成果是应用数学,后者的研究成果成为纯粹数学。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共同发展。不过,归根结底,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数学成长的本源。 小学数学中,数的扩展以及相应的运算规则,属于纯粹数学范围,将这些规则和现实相联系,并应用于现实,则是小学应用数学的范围。数学是由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现小学数学的应用,
9、培养学生与此相关的数学思维模式。 如果说,应用数学是永存的,那么数学应用题教学也是永存的。 只不过要“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而已。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最大的进步是应用,“谁用的好, 谁就赢了”(姜伯驹语)。计算机技术出现之后,应用数学的一个进展, 是对一个个的具体问题建立一个个的数学模型。 因此,用建立数学模型的观点加以诠释,是改革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参照基点。唐彩斌:看来,小学是否应改为“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本身有其价值存在,关键是用怎样的高观点来统领它。为了方便我们后续的研讨,我们需要从数学的角度对“小学数学应用题”做概念的界定,张老师您怎么来界定?张奠宙: 小学数学 “是否应改为“数学”应
10、用题”, 可以理解为:用算术方法求解的、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复杂情景问题。这里有三个要素:(1)算术方法求解(包括一些简易代数的思考);数学应用是一个很大的学术领域。这里只研究用小学数学方法可以求解的数学问题。解小学数学应用题主要是用算术方法,目前也使用一些简易的代数思想。(2)用自然语言表达, 即用文字叙述的问题。这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主要特点。西方有时把小学应用题称作“文字题(word problem)”, 即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数学问题。 文字题需要将自然语言文字翻译为“数学符号构成的算式”, 然后再用数学方法求解。 (3)具有复杂的情景。应用题必须表达一种具体“情景”,无论是体现生活实际的,或者
11、合理地虚拟编制的,都必须反映一种生动的具体情境,不能是纯粹的数学问题。情境往往有一些特定的常识性规律,在解题时需要加以剖析和运用。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应用题”所呈现的情境,应当具有挑战性,不同于课本引进新内容时所呈现的简单情景。例如,5个学生每人有3本书,一共有几本书?答案只要写出 5 3 = 15 就是。这也是应用性问题,却不是我们要研究的数学应用题。三、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本质是数学建模唐彩斌:刚才,您特别强调“用建立数学模型的观点加以诠释,是改革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参照基点。”什么是数学模型的观点?数学建模与解答应用题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张奠宙:数学建模是 20世纪下半叶, 随着计算
12、机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 目前已经成为数学应用的基本模式。数学模型,一般地说, 乃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符号和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就许多小学数学内容来说, 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模型:自然数是表述有限集合“数数”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数是平均分派物品的数学模型;元角分的计算模型是小数的运算;500人的学校里一定有两个人一起过生日,其数学模型叫做抽屉原理;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二元一次整数方程等等。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每堂数学课都在建立数学模型。不过, 应用数学的数学建模, 是在狭义的意义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 数学建模,专指对一
13、个个比较复杂的具体情境, 建立一个特定的专用数学模型, 并用模型来解决非常具体问题。比如,中国人口增加模型,甲型流感传染模型、太湖水质模型等等,非常具体、专门。这样一来, 小学数学应用题就和数学建模很相似了。 二者都是对一个个具体情境给出数学描述, 并解决这个特定的问题。也就是说, 数学应用题教学,则是对一种比较复杂的特定情景给出一个具体的模型。例如,鸡兔同笼是一个特定的问题, 我们可以给出一种解法, 它的代数模型是二元一次联立方程。唐彩斌:你说“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本质是数学建模”,我觉得非常重要。 有专家画了“数学建模的工作流程图”, 好像和应用题求解的过程很类似。我国小学数学中解应用题,一般
14、分为以下四步:1.理解题意;2.做解题计划;3.按计划解答;4.回答和检验。 审题 列式 解答 验证 张奠宙:对啊! 两者在基本步骤上大体相同, 只不过小学应用题内容比较简单而已。我做的一张表格, 也是描述了二者之间的相似性。 数学建模步骤解应用题步骤以行程问题为例背景考察:搜集必需的各种信息,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审题。 对问题设置的情景仔细揣摩体察。弄清问题的目标。知道速度, 位移,时间的关系;适度简化 :如假定为匀速行驶在直线 型的道路上,等。构作模型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间的等式关系或其它数学结构。列式将问题中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情景,
15、翻译成数学语言,借助数学符号、图象、逻辑等手段, 构成可以反映问题本质的算式。根据情景,寻找数量规律。 例如找出一些不变量,借以构成数学等式。根据行程问题的不同情景进行思考。例如,相互距离为c的甲乙二者同时启动,分别以速度a、b相对而行,由于二者相遇时所用的时间x相同,据此列出等式ax+bx=c,或者算术地说明各量间的相等关系。模型求解:采用各种数学方法,求得满足模型的解答。 求解:对算式进行变换和计算,求得结果。x=c/(a+b),或算术地求解。答案分析检验模型是否正确, 解答是否符合实际。验证: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能否符合题意。将x 代入原式进行验算。模型改进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反
16、思考察解题过程中使用的 数学思想方法总结本题的思考方法,对行程问题的 关节点进行反思,尤其是弄清在行驶变化过程中,哪些是变化的,那些是不变的。每一道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育价值,在于能将情景“数学化”;即将文字的表述, 转换为数学符号或图像的表示;将蕴藏在情景内的数量关系列为算式;用数学演算求得算式的答案,最终通过检验肯定“解答”的适切性。这些数学活动,为日后学习更复杂的 “数学建模”,做好必要的准备 。因此,可以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乃是将来学习“数学建模”的基础。四“问题解决”与应用题教学改革唐彩斌:刚才张老师帮助我们沟通“数学建模”与“数学应用题”之间的关系,盘旋在我们脑子里的类似关系一定
17、还不少?如“问题解决”与“应用题”。大家都知道“问题解决”的提出源自美国,从国际数学教育比较的角度,怎么理解“问题解决”?张奠宙:1960年代的美国新数学运动,到1970年代归于失败。当时提出的口号叫做“回到基础”。又过了10年,美国数学教育界觉得仅仅强调“打基础”是不够的,因而在1980年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意在提倡“探究”性的思考,发展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2008年, 美国总统授命组成的 “全美数学咨询委员会”, 又提出“成功需要基础(Foundations for Success)”的口号。这是美国式的“折腾”。 因此,“问题解决”,是一个时期数学教育的导向性口号,并非针对应用题改
18、革而提出。简单地说,美国数学教育界提出的所谓“问题解决”在张先生的文章中,我提出根据下文,此“问题解决”应专指美国的,与中国的有差异。因此,张先生为其增加了定语“美国数学教育界提出的”,专指解决“非常规问题”。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要解决非常规问题,没有现成数学问题求解模式可以模仿,需要独立思考, 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数学思维过程。唐彩斌:国外的“问题解决”的观念对我国的应用题教学有什么借鉴与启示呢?张奠宙:我国在常规应用题的教学上,成绩很好。例如用分数求解一些现实生活中“平均分配物品”的问题,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一步或
19、两步应用题,掌握得也很不错。但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灵活地处理应用性问题上面,比起欧美诸国的教学,有一些弱点【2】。在非常规的应用问题教学上,我国积累了一些按照问题情景分类的教学。例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等,有专门的训练,基本面也是好的。但是,总体上较窄、较难,较偏。 总之,“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数学教育的全局性理念,有助于应用题教学的改革。唐彩斌:如果用“问题解决”代替“数学应用题”教学,您觉得是否合适?张奠宙: 我认为不够妥当。 理由有二。第一、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题教学是从属关系。应用题只是问题的一部分,问题解决是解应用题的上位概念。 因此,“用问题”的共性, 取代了“应用题”的特性,混
20、淆了二者间的逻辑关系。例如,我们本来是研究“男生问题”, 结果却用了“研究学生”的标题。“大帽子”把小问题的特性掩盖了。第二、问题解决是针对“回到基础”提出来的口号。意思是强调“探究”、“发现”、“创新”。 可是实行了多年之后, 美国又提出“成功需要基础”, 又强调其基础来。 所以,应用题教学, 不能只强调“自主创新”, 还要注意“打好基础”。 没有基础怎么创新? 五应用题要有类型, 但是不要“类型化”。唐彩斌:倡导问题解决仍然需要扎实的基础,要解决非常规的问题仍然需要常规问题解决的基础。好比中华武术的境界“无招胜有招”,但是要达到“无招”还是要从“基本招术”开始。如果没有基本的招术,结果不是
21、无招,而是没招。下面, 我们讨论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应用题的分类。按理来说,分类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也是一种一般方法,分类是很自然的事。但近来一说起应用题的分类总有提倡机械记忆、套用公式之嫌?应用题到底要不要分类?该怎么分类?张奠宙:我想应用题要分类, 要有类型, 问题是不要“类型化”。小学数学应用题可以有三种分类。(1)按数学模型分类;四则运算的算术模型;统计模型;随机模型,一元一次方程的代数模型;等等。(2)按情景熟悉程度分类。如日常生活情景模型, 模拟现实情景模型,科学技术模型等等(3)按特定情境的数量关系分类。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流水问题,折扣问题等等。唐彩斌:按数学模型来分,从小
22、学数学的几个领域来看,似乎还少了图形与几何方面的应用题?张奠宙: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方程、函数、曲线、都无法触及, 更不谈微积分。 所以根据小学数应用题涉及的数学知识,大多都归结为“四则运算”模型。 小学里图形与几何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求周长、面积和体积,其实质还是四则运算模型。六关于应用题教学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唐彩斌:第二种分类维度是从问题情景的熟悉程度以及问题的来源。应用题需要应用,当然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但过分拘泥于生活原型,难免出现牵强附会的案例。应用题与生活情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张奠宙: 顾名思义,数学应用题要有用,自然要联系实际情境。能把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融进数学课堂,是
23、大家的共同追求。问题在于,学生的生活情境毕竟是有限的。应用题中能够直接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的只能是少数。 应用题教学中,大量使用的是科学模型,例如,行程问题中速度、时路程之间的关系,乃是物体运动的物理模型。另一种是模拟现实模型。比如鸡兔同笼问题, 完全是一种假想的模拟情景。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模拟情景往往比真实情景更真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的孩子爱看动画片,那里出现的都是模拟假想的情景。“孙悟空”、“大灰狼”、“圣诞老人”、“白雪公主”等等都是虚拟的。数学应用题中,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就是虚拟情境,比有些矫揉造作的 “现实情境”要高明得多。记得1930年代,任何小学数学教材里都有和尚馒头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 小学应用题 的本质是数学建模 小学 数学教师 培训 材料 应用题 本质 数学 建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