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统计课程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分析.doc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统计课程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统计课程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学论文:小学统计课程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分析统计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第一次将统计与概率作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专门领域以来,小学统计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进步,随机观念、统计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当前小学统计教学也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困惑)。如何切实提高小学统计课程实施的实效,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一、小学统计教学中的若干新问题 回顾学数学课程正式增设统计与概率领域以来,从以往仅仅在小学设置直方图、条形统计图等等简单的统计知识点,到关注真正意义下的统计教学,小学统计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其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以下三个问题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1相同的统
2、计内容在小学第一学段、第二学段(以及初中)反复出现,教学深浅程度拉不开“档次”,出现简单重复。 无可否认,相同的统计内容在义务教育不同学段中反复出现,这是螺旋式上升课程教材编排方式的一种体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然而,有些教师把知识点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方式误认为是知识点的重复与罗列,他们在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可能是没有把握好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相同统计知识点的教学深浅程度几乎一致,以至于,在某些老师看来,就是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而学生对此也充满厌倦感。不仅如此,很多初中(即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教师十分“诡秘”地道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
3、的一个普遍做法“7、8年级根本不用考虑目前教科书中出现的统计课程内容学生在小学4、5、6年级已经学会了这些内容,到9年级再进行统计的教学,仍可以达到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1事实上,这种现象的表面原因在于,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统计内容梯度过小、层次不清,区分不明,导致简单重复。2在教学中,无法准确把握住统计教学的灵魂,教学重点有失偏颇。这类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在教学中主次不清、重点不明。例如,在小学统计教学中,有人认为,小学阶段的统计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有人则认为制作图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信息,所以
4、,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自己能够制作图表;还有学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作图表可以相对削弱,要更重视读图的教学。事实上,小学统计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统计观念和随机意识,也就是“数据分析意识”。这种观念和意识的培养,需要依附于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这个实践活动。34数据是贯穿于统计课程内容的主要生命线,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随机性以及这个数据本身所蕴涵的信息,是统计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从数据出发的统计教学,就没有抓住统计的灵魂。没有了活动,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就等于空谈。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统计”内容中,调查全班每位同学“最喜欢吃的水
5、果”,有一些教师误认为,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读懂这组数据,由此剥夺了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的权利。(2)在教学中不能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众所周知,小学统计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不学是不会的,有些内容学习了也未必能会;有些内容是需要感悟、理解和亲身体验才能掌握的,如,“收集数据”等过程性目标就是如此;而有些内容需要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才能逐步掌握,如,从统计图表中读出有关的信息。专门的研究表明,学过和没学过统计的一、二年级的学生对样本的理解水平仅限于总体,很难理解总体与样本之间的关系;学过和没有学过统计的三、四年级的学生,对样本的理解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学过和没有学过统计的
6、三年级与六年级的学生都普遍具有分层(非随机)抽样思想,二者的差异并不显著。因而,针对不同的统计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侧重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就变得十分必要。(3)对小学统计教学特有的教学方式把握不准,不理解活动式教学与统计课程目标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看到,为数不少的统计课堂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对于一些事实性的内容来说,采用有意义接受的方式未尝不可,但是,对于大部分内容来说,单纯的数学知识的常规教学方法并不能凑效。事实上,与传统数学内容及其特点相比,统计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作为不确定数学内容的统计,它与传统的确定性数学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小学传统数学的教学内容主
7、要是对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图形和数量的抽象,研究的问题是图形的变化与数字计算的法则,研究的基础是定义和假设,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归纳、递归、类比和演绎推理。而统计学则不同。统计学是通过数据来进行分析和推断的。统计学研究的问题在本质上是随机的,是不确定性的。因此,统计研究的基础是数据。2这些数据的特点是,对于每一个数据而言都具有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抽取一定数量的数据,才可能从中去获取信息。但是,数据积累多了,其中的规律也就明显了,不确定现象背后的“确定性”也就明晰了。因而,小学统计教学的课程内容特点决定着小学统计教学必须关注过程性。3对统计初步知识的学习,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其真正内涵,仅仅停留在表面。在小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教学 论文 统计 课程 中的 若干问题 及其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