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泉导游词范文介绍.doc
《神泉导游词范文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泉导游词范文介绍.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泉导游词范文介绍 神泉镇地处揭阳市惠来县东南部,距县城9公里,东邻前詹镇,西接东陇镇和南海经济开发区,南临南海,北连华湖镇和惠城镇。倚山面海,是惠来县三大海滨城镇之一(神泉,前詹,靖海)。区域面积50.8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4.8公里,有耕地17740亩。截至20XX年底,常住人口72023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神泉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神泉导游词1神泉港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对外通商港口,汇集县内龙江河、雷岭河、盐岭河三大河流,系粤东地区最大的天然良港,被广东省列为一级渔场,是国家一级渔港。海岸线长14.8公里,是惠来主要渔产区之一。有机动渔船860艘,动力共2.6万马力,年捕捞量
2、1.8吨。工业以渔网、造船、水产口加工为主。有镇办工业7家,引进来料加工工业4家。县办国营工厂2家、二轻工业厂8家。镇内有盐场3个,盐田合计5600亩,年产原盐约700吨。198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562.92万元,其中渔业产值1269.96万元,占49.55%。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15所,卫生院1所,影剧院2座。1987年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神泉港镇区西南侧,有公路通惠城,汇人葵和公路。不久前神泉镇又开通了揭阳至神泉港的揭神公路,未来还计划建造揭神铁路,形成惠来海陆交通枢纽。郑和七次下西洋曾于神泉设立储运仓库,为郑和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材料和佐证史料。神泉镇的石壁寮庵被县定
3、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壁寮庵始建于明代,道光年间由县衙出石重建,光绪三十年四年正月知县为护庵而立禁示牌。庵内现保存有铜塔、铜镜、观音石像、经书等可移动文物一批,对惠来明末清初的石庵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神泉镇历史上以种植水稻、番薯、蔬菜为主。近几年来,蔬菜、水果种植量呈上升趋势,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至20XX年,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200亩(以双造计),单产383公斤,总产10050吨;水果面积12000亩,年产水果751吨。畜牧业以家庭饲养为主,年饲养量35万只(头)。海洋捕捞业是神泉镇的龙头、支柱产业。神泉镇依托海洋、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全镇现有108匹马力以上机动渔船715艘,
4、杉竹排395只,海产品有鱿鱼、墨鱼、带鱼、龙虾、马鲛鱼、石斑鱼、金龙鱼等。20XX年海洋捕捞产量41580吨。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全镇有鲍鱼场11家,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并实现孵化、养殖、销售一体化;对虾养殖场21家,养殖面积1200多亩。神泉镇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1989年后,企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国营和集体企业的主导地位渐渐为私营企业所取代,涌现了大量有竞争力的私营企业。1994年,神泉镇企业产值实现“亿元冲线”目标。20XX年,全镇有工业企业460家,形成了以具有沿海特色的造船、修配、织网、制冰、水产品加工、缆绳、拉链、塑料制品等产业。其中水产品加工业2
5、21家,年产值4亿元;制冰厂18家,拉链厂12家。长荣食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大昌拉链“DCC”牌商标跻身揭阳市知名商标行列。目前,占地面积3900亩的神泉对外工业园区已完成规划设计,该园区的建成,将为神泉镇的工业发展打造坚实的发展平台。神泉导游词2海角甘泉,位于广东省惠来县神泉镇区东南角。宋时这里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其时神童苏福题撰独脚联:“抉(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清乾隆年间惠邑知县王玮建甘泉亭,将苏福独联刻于亭柱上,并竖碑撰文。几百年来,神泉吸引着不少文人墨客前来雅兴续联。清代贤哲咏神泉诗句:“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后改称“海角甘泉”。海
6、角甘泉位于南海之滨,粤东之南,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港城神泉镇。海角甘泉被人们编造出许多神奇传说,使此泉演变为“神泉”。清乾隆间知县王玮在井旁建亭,将苏福独联刻在亭柱上,并树碑撰文。清代歌咏神泉诗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产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称。.对联;已惠来县火力发电厂;“抉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拉输送无穷尽,怂风吹雨打,万家光明。”南海之滨,粤东之南,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港城神泉镇。她背山面海,雷岭河、盐岭河和龙江河在这里交汇入海,是惠来门户,揭阳市最大渔港,对外商贸主要口岸。隋唐时代,就有中原及福建等移民在此繁衍生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神童苏福
7、就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小城诞生。神童8岁时,就以其灵异的思维和匠心独运的超凡想像,写下了著名的三十夜月诗而震动朝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赏识,钦定为神童,传为佳话。神泉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有神童的麒麟彩笔闪烁着耀眼的光环,使这个美丽的港城散发着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辉映的独特魅力。神泉导游词3神泉有多处名胜古迹,其中较著名的有:海角甘泉、海市蜃楼、玉华宝塔、通天古井、烟墩望海、渔船晚归、玉笏朝天、书院青松、沃角炮台、鳌头塔、天后宫、澳角老婶房、妈祖石雕像等。澳角炮台澳角炮台位于惠来县城南二十里的澳角乡西北。东至溪东炮台5里,西至神泉炮台5里。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防倭寇而建。设置炮6
8、尊,营房7间,专防外委一员,台兵18名。炮台朝东,面临溟渤。炮台四周贝灰夯筑,上有城堞、炮眼及人行通道。墙高5.8米、厚2米,人行道1.3米,总面积312平方米。现四周仍完好。华家妈祖像惠来地处粤东沿海,海岸线长81公里,沿海村庄30多个,村民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莆田迁徙而来。沿海特点与莆田湄州岛紧密相连的亲缘关系,是妈祖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南宋庆元六年(1200)便有福建莆田移民在神泉港建妈祖庙奉祀妈祖至今,数百年来,妈祖文化通过妈祖信仰者运用庙宇奉祀妈祖这一特殊的传扬方式,让妈祖文化在惠来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玉华宝塔“玉华宝塔”伫立于甘泉南边约200米处,建于清代,是一座七层八
9、角形实心塔,是渔船归航的标志。远远望去,就像一支如椽大笔,在蓝蓝的天宇上写下瑰丽的诗篇。塔门留有清惠邑县令王玮撰写的对联:“泻影入沧溟,静浪恬波,早见鲸潜鲵伏;高标出云汉,扪星摘斗,伫看凤起蛟腾。”塔下新建八角形墩台,周围回栏绕筑,景地幽雅。海市蜃楼沿玉华宝塔的水泥路向西,迂折朝南,再向西,便是西港码头。据说这里是看“蜃楼海市”的最佳地点。有书记载,神泉镇的蜃楼海市是我国三大蜃景之一,常于春夏之交出现在神泉港西南海面上。据说,2005年3月的一天下午,在西南方向的港面上出现一大片橙黄色的彩云,徐徐向东飘来。突然,一些彩云变成帆船,乘风朝这里驶来,那些帆船后来竞凑在一起,变成一座拱形的大桥,桥上
10、有霓虹灯在闪烁,来往的车辆疏落有致。其后,幻景变化万千,异常美丽。南岸观月西港码头南面是港湾,港弯过处是南岸。与大海亲密接触,赤着脚踏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脚底下传来了海的呼吸。掬一捧海水对泼,别有生趣;搂一缕海风入怀,豪情顿生。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日趋高雅,“南岸观月”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神泉的一新景观。烟墩望海每年中秋之夜,神泉镇及周边乡镇的人们,男女老少相携坐轮渡,带着烟花红烛、水果饮品、鱿鱼脯、月饼等至南岸。有的在沙滩上围沙墙,点燃烟花烛火,品酒谈心;有的在海边戏水踏浪、拾贝壳、赏月观海,共享天伦之乐。青年男女在此约会,向“月娘”祈愿。中秋夜,成为神泉及周边乡镇年青人的“情人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游 范文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