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前学习”的初步研究.doc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前学习”的初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前学习”的初步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前学习”的初步研究密云县第二小学 郑立华一、问题的提出1.课程标准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分目标中规定: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不仅包括课上的运用,更包括课前的运用,这是课前学习的一种。2.学习内容的需要北京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在编写时更注意贴近儿童的生活,但是在某些知识的系统性有一定的欠缺。如地图的相关知识介绍的不够充分和系统,会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故需要学生课前介入学
2、习。3.课时问题小学品德与社会每周2课时。五、六年级的学习内容较多,研究的问题也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在规定的课时内往往无法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此时,也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习材料,把一部分内容安排到课前学习,既解决了课时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概念界定与概念辨析1. 课前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既包括一般的知识、技能,又包括人际社交技巧和对待某种事物的态度等,所以也可将学习看作是经验所引起的认识或行为的变化。佟绛馨:北京师范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会 编纂;梁焕国 主编.中国老年百科全书生理心理长寿卷.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第172-173页.笔者认为,课前
3、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直接指导下或是间接指导下在课堂学习之前自主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课前学习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2. 课前学习与预习的区别预习指在正式学习之前,对某一知识、技能的主要内容进行概略性自学的过程。是为了事先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发现其重点和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谢新观 主编.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第270页.预习可以是对所有将要学习内容的自学,在课堂学习时,师生依然会对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预习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课前学习并非是对所有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只是自主学习与该课相关的知识或技能。课堂学习时
4、,师生会把课前学习的成果作为将要学习内容的基础。课前学习的主要作用在于为课堂学习提供支持。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前学习”的策略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认为课前学习的策略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的课前学习,另一种是在教师间接指导下的课前学习。(一)在教师直接指导下的课前学习在教师直接指导下的课前学习,一般仍然是占用课堂上的时间。教材中的某些内容需要补充,但这种补充学习很难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合或整合在一起。若不指导学习,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任务的完成。同时,这种补充学习又不适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此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抽出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品德
5、与社会的教材中,一些涉及地理类的学习内容适用于这样的课前学习。北京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祖国共有四个主题。这一单元中共出现了七幅与地理相关的地图,分别是: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东部海域图、中国疆域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台湾省地图。还有一幅柱状图(国土面积柱状图表)和一幅饼形图(中国各种地形面积比例统计图)。此前,学生只是接触过简单的平面图。对于看地图的方法、图上的方向、常见图例表示的意思等都基本没有接触过。本单元大量的地图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很不容易。此外,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刚刚上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也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并且内容较多。如果没有一个较丰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品德 社会 学习 初步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