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案例研究.doc
《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案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案例研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案例研究 本课题系江苏省教研室第九期立项课题 批准号: 课题组主要成员:李继锋 王罗忠 房小科 居云慧 孙菊 刘小兰 沈婧 周群 刘小兰 李俊峰 蒋军军 李金俊 课题网站: 结题报告金坛市河滨小学 李继锋执笔一、研究背景 1.一次特殊的数学辅导有位青年教师在迎接金坛市基本功竞赛时遇到了一道难题,向我请教。题目是:“一次大型的体育比赛中,一共有2009名乒乓球运动员参赛,他们将分别参加男、女单打比赛,比赛采用单场淘汰制(每场比赛淘汰一个人),最后决出冠亚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我解答时从简单的想起,假设一共有6名男女队员参加比赛,分别考虑男队员有1、2、3、4、5人参
2、赛的情况,用列表的方法算出需要比赛4场,从而发现并验证了决出冠军需要比赛的场数的规律是:男女参赛队员总人数-2。我反思:同样没有做过的题目我为什么能顺利解答,原因是我成功地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充分说明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素养有重要作用。2.两条新增的数学课程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所谓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提出了把数学的基本思想作为总
3、体的教学目标之一,说明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应然要求。3.一些数学专家的重要论断中外教育家都对数学思想方法做过重要的阐述。国际科学教育委员会和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联合研究成果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中,人们必须想到的不仅仅是我们希望学生获得的知识,而且要想到跟那些题目结合在一起的思想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费赖登塔尔指出:“数学中最主要的成分始终是思想方法,而这确实是人类共同的思想源泉,即使作家或艺术家们也可从中吸取营养。”。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深刻指出:“纵然是把数学知识忘记了,但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也会深深地铭刻在头脑里,长久的活跃于日常业务中。”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4、需要数学式思维,也就是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看世界。“人们将会发现,领略现代数学思想的这些令人鼓舞的概念,就像热天喝冰水那样令人清新,像一切艺术那样令人感奋。”4.模糊不清的教师理解。我通过和部分骨干教师座谈或访谈,发现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认识还比较浅显,甚至是有偏差的,如果教师对此认识不全面或不深刻,那么达成数学教学的“四基”目标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况且教材的编写体系主要是按照知识与技能为线索的,而数学基本思想方法是以一定的知识内容为载体的,是处于“潜伏”状态的,如何让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不再“潜伏”,如何明晰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这些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迫
5、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根据本人执教数学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因为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了些关注,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轻松,思维水平得到了较快速地提高。还因为我参加了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工作,解读教材时能同时拥有教者、编者和学习者的视角,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系统的教材解读和实践研究成为可能,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带领我的团队开展了此项课题的研究。二、研究目标1.分学段对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解读,梳理出可以渗透各类数学思想方法的典型例题和习题。提升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课堂教学驾驭设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2.形成各学段系列化的渗透数学
6、思想方法的典型课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参照。3.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的评价建议。三、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2. 发现
7、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获得新信息,转换信息,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强调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领域,让学生试着做,边做边想,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四、概念鉴定:课题“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案例研究”, 为了便于开展研究,对课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案例”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1.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可以界定为“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
8、生的结果”。数学方法是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和途径的总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都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但它们的抽象概括程度不同,数学思想带有理论性的特征,数学方法具有实践性的倾向,数学思想是内隐的,是相应的数学方法的概括和提升,数学方法是外显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既有明显的区别,更有紧密的联系。本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不再区分是思想还是方法,统一称之为数学思想方法。2.渗透。渗透是指教师长期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使学生逐渐获得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与学生获得基础知识
9、和基本技能的方法与途径是不完全相同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是显性的甚至是立竿见影的,而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逐渐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和感悟。3.案例。案例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全程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片断。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搜集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题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读和讨论,了解该项课题的研究情况,借鉴已有的研究成功经验,为本课题的创新性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2.课例研究法。根据所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渗透某一种或几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课例研究,并着重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框
10、架和一般操作要点进行专题研究。3.行动研究法。依据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研究内容,改善研究行为,调整研究思路,促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扎实推进,不断总结和完善课题研究。六、研究内容1对各册教材内容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专题解读的研究。分年级对各领域的教材进行系统梳理,解读教材的例题和习题,不但关注教材显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关注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关注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猜测、推理、验证等心智活动过程,更注重关注例题和习题承载的隐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例题和习题所蕴含的典型数学思想进行深度解读,把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条
11、暗线“拉拽”出来,拓展教材的教学空间,丰富教材的厚度,只有教师真正地读懂教材了,才能跳出教材教教材,才能变教材为学材,才能使数学课堂走向深刻。2在各年段渗透切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归纳与演绎、模型与符号化,分类、数形结合、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框架及具体操作要点的研究。研究在概念、法则、公式、定律、统计、解决问题等不同教学内容中的渗透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基本框架和具体的操作要点,并关注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的评价方式。七、主要研究工作(一)招聘成员,分解任务课题组长李继锋在2011年8月成功申报金坛市小学数学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向全市共招聘了12名
12、有志于数学教育研究的青年教师,他们渴望成功、充满激情、热爱数学教育。课题由工作室的12名核心成员和河滨小学的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参与研究,我们对课题的实施进行了多次研讨,实行子课题招标,合理分工,扎实推进。组长李继锋,全面负责课题的设计,指导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方案、研究报告等。其他组员分工如下:副组长:王罗忠, 房小科。王罗忠负责课题工作的落实与开展。房小科负责每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安排与实施。核心成员子课题研究分工安排表研究内容低年级段组长高年级段组长归纳与演绎思想的研究沈 婧王罗忠模型与符号化思想的研究夏 燕李俊峰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周 群刘小兰转化思想的研究王子华李金俊函数思想的研究居云慧
13、分类思想的研究蔡 芳孙 菊基本数学思想的目标、评价研究房小科 将军军参与成员:河滨小学全体数学教师:袁爱华、武留华、姚楹伟、杨月凤、吴一芳、臧息芳、唐劲兰、周夕忠、汤建平、蒋爱萍、陈 烁、丁佳丽、陆粉红、张兰琴、曹粉华、朱瑶瑶、张文芳、耿青连、张国海、成月琴、张学军、李建华、耿魏忠、史建霞、虞小庆、王 萍。课题组核心成员所在学校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网页管理:房小科 周群 夏燕收 集 资 料:居云慧 孙菊(二)专家论证,引领方向。我们课题组在2012年3月,邀请了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潘建明书记,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陈文、教科研专家、
14、金坛市研训中心的陈文副主任等五位专家进行开题论证,专家们高屋建瓴、视角独特,为课题研究厘清了思路。为我们提出了论证建议,例如整合研究目标,把原来的5个方面的目标,整合成三个方面的目标,并且增加了学生基本思想方法掌握的目标达成研究等。(三)理论学习,提升素养。我们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成员对小学阶段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1. 向书本学习。我们采用集体共读和个人自读相结合,推荐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学习和素养提高。一是集体共读。三年来,课题主持人李继锋向每位成员先后赠送了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结构教学、茶余饭后、给教师的建议、课程范例与实施策略:
15、小学数学等教育理论书籍;组织阅读优秀期刊中的专题论文,有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上史宁中教授的谈数学基本思想,有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徐卫兵的磨 模 魔等,让成员穿越时空的隧道和大师对话,感受教育名家的渊博学识和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感悟教育的真谛。主持人李继锋还向全体成员赠送了一些文学读物,分别是毕淑敏的幸福的七种颜色、白落梅的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清玄的心美,一切皆美、曹少华主任的青青草香等。让成员在阅读中品味生活的幸福,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美好,在阅读中享受生活的宁静,在阅读中唤醒童年的记忆。二是推荐阅读。主持人向成员推荐的书籍有:教育经典论语,数学教育波利亚的专著怎样解题和数学归纳与类比,邵光华
16、著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苏教版教材主编王林著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实践等理论书籍。更多的是成员定期向网站推荐的有关课题的数学思想专题论文和教育名家人生等篇目,主持人李继锋带头开展网上推荐阅读活动,有报道教育名家的魏书生的教育人生,有引领大家终身学习的季羡林写的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有鼓励成员追逐梦想的卑微的梦想也开花、有感悟美好生活的毕淑敏的幸福盲、有警醒教育工作者的孩子你不该走等文章。成员也积极参与到推荐学习活动中来,有居云慧老师推荐的做一个有活力的教师、十个教育经典故事,有周群老师推荐的2011年版和200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比、课堂如何做到真正有效,有沈婧老师推荐的小学数学思想的
17、梳理系列文章一组八篇,全体成员三年中向工作室网站共推荐了165篇文章,大家在分享阅读中营养内涵、滋养心灵、涵养气质。三是成员自读。成员还进行了大量的自主阅读,下面列举几位工作室成员2012年春学期的阅读情况: 刘小兰:优秀教师的9堂必修课、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 李金俊: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 王罗忠:学生第二、数学的发现、为什么是抚松房小科:为什么是抚松、我就是数学 居云慧:给教师的建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孙菊、居云慧等成员经常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刘小兰老师牢记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
18、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从而感受到积极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杂志、专业理论书籍的必要性,做到了认真阅读每期的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还阅读教师的挑战,课堂深处的精彩等理论书籍,每月完成了3000字的摘抄,1000多字的读书心得。河头小学的周群老师除了共读的书籍外,三年自主阅读了多种教育期刊、名师的教学主张等15本专著,并写下了三万多字的读书笔记。2.向名师学习。我们工作室成员得到了所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多次组织参加学习观摩活动,向名师学习,向优秀的一线教师学习。三年里,分别派出了6个批次32人次奔赴淮安、镇江、南京、苏州、海安、杭州等地参加高端培训。有在淮安举行的全国“探寻适
19、合儿童的数学学习方式”小学数学专题研讨会,有在镇江举行的全国优秀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暨观摩活动,有应邀参加了在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举行的教海探航颁奖盛典,有在杭州举行的华东六省一市的教学观摩活动,有江苏教育编辑部、海安县教育局主办的苏派名师教学观摩暨关注“数学基本思想”专题研讨活动等。2011年12月,全体成员参加了金坛市周末大讲堂数学教育专场活动,聆听了苏教版教材主编王林老师为大家作的讲座领会课标修订精神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王林老师从一个编者的角度阐述了本次数学新课标修订的主要精神,让大家准确把握了课标修订的背景、历程以及修改的主要内容。在走进名师、学习名师的活动中,成员在聆听中感悟,在感
20、悟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3.向同伴学习。学习最好的反馈方式是让大家分享学习成果。工作室的李金俊、王子华、周群等9位成员分别为工作室和所到学校数学教师作数学思想专题学习或课型与范式学习的专题讲座,不但提升了作讲座成员的理论素养,而且给同伴以发展的动力。我们分别请工作室成员王罗忠、居云慧、房小科三位常州市学科带头人作成员专业成长的带头人,为大家作专题讲座,有数学思想的专题学习,有外出学习的感悟,有论文写作的心路历程,还有学带评选的经验分享等。三年来,成员在全市教材培训、在学校或工作室共作讲座23人次。从2013年9月起,开展了成员间的师徒结对活动,由王罗忠、居云慧和房小科当其他成员的师傅,并郑重地
21、签订了师徒共同发展协议书。(四)课堂研讨,重点推进。课题组核心成员开展课堂实践研讨活动。课题的推进以工作室成员的子课题研究为主,课题组长李继锋把河滨小学作为研究基地,学校所有数学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课题组核心成员以金坛市名师工作室为依托,每月安排一次活动,每次活动先安排两位课题组核心成员执教研究课,然后进行评课研讨,接着由一位老师做一个专题讲座,最后主持人对活动作出点评,再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案例,从我们开设的研究课可以反映出我们探索的轨迹。课题组的成员人人上研究课,开始每上一节研究课,以领衔人反复听试教课为主,到一年后充分发挥工作室骨干力量的作用,初步形成
22、了“123的磨课方式,也就是第一次课堂研讨在成员所在学校的子课题组内进行执教,第二次由工作室领衔人组织骨干教师再次听课研讨,最后对全市执教研究课。“123”的磨课方式,促进了执教者提升课堂教学素养,引发了其他成员的共同思考。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更系统、规范,我们从2012年秋学期开始,每次研究课的内容由课题组组长李继锋和副组长房小科选择相关内容开展系列研究,我们有解决问题策略的专题研究,有几何图形领域计量单位专题教学研究、图形特征的专题教学、面积与体积公式的专题教学等,同时还有同课异构或一课再构等,25次课堂研讨的形式多样。1.组内研讨促发展。参与同课异构的有工作室的刘小兰和蒋军军两人同时执教的四
23、上找规律,有河滨小学丁佳丽老师和工作室成员周群老师同时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有周群和李俊峰执教的五上的认识小数连续两课时的教学研讨,还有居云慧、王子华、沈婧和课题组长李继锋等4人执教的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米的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系列课研究,有解决问题的策略所有六个专题、分数的认识等系列课的研究。工作室三年25次课堂教学研讨中有17次是系列课题研究。课题组除了关注新授课的研究外,还兼顾了复习课的研究等。2.邀请名师促成长。2011年11月中旬,我们邀请了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溧阳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陆丽萍来河滨小学上示范课,让子课题组组长王罗忠副校长和孙菊老师与名师同台会课,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教学 渗透 数学 思想 方法 案例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4829.html