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doc
《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三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和以色列进行课堂情境中合作学习法的开发和研究,在7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十分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的实质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它有利于彻底改善小学课堂教学面貌,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能性;有利于培育班级集体和谐的心理氛围,满足学生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合作学习也自然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也
2、比比皆是,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成绩固然不少,但不足也相当普遍。比如,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集中学习、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缺乏辩证认识”、“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合理分工,学习任务责任不明确”、“没有掌握好集中学习与合作学习合理的时间结构”、“教师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等等。当然,针对可能造成流于形式的种种现象很多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确实对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透过热闹纷繁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合作学习中真正难以认清或克服的不仅仅是形式的合作,而是合作学习中个体间的差异性如何平衡,如何使参加合作学
3、习的个体都能合理、和谐、理智的真正得以相对公平而积极的发展,这将是一个个体心理机制与交流竞争相融合的值得纵深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新意。我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确定此课题的研究,争取把我们年轻而富有创意的群体更深层次的融入教学改革的热潮,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更新的活力。二、课题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态式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此三理论展开的: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2、生态式教育理论:把教育看作一个
4、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式教育强调平衡、和谐、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教育,特别是人际生态理论,更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同伴之间团结、合作的人际生态的良好关系。3、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在这些智能领域中,都有其发展杰出的人才。换句话说,每个人可能会比较擅长其中的某几项智能,而其他智能相形之下较弱。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在八种智能方面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必然存在着各种智能差异。而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差异的互补,使个体得以更和谐的发展。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 深入探索小学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2
5、、在充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认清、正视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并有效的利用个体差异互补来促进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3、在利用个体差异互补促进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同时,缩小个体之间的主观性差异。(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认清合作学习中几种重形式轻内容的教学方式的不足,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2、确定个体差异者在合作学习中的几种组合方式,研究将他们如何组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3、关注学生在不断的合作中个体差异的变化,探索保证学生共同成长基础上缩小个体差异的手段,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三)课题的基本概念界定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
6、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是在部分心理特征、行为特点和知识经验等方面有明显的或根本的差异。我们在这里着重研究部分影响教育教学,特别是影响学习的主要的几种个体差异变量。它们主要有:已有知识的个体差异、能力
7、的个体差异、思维的个体差异、兴趣的个体差异。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将之集中为三种类型:知识经验的个体差异、能力的个体差异(含思维的个体差异)和情感态度的个体差异。我们对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主要在于为教育、教学服务。在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的教学中,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因此,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寻求一条能较好地处理个体差异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有效途径,而合作学习就为“个体差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研究空间。合作学习是在教师参与并指导下,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从事实上
8、认可了个体差异的客观性,并在实践中将之加以发挥应用。但是如何使个体差异者的组合更有效、更和谐、更有力和如何使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有个性的共同成长,这两方面应该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所在。(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假设 本研究假设:同一学龄段的学生之间,在知识经验、能力和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上存在个体差异。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之间,仍然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而这种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在保证学生共同成长的同时缩小个体差异,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研究的自变量为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因变量为以学生知识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为组成维度的学生学习个体差异。而对学生原始程度差异等无关变量暂不做研究
9、。四、课题的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改进教学实践,而非验证理论,且参与者主要为本校一线教师,因此,单纯的问卷调查法或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室研究在此并不适用。综合考虑,我们选择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通过教师对于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个体差异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一研究主题的不断“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实现教师相应教学理念与行为的螺旋上升式的改进,更促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个性的共同发展。在行动研究中,除采用传统的“调查法”、“实验法”外,还大力提倡“叙事研究”,加强研究者的课题意识,以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研究过程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对于实践改进的有效性,本研究设计分三个阶
10、段进行。第一阶段,探索试点阶段。在本阶段,我们通过前测在二到六年级各选择一个实验班,实验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适合本学龄段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同时选择一个学生程度、教师水平、教学条件与实验班具有同质性的对照班,对照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定期比较有否使用合作学习及合作学习的不同组织形式下学生知识经验、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情况,初步探寻有助学生缩短差距、共同成长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第二阶段,全面参与阶段。前一阶段的试点研究,已初步探索了适宜各年级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本阶段,可将之前的研究成果与更多的教师分享,通过更广泛的参与和思考,形成具有校
11、本特色的较成熟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第三阶段,分析总结阶段。这个阶段则将前两个阶段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有一定价值的成果,作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升的依据和指导。(三)研究工具 由于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最直接的研究工具乃是教师自身。教师通过对合作学习组织形式的探索、试验、反思,不断研究出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为了检验“行动”的有效性,我们设计了适用于不同年级的数学学习能力测验问卷和数学学习情感态度问卷,两份问卷与学生的各次全年级数学统考成绩知识经验调查试卷一起,作为检测学生在课题试验探索中数学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知识经验发展情况的依据。五、课题实验研究实施步骤(一)实验对象的选择本研究在本校二至六年
12、级各选一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二)实验时间 .6.10(三)实验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6.8(1) 组建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 (2 ) 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确定实验研究对象;(3) 进行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2、 实验阶段: .9.6(1) 组织老师进行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2) 进行实验前期的调查研究(包括实验班学生个体差异情况调查)。(3)通过常态课、研讨课、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4) 进行课题实验中期总结。3、 总结阶段: .7.9(1) 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2) 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录
13、相)、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3) 形成实验研究报告。(4)召开课题展示会,展示汇报实验成果。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各工作阶段的任务,按实验计划开展了如下工作:(一)、组织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采用两种形式:由课题顾问组和指导组成员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专业引领;组织相关的老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学习研究或外出培训。研究期间,我们邀请了省普教室彭晓玫老师、师院苏永强教授、教科所卓和平主任等知名专家前来以讲座、谈话等形式进行零距离课题指导;聘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何颖为我们课题组的理论指
14、导;我们自己还开设了有关“合作学习”和“行动研究”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讲座、研讨;同时,我们能够及时抓住机遇,先后派出几批教师出外到宁德、福州、晋江等地学习、交流,提高课题研究的开放性、传播性和互进性。通过有计划的“输出”与“引进”,使课题组教师在理论素养上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二)、科学有效地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1、前期问卷调查与分析(1)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那么,如何建立科学、完善、实用的有利于研究正常进行和学生真正发展的合作性学习小组,必然成为研究的重心。首先我们根据二至六年段各学段学生实际,经过反复修改,分年段拟定了包含情感态度问卷、知识经验
15、调查和能力调查三个维度的针对性调查测试卷。测试卷都包含问卷说明、问卷内容、参考评价几个环节,其中评价参考合理、详尽,都有相应的描述性语言;另外,测试卷本身最大的特点表现在突出差异性。(测试卷的具体内容见附件1)(2)调查问卷的分析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了大量比较确切的数据,写出实验前期测试调查分析报告。各年级的报告分析都包含了几个环节: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调查结果及分析,最后是总结、分组建议和分组情况。其核心部分是汇总分析各类数据总结出分组的依据,以调查结果显示的差异中的最大的方面(数学学习能力差异大,其中又以语言表达能力差异最大)为主并结合学段研究目标作为分组的依据进行
16、分组,从而开展合作学习的学习与探索。2、后期问卷调查与分析考虑到低段学生“合作”研究的难度过大和研究的无效性普遍,后期问卷调查的对象由原来的二至六年级改为三至六年级。调查内容,则根据专家建议,要求渗透问题意识。无论问卷的设计与分析,在实践中都既做到了实验班与平行班的横向比较,也关注了前测与后测的纵向比较;既反映出个体差异的缩小及个体自身的进步,又对部分个体在研究过程中的停滞甚至倒退予以重视,突出了课题研究的发展性和客观性,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的价值。(三)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我们根据前测的结果设计了各班的分组合作学习方案,依此方案对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调整。在此过程中,除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
17、实际情况进行的教学实验外,我们每月还组织12次的常规性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的集体研讨活动中,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课题组成员有激情,有活力,有拼劲,紧密结合课题研究,开了十余节示范课,还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叙事、反思和论文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和谐与统一。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发现了讲座的形式不利于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就及时将讲台交流改进为圆桌交流;另一方面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与实践都有相当大的误区,研究不应该一味拔高,而应正视现实,重视研究的基础方面,所以,我
18、们及时调整了研究目标和内容,从整体上以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和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提高为主。合作中学生的互补和共进则作为一个更高的理想标准来要求。以求研究的真实和有效。(四)召开课题研现场讨会在实验中要要采用点面结合的形式。每学期举行一次由顾问、知名专家等参与指导研讨会,举办12次的现场研讨活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交流,及时了解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年4月3日,省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研讨会(片区)在我校举行,我们以 “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 作为研讨主题。 与会的有省普教室专家、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总负责人彭晓玫老师,以及来自市教科所、师院的专家、教授以及全市
19、四十余所课题实验校的一百多名一线教师。研讨会上,我们首先展示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及成果;然后由我校提供两节研讨课;在卓和平老师的主持下,与会的专家和老师们围绕课题,针对两节研讨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研讨。最后,彭晓玫老师作基于测试结果对教学的启示专题讲座,从数学教学的难点、本质、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对两节研讨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同时对我校科学、规范、扎实的课题研究给予高度的评价。七、成果分析经过两个阶段的研究和终期的比较分析,我们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过程性资料,分前、后期编撰了两本汇编,而且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且能够在合理利用个体差异互补来促进数学
20、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同时,逐步缩小了个体之间的主观性差异,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对于合作学习与学生差异之间的互补、互进的辩证关系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探索,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具体表现在:(一)、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上,思维的广度、深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个性、潜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这里选择三年级后期情感调查卷分析报告和四年级情感态度调查分析报告的部分章节来着重简要说明其中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再选择四年级的能力调查分析报告来透视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挥与潜力的挖掘。三年级情感调查问卷分析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本次调查问卷围绕实验班的学生
21、通过一年来的数学小组合作的学习生活中对待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设计了12个问题,把学生对待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划分成积极、一般、消极三个层次。其目的和意义是为了了解学生在这次实验中对合作的要求以及合作意识、合作意愿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便反思总结,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所服务。2、调查的对象:三年一班实验班和三年五班平行班全体学生。3、调查的内容:三年级情感调查问卷。(具体请看附件1)4、调查的方法: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发调查问卷72份,共收回72份。 取样标准:三年一班实验班和三年五班平行班。 调查时间:实验班年10月19日,平行班年10月19日。5、调查问卷设想:本次调查问卷围绕实验班的
22、学生通过一年来的数学小组合作的学习生活中对待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设计了12个问题,把学生对待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划分成积极、一般、消极三个层次,每题相应A、B、C三个选项,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C得0分。该卷满分24分,将学生所得总分划分成三个等级:(1)17-24分为A等级,表明这部分学生爱学习而且会学习,已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非常乐于参加合作学习;(2)9-16分为B等级,表明这部分学生已初步形成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但不够熟练和全面,还要再努力;(3)0-8分为C等级,表明这部分学生尚未形成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可与老师沟通),尝试着与他人合作交流,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 小学 合理 利用 个体差异 提高 合作 学习 实效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