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集体备课效能的研究.ppt
《关于提高集体备课效能的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提高集体备课效能的研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提高集体备课效能的研究,一、提出该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分析,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原则,三、研究目标,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五、主要成果,一、提出该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分析,(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一)课题研究的背
2、景,一、提出该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分析,(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3、应性。,(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提出该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分析,怎样科学有效地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尽管制约和影响落实这六项目标、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有教育环境的问题、教学软硬件的问题等等因素,但是备课质量不高始终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在对新课程理念的阐释、课程的整体理解、教材的解读、教法的选择运用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惑,普遍感到新课改的任务繁重,以个人的力量有效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和六项具体目标,实在力不从心。,经过老师们的深入思考和广泛实践后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有效实施集体备课!,(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
4、提出该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分析,1实施新课程需要集体备课。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新理念,摒弃了原课程“繁、难、偏、旧”的内容,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就其备课而言,谁都没有经验科学合理整合三维目标,为此存在很多困惑需要集体研讨;从新课程体系而言,其体系庞大,跨学科问题比比皆是,远远超出教师原有的知识范围,这些问题不允许教师单打独斗。从每一位教师本身而言,其知识层次,教学经验,教学艺术千差万别,不可能设计出十分完美的教学流程,所以我们需要学习他人的成果经验的同时,又需要同行更加密切的分工、协作与实现资源有效地使用和共享,所以实施新课程需要集体备课
5、。,(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提出该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分析,2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集体备课。教学是一门厚重的艺术,备课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要我们肯钻研、善协作的精神去探索和研究,必然形成有效的教学规律和理论,反过来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就会有一个很有效的教学规律去遵循。因此理论和实践的完善都离不开群体合作,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提出该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分析,3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集体备课。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从理性和智慧的层面研究课堂,当我们理解课堂的实践功能与价值时,必须面对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让学生在合作、参与、对话、创新中得到全面发展,
6、所以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方向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做到教材、教法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同时要求我们要从繁重的重复性的低效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充沛的精力,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而学生的创新与创造,需要我们用智慧最大限度地去雕琢,我们单个人显然力不从心,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集体备课。,(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提出该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分析,南街小学从2003年秋率先在全县推行新课程课改实验,当时学校规模具备基本的集体备课条件:一是各年级备课组都可形成团队,语数学科同年级教师不少于3人;二是在师资配备时考虑到了教师的结构,年龄结构
7、、教学经验和能力互补性结构等都相对合理,各备课组均有集体备课的条件。我校为适应新课改,在集体备课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2003秋调查、呼吁和大胆尝试阶段;(2)2004年2007年为发展、推进阶段;(3)2008年2011年为反思研究、规范提高阶段。,大部分学校已告别了繁重抄写重于研读和思考,重复抄写重于反思和修改的教师个人备课的传统备课方式,采用了集体备课的备课模式。,(1)国内集体备课实施情况,(2)我校集体备课实施情况,(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一、提出该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分析,1、网上下载、盲目利用他人提供的资源;2、分享共性教案,忽视个性风格;3、课前重备课,课后轻反思;
8、4、重视教材知识内容的研究,轻视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5、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意义上的集体备课特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集体智慧和资源共享。往往是一人备课,大家共用,遇到检查时美其名曰“集体备课”。,(三)当前中小学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落实好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效能,我决定对集体备课做一些深入、规范探讨,于是确定了关于提高集体备课效能的研究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原则,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微格教学论。,(一)理论依据,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原则,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查、资料查阅等了解我校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提高 集体 备课 效能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