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 从生活实际出发构建高效课堂》.doc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 从生活实际出发构建高效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 从生活实际出发构建高效课堂》.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从生活实际出发,构建高效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到处有数学。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实际生活分不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在具体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学与用分离。把数学学习与生活需要隔离开来,使人对数学产生一种恐惧感。曾有人在成人中做过这样一个调查:“数学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结果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数学是最枯燥的学科;数学是最令我头疼的学科;数学是最难学的学科为什么在人们眼里,数学总是这样板着面孔、高深莫测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针见血地分析道:
2、“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要改变这一状态,我认为数学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数学问题逐步具体化、生活化。 1、让学生带着实际生活经验,走进课本。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在以前的数学课堂中,我们的数学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
3、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例如,“时、分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如果我们的教师还是把学生当成一杯白开水,一切从零开始:出示一个模型钟面,告诉学生它有12大格,每大格表示1小时,每大格中有5小格,每小格表示1分钟等等。这样的教学老师讲得很吃力,学生听起来更乏味。其实,对于钟面,绝大多数学生已有了感性的认识,这种认识,有些是家长教给的,而更多的是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积累起来的。如,学生会为了等一个精彩的动画片而不停地去看钟表。这样,学生对钟表的理解就有了感性的基础。因此,这课时内容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 (一)创设情境让
4、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刻; (二)动手操作(每个学生自带一个小闹钟)让学生在小闹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 (三)引导探究通过不同时刻呈现出指针位置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根据自己对钟面的理解来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 (四)反馈整理揭示出各个时刻的读法的共性,以及组成钟面更为重要的知识,即12大格,60小格,1大格等于5小格。这些知识都是由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来。 再如:在教学“亿以内的读法”时,我提前布置:“明天将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请同学们上网查查与我们祖国有关的情况。”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各种
5、数据:我们国家人口是1295330000,面积是9600000平方千米,一年的棉花产量是76540000担,钢铁产量是126280000吨一串串活生生的数据呈现在眼前,这时,我因势利导:“这些数据你们都会读吗?你是怎样读的?”在学生已有的读数方法和认数经验的基础上,学生的求知欲很快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使以下的分组讨论、数据归类、各组汇报,归纳总结与各教学环节得以利地实施。 这样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开放、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易于学生掌握数学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生活实际出发,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从生活实际出发,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 数学 教学 论文 生活 实际 出发 构建 高效 课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0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