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级习题分析引发的思考.doc
《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级习题分析引发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级习题分析引发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年级习题分析引发的思考 内容摘要:习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答习题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为普通的形式。习题本身的质量和使用习题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习题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度。通过对五下年级各类习题的分析,发现五下年级习题具有下列特点: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有难易、有重复。由此引发了对习题的精选、习题的使用、习题的处理、习题的批改、习题的反馈等方面的思考。关键词:习题 习题功能 习题解答 习题反馈习题是学习内容的一种直接表达方式,主要以问题形式呈现。习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答习题是学
2、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为普通的形式。习题具有教学功能,还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发展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习题的认识不到位。如有的教师对课本中的例题较重视,对于教材中的习题仅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缺少对习题的挖掘及与其他教学过程的整合,弱化了习题功能。也有部分教师布置大量的模仿习题让学生操作,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削弱了习题的效益。习题本身的质量和使用习题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习题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度。因此作为教师就有必要对习题的编写作分析,有必要对习题进行研究,对习题作比较、拓展,以利于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提高练习的有效
3、性,真正落实轻负优质 。一、对五下年级习题的分析。1、人教版五下年级课本各类习题题量类型做一做练习合计题量902903802、五下年级课本、作业本及配套练习(新同步练习)各种类型习题题量类型概念计算解决问题几何形体统计合计课本137110734515380作业本1176466416274同步练习1988610010721512总计4522602391934211863、五下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各类习题题量类型填空选择判断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看图计算课本134147作业本1083716同步练习331846231总计5626124744从表1看,课本中,共有例题43题,例题与练习题总量的比约是1:
4、10。分析表2,从题量来看,全学期按75课时计算,学生人均每课时作业量约16题,平均每题按3分钟算,共花时约50分,如果课堂保证15分钟的练习时间,课外还有半小时多作业时间。语文作业不会少于数学作业,科学、英语作业按减半计算,四门学科一天的课外作业时间得有2小时左右。这对小学生来说,学习真的是苦海无边了。所以精选习题势在必行。从内容来看,抽象的概念约40%,计算、解决问题各占20%,空间想象、几何形体占16%,统计约占4%。概念性知识学习是本学期重点。从习题的难度来看,以课本为例,70%较简单,20%习题综合性较强,还有约30题即约10%比较灵活,有难度。从表3看,重复的内容有很多,单是长方体
5、和正方体看图计算就有44个图形,这类习题是直接应用公式就可计算,没有一点思维含量,反复练纯属做无用功。综上所述,五下年级习题具有下列特点: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有难易、有重复。那么如何才能用好、用足有价值的习题,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同时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真正做到轻负优质呢?由此引发了对习题的精选、习题的分层布置、习题的处理,习题的批改、习题的反馈等几方面的思考。二、对习题使用的几点思考。1、用足、用好有价值的习题。从表1的分析看出,例题与习题的比约是1:10,因此教学时只重视对例题的分析而忽视对习题的分析拓展,是难以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的。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除重视对例题的分析,还应根据学生的
6、实际水平和课堂教学目标从课本或课外习题中精选出合适的习题,用好、用足其中的每道习题。 比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这部分内容,课本中除安排二个例题外,还安排了11道习题,都是运用表面积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的9道习题取材于学生生活中身边实例,学生看得到、想得明、学得会。教师必须好好利用这里的每一道习题,精心设计好练习时分几步走,而且还得把每一步走得扎实、踏实。对于解决表面积实际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步:一想:求什么,为什么;二算;三理。如在练习课本第36面第5题(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12厘米。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时,让学生明确题
7、意后问:求什么?为什么?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最后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求四个面的面积的实际问题?学生说用铁皮做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做长方体烟囱需要多少材料等都属于此类问题。这样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悟出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针对班级实际情况,针对学习难点和错误率高的问题,针对生活实际,补充一些相应的习题做巩固练习。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后,实际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利用等积变换知识(如把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铁块,求铁块有多厚)解决问题。课本中没有出现此类习题,我认为教师在练习设计时,应适当补充这类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下册 习题 分析 引发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