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本地网波分部署策略0821图文.ppt
《中国联通本地网波分部署策略0821图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本地网波分部署策略0821图文.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2017-2019中国联通本地网WDM/OTN部署策略,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目 录,一、本地网100G WDM/OTN部署策略1、本地网100G OTN部署现状2、100G波分产品成熟度及生命周期研究3、100G与400G/1T的对比4、100G与10G对比分析5、本地网100G部署策略二、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三、PeOTN部署策略,本地网100G WDM/OTN覆盖现状,至2015年底,全国市县波分覆盖率超过98%,除西藏、青海部分县城外,其余本地网基本实现郊县全覆盖市县波分速率以10Gb/s为主,2015年开始进行100G波分部署,截止目前已有72个本地网
2、建设100G波分系统覆盖19个省会城市;除西部省分外,其余中东部省分省会城市基本实现全覆盖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湖南等省分地市100G覆盖率较高,目 录,一、本地网100G WDM/OTN部署策略1、本地网100G OTN部署现状2、100G波分产品成熟度及生命周期研究3、100G与400G/1T的对比4、100G与10G对比分析5、本地网100G部署策略二、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三、PeOTN部署策略,100G WDM/OTN产品成熟度分析,100G标准早已成熟100G客户侧接口标准:2010年IEEE发布OTU4标准:2009年ITU-T发布线路侧光模块规范2009-2010年O
3、IF完成国内2012年CCSA完成相关标准不同于40G时代厂家码型多样化,100G各厂家编码趋于统一系统性能较10G/40G优越系统容量较10G提升10倍传输性能较40G系统提升明显相比10G/40G系统,无需CD/PMD补偿,简化了网络应用及运行维护,WDM/OTN产品生命周期分析,1997年试商用1998年规模商用2001年后基本不再规模新建,2.5G,10G,40G,100G,2008年试商用2009年规模建设(干线、省内2011年)2014年停止新建,1998年,2016年,2000年试商用2001年规模商用至今仍在使用(新建/扩容),2012年试商用2013年规模建设(干线)2015
4、年省内规模建设,设备产品生命周期与业务发展、关键技术突破关系较大;从业务发展来看,本地层面未来5年内电路颗粒预计仍以10G100G为主;从技术发展看,400G技术较100G技术尚无较大突破,因此省内建设重点仍将是100G OTN系统,目 录,一、本地网100G WDM/OTN部署策略1、本地网100G OTN部署现状2、100G波分产品成熟度及生命周期研究3、100G与400G/1T的对比4、100G与10G对比分析5、本地网100G部署策略二、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三、PeOTN部署策略,400G/1T技术进展,标准进展400G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预计在2017-2018年完成;
5、目前标准落后于技术发展1T标准化工作尚未开始产品成熟度受电子器件限制,现有码型的400G设备长距离传输受限目前400G解决方案多样(1x400G PDM-16QAM、2x200G 2SC-PM-16QAM、2x200G 2SC-PM-8QAM等),不同方案匹配不同的应用场景400G客户侧尚无成熟产品试商用网情况:近期开展实验室测试工作,测试完成后将开展400G实验网400G与100G的比较在现有的电子器件下,主流编码400G系统的频谱效率及系统容量较100G提升不明显(约增加2倍)调制、接收、DSP处理、FEC等关键技术较100G并无大的突破,对比100G技术,40G的前车之鉴,没有统一的标准
6、,为防止400G重蹈40G覆辙,因此400G的商用部署需谨慎,目 录,一、本地网100G WDM/OTN部署策略1、本地网100G OTN部署现状2、100G波分产品成熟度及生命周期研究3、100G与400G/1T的对比4、100G与10G对比分析5、本地网100G部署策略二、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三、PeOTN部署策略,10,本地网波分承载的业务需求分析,本地波分系统主要分为市县波分系统、城区波分系统(仅省会等大型城市)市县波分系统业务需求主要承载BRAS/SR上联(北方、南方部分本地网)、SW上联(南方,BRAS未下沉)、分组网、MSTP系统分组网、MSTP系统基本无增量需求,各年
7、度新增需求主要为BRAS/SR/SW上联北方电路颗粒以10G为主,少数本地网开始引入100G;每年单节点新增业务需求为10G30G不等,随着光改完成及IPTV推广,每年业务需求不断增大南方电路颗粒以10G为主,少数本地网存在GE颗粒需求;每年单节点新增业务需求一般为010G不等城区波分系统业务需求主要承载IDC、核心网、大客户等业务需求;其中IDC业务需求较大(单节点n*10Gn*100G不等),且各地各站点差异较大IDC电路颗粒以10G/100G为主,核心网电路需求以10G/GE颗粒为主,大客户业务以GE/10G为主,从电路颗粒来看,本地层面以10G为主,少量GE及100G颗粒;单节点业务需
8、求一般为1至多个10G不等,需求向逐年增大的趋势发展,北方较南方增速更快;多数本地网仍可以通过现有10G WDM/OTN系统承载,也可通过新建100G WDM/OTN系统承载,100G、10G功耗、集成度对比,功耗:10G WDM传统波分系统功耗最低;100G OTN单板与10G OTN单板每Gb/s功耗基本相当;100G单板仍在进一步改进,功耗有望继续降低集成度10G板卡有高集成度板卡,如10*10G等,但现网应用较少,本地网层面多使用4*10G、2*10G板卡100G线路板目前多是单槽位单端口,部分厂家有单槽位2端口,本地网层面应用主要为单槽位单端口,从集成度和功耗来看,10G、100G系
9、统差异较小,多数现有本地网机房均可满足,100G、10G造价对比-每Gb/s造价,每Gb/s造价OTN系统建设成本分为公共单元部分、线路侧板卡、支路侧板卡;其中公共单元部分折扣率99.9%OFF,可忽略支路侧板卡造价与平台无关(10G/100G平台支路侧板卡价格一致),各平台成本差异主要在线路侧板卡部分,单Gb/s造价:10G造价约是100G造价的310倍,100G建网成本优势明显,各厂家10G及100G板卡详细价格分析,单端口100G线路侧板卡按中标厂家最高价计算10G OTN与100G OTN对比:单节点新增业务需求(单局向)超过1条10G时,100G OTN当期建设成本优于10G OTN
10、;电路需求越大,100G OTN当期建设成本优势越明显估算原则:10G OTN系统线路侧按4*10G线路板卡配置,100G OTN系统线路侧按1*100G硬判决板卡配置(若10G OTN系统线路侧按2*10G线路板卡配置,则100G OTN系统线路成本与10G OTN系统线路成本基本相当),100G、10G造价对比-当期建设成本,单期建设成本:10G成本约是100G的1.5倍,100G建网成本优势明显,目 录,一、本地网100G WDM/OTN部署策略1、本地网100G OTN部署现状2、100G波分产品成熟度及生命周期研究3、100G与400G/1T的对比4、100G与10G对比分析5、本地
11、网100G部署策略二、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三、PeOTN部署策略,15,本地网100G WDM/OTN部署策略,总体原则:充分挖潜现有10G OTN平台冗余资源,控制现有10G WDM/OTN平台的规模扩容,规划期内全面部署本地网100G OTN平台总体目标2017-2018年,基本实现北方10省及南方中东部省分的市县层面100G OTN覆盖业务量小的本地网可在规划期末实现100G OTN覆盖部署策略:城区BRAS/SR上联、传输系统组网原则上采用光纤直驱;核心汇聚节点间距离较远或大颗粒大客户业务需求量较大的情况下,可建设城区汇聚波分系统若现有系统为传统波分平台且为单平面,2017年
12、存在新增需求时宜通过引入波分第二平面建设100G OTN业务节点间存在100G颗粒需求或单节点业务需求超过2条10G电路,宜在2017年部署100G OTN系统现有40G平台原则上不得继续扩容40G线路板卡各本地网应充分挖潜现有10G OTN系统冗余资源,对闲置的2.5G/GE等低速率支路侧板卡,可调整至大客户业务使用早期的老旧波分设备应逐步退网,降低运维成本,16,100G WDM/OTN产品选取及配置建议,平台选择:支持统一交叉矩阵(华为OSN9600、中兴ZXONE9700、烽火FONST6000)交叉容量:普通汇聚节点可选择5T左右的交叉容量,核心节点可选择10T左右的交叉容量;业务量
13、特大的城市可适当增加FEC选择:除新疆西藏内蒙等少数环长较大的市县环路外,其他本地网应选择硬判决FEC板卡板卡端口密度线路侧宜选用单槽位端口板卡,不得使用双槽位单端口板卡;业务量大时可选择单槽位双端口板卡10G客户侧可根据业务量选择,业务量大的节点宜选用10端口,业务量小的汇聚节点可选用4端口,不宜选用更低密度板卡,目 录,一、本地网100G WDM/OTN部署策略二、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1、紧凑型波分特点及建设必要性2、县乡层面传输网络现状及业务发展趋势3、宽带提速及IPTV影响分析4、县乡业务承载方式对比分析5、县乡业务综合承载策略6、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三、PeOTN
14、部署策略,紧凑型波分特点,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紧凑型波分设备相比传统框式波分仅在物理形态存在差异;多为2U-5U高的盒式设备,俗称县乡波分设备;目前主流厂家均已推出适用于县乡层面的紧凑型波分设备主要特点:物理形态上较紧凑,最小设备仅为12U高的盒式设备设备为DWDM,支持32/40波支持多业务接口,可承载IP、POS、视频等各种业务类型与核心汇聚波分设备统一网管,运维管理能力强功耗低,典型配置功耗小于300W紧凑型波分网络定位:综合业务接入点层面的大颗粒业务综合接入乡镇综合业务接入点的OLT上联GE以上大客户接入,紧凑型波分建设必要性,满足宽带提速需要,聚焦IPTV业务发展,北方及南方乡镇
15、业务发展较好的本地网应逐步进行乡镇层面紧凑型波分部署IPTV快速发展,10GPON逐步部署,乡镇OLT上联带宽压力增大北方部分本地网前期采用光纤+交换机方式承载OLT上联,正逐步改造为OLT直连BRAS,上联端口数增加南方前期采用UTN、MSTP等承载OLT,将难以适应业务发展随着大客户业务的带宽增长,紧凑型波分后续在城域综合接入点、客户接入点也有望逐步应用,目 录,一、本地网100G WDM/OTN部署策略二、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1、紧凑型波分特点及建设必要性2、县乡层面传输网络现状及业务发展趋势3、宽带提速及IPTV影响分析4、县乡业务承载方式对比分析5、县乡业务综合承载策略6、
16、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三、PeOTN部署策略,县乡层面业务包含宽带业务、移动回传、大客户接入三类小颗粒业务(移动回传、低速大客户业务)均通过分组/MSTP系统承载OLT上联、大颗粒大客户业务通过县乡波分、县乡光缆承载乡镇综合业务接入点的MSTP、分组组网,通过县乡光缆承载传输系统组网消耗纤芯/波分资源少,乡镇级别大颗粒大客户业务目前尚不旺盛,因此乡镇层面主要考虑OLT上联业务承载,常用OLT上联方式及特点乡镇OLT直连县城大二层交换机,对县乡光缆或县乡OTN波道需求大,典型如河北、河南OLT通过乡镇小交换机统一收敛后/中继与县城SW/BRAS连接,对县乡光缆或县乡OTN波道需求小,典型
17、如山西、辽宁等农村OLT与乡镇OLT进行OLT级联后与县城SW连接,如湖南,县乡层面业务承载现状,22,中国联通TV视频业务的战略定位,2015年集团公司提出的“中国联通聚焦战略”,根据中国联通【2015】559号文件中国联通TV视频业务发展工作要求的要求(简称“TV十条”),全面推进TV视频业务快速发展。,视频业务的定位,1、视频业务是家庭互联网的战略性基础业务2、视频业务是“智慧沃家”家庭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核心业务3、视频业务是打造家庭客户全业务竞争优势的关键“利器”,抓住时间窗口,加大力度推进北方IPTV业务发展,实现快速规模上量,打造品质化产品优势借力央视与地方广电,加快以直播为主的基
18、础业务规模推广全国增值业务由TV增值运营中心提供,支持本地特色应用发展,北方,重点解决业务“规模化”问题,总体原则,下一步发展策略,借助三网融合新政策,加快推出南方IPTV业务,突出差异化产品优势加快南方IPTV分省直播平台建设;增值平台由TV中心统一支撑以TV增值应用商城为切入点,通过增值业务实现差异化营销,重点解决业务“合法化”问题,南方,目 录,一、本地网100G WDM/OTN部署策略二、紧凑型波分(县乡波分)部署策略1、紧凑型波分特点及建设必要性2、县乡层面传输网络现状及业务发展趋势3、宽带提速及IPTV影响分析4、县乡业务承载方式对比分析5、县乡业务综合承载策略6、紧凑型波分(县乡
19、波分)部署策略三、PeOTN部署策略,宽带提速影响分析,OLT上联带宽需求:宽带用户数*用户在线比*单用户流量特性;其中用户在线比一般为50%-60%,每年变化较小单用户流量特征:近几年,平均每用户最大使用带宽增长为10左右。各省平均每用户最大使用带宽差别不大,在0.50.8Mbit/S之间流量趋势:单用户平均流量达到一定值以后,接入带宽扩容对单用户平均流量影响明显减弱。由于缺少大流量应用的冲击,近期宽带提速不会导致网络流量的爆发式增长。随着4K视频等大带宽应用的引入,预计17年以后流量增长会较大,IPTV业务上联带宽理论测算,OLT-BRAS链路配置方案建议,26,根据上述测算分析,得到如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联通 本地网 部署 策略 0821 图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